第322期

讓師塾飄香 教育冒險者洪良老師:「制服不是孩子身上的標籤。」

在教育界耕耘將近三十個年頭,撇除數學補教老師的身分,他還是一名創業家、學生、父親。

讓師塾飄香 教育冒險者洪良老師:「制服不是孩子身上的標籤。」

記者 陳千柔 報導  2019/11/03

「身為一個老師,把不可能變可能就是教育的責任。我盡可能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用孩子身上的制服去區別他們,況且也不需要這麼做,畢竟考試分數不是人生的唯一。」這句話從補教老師的口中說出來,也許讓人不敢置信,但每當下課時間,老師的辦公室就會湧進來自各個學校的學生,有的閒聊有的在問問題,教學零距離來自於洪良老師的一視同仁。

教學是天生的使命

洪良老師帶著感恩的眼神娓娓道來:「可以進來補教業,其實是老天爺賞飯給我吃。」訪問時,他剛上完三小時的課,指甲內還殘留著粉筆灰,臉上的細紋是歷經風霜的痕跡。很難想像,眼前這個憨厚的中年大叔,居然是年薪上千萬、曾經手上有超過1700名學生的補教名師。

談起小時候的夢想,洪良老師大笑的說:「我想當一名廚師耶!因為我實在太愛吃美食了。」不過後來洪良老師發現自己只會吃不會做,不大適合走這行,反倒是在學生時期當家教的過程中,教出些心得與樂趣,從而迷迷糊糊地進入補教業,沒想到這一教,就是一輩子。

看了一輩子的教材,對於內容早已滾瓜爛熟,不過洪良上課的標準SOP竟然是把要教的題目親自算過一遍,做足了準備才站上講台。對於成功,洪良老師謙虛的說:「是因為老天爺給了我教學的天分,才有今天的成就。」但如果沒有台下的付出,何來台上的光榮呢?

洪良老師及其學生合影(圖片來源/洪良老師提供)

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堅強偉大的女人

「原本我老婆是有上班的,但在我有一定收入後的某天晚上,我拿了一束鮮花在老婆等下班,看到她走出來的時候,我拿著那束花跟她說,以後妳不用上班了,我養你。」這是洪良老師曾經在台上跟學生分享過的故事,驕傲的語氣下,眼裡卻閃爍著溫柔。然而這個女人看似幸福,事實上承擔的壓力可不小。

四年前洪良私下開了家小班制補習班,為了維護高教育品質,他投入大量資源,結果最後不但以失敗收場還慘賠了一千多萬。接著一年半前,他又後耗資四千萬,在自家補習班樓下開了間人文咖啡廳。

這段日子,老婆一方面擔心金錢的耗損,一方面又要擔心洪良的身體狀況能不能應付這麼多事。甚至洪良的女兒看見爸爸的狀況,不禁擔心地問:「爸爸,我們家會不會沒錢?」身為一個家庭的女主人,她要去安撫小孩的情緒、要支持丈夫的理念,並且維護這個家的各種平衡。這柔韌而堅強的基礎,編織了一對固實的翅膀,讓洪良才得以在外隨心所欲地展翅翱翔。

洪良老師本人開設人文飲食咖啡廳(圖片來源/良師塾人文飲食館提供)

圓夢更是為了證明自己

這家店的理念起源於幼時的廚師夢,結合了洪良對教育的理念,最後的結晶為「一個聚集美好人事物的地方」洪良老師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咖啡廳的,三百坪的空間,講求的不是效率經濟,而是舒適放鬆。

與其他咖啡廳不同的是,裡面有一個專屬於學生的自習室,只要點杯飲料,學生可以在裡面讀一整天的書,還能在中途離開座位,去外面買其他東西吃。對於花費有限的學生而言,這是再好不過的選擇。而這種投資值得嗎?洪良老師尷尬的笑說:「一開始當然是賠錢的呀!不過經過一年的努力,已經可以達到收支平衡的狀況了。」

在開設籌備期間,洪良其實被很多人瞧不起。有設計師跟他說:「我不能接你這個CASE,因為沒有餐廳是這樣設計的,裡面還放了個自習室,這絕對不會賺錢,既然我知道你不會賺錢,那還不如不要做。」採訪當下,洪良帶著感動的神情,自信的說:「我做到了,我證明了做好事也能賺錢,雖然辛苦,但值得。」對於洪良而言,學生的笑容是買不到的,在餐廳裡發生的溫暖亦是金錢換不來的,但現在他不僅不用錢去買這些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反過來是用這些特質去吸引客人、創造利益,這份感動,是洪良給自己的掌聲。

良師塾人文飲食館內部(圖片來源/良師塾人文飲食臉書)

終身學習是件幸福的事情

十年前,洪良老師為了認識大陸的教育方式,切掉了台北本部的課程,前往天津南開大學就讀碩士班。洪良說:「人家是迫不及待想進入南陽街,我卻只想去做我想做的事。」

對於管理有興趣的洪良老師,在天津南開畢業後,又跑去台大讀EMBA。不過這次他踢到鐵板了。

在第一次考取台大EMBA的面試過程中,考試委員竟然問他:「你身為一個補習班老師,收入比我們高好幾倍,幹嘛來讀這個?」當然,這年以失敗收場。不過隔年他捲土重來,終於順利考進台大EMBA,而後陸續就讀了北京大學EMBA與北京大學讀教育管理博士。

雖然目前尚未拿到教育管理博士的學位,不過從老師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他有多開心。讀書對大多數人而言,與枯燥乏味脫不了節,但對洪良來說,學習是件再快樂不過的事,畢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洪良馬不停蹄的學習,除了自身的好學外,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向自己的學生樹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典範。再來是親自去看看別人有什麼好,把這些東西帶回來給學生。他認為只有自己的眼界更高,才能增廣學生的視野,這是身為老師的責任,也是必須做的事情。

無論是精進自身或是投資副業,說到底,洪良的核心始終是「教育」。他並非正統的學校教師,卻也因為這樣他才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做這麼多事影響這麼多人。如同洪良所言:「補習班是被選擇的教育。」要被選擇,除了實力還要保有內心的初衷。這一頁屬於洪良老師的傳奇,未完待續。

縮圖來源:陳千柔攝

關鍵字:良師塾、洪良、補習班、板橋美食、教育

記者 陳千柔
喜歡蠟筆小新的神奇女子
編輯 陳姝芸
懶懶的吃貨, 最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要減肥」
記者 陳千柔
編輯 陳姝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