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活中的小不幸畫為大幸——「哭吧!小不幸人生」中的大幸
將生活中的小不幸畫為大幸——「哭吧!小不幸人生」中的大幸
記者 李旻珊 報導 2019/11/03
「哭吧!小不幸人生」
簡單卻不過於簡略的角色及漫畫設計,粉嫩又乾淨的配色,更重要的是口語化又搞笑的故事內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糗事及蠢事為主題,往往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有許多漫畫中「不幸」的衰事,大都是自己生活中發生過的事情,卻以搞笑、誇張的動作及表情呈現出來,足夠的張力好像聽得見漫畫中的角色在說話、大哭、甚至是大笑。我想就是這個共鳴感,又讓人捧腹大笑的呈現方式,讓人忍不住一篇一篇的讀下去。
搞笑故事背後的大幸

大幸本人與她自製的面具。(圖片來源/李旻珊 攝)
一個黑色的身影穿越幾個前來採訪空間問候的同事,彎著腰拿著自製的「大幸」面具「鑽」了進來,有別於漫畫中穿著的粉紅色帽T,一身氣質的紡紗黑色洋裝搭上長襪與帆布鞋,深咖啡色的俐落短髮,圓滾滾的大眼睛,她是在Instagram「哭吧!小不幸人生」擁有12萬追蹤人數的圖文創作家──大幸。
問起「哭吧!小不幸人生」創立原因,大幸笑著回答:「本人是真的滿衰的,但我又很愛自嘲,就是那種超自虐的類型,想說好像可以把這個拿出來畫。」以日常生活的糗事為主題,對大幸來說,符合她的個性又符合真實生活,就此「哭吧!小不幸人生」成為大幸的一個系列作品。
訪談過程中,大幸不只一次提到自己其實是一個很愛自嘲的人,甚至在表達想法的時候也會忍不住調侃自己。「可能是因為我是偏向比較自卑的那些人,所以很愛自嘲。」除此之外,她也不喜歡稱關注她作品的人們為「粉絲」,認為自己並不是甚麼明星偶像:「讀者這個詞比較適合,就是看我的圖的人。」因為自卑感,她不覺得自己擁有很大的影響力,甚至在收到讀者的回饋與讚美時,感到驚訝與懷疑;而當自創貼圖衝到人氣排行第一名時,也讓先前擔心貼圖沒人買的大幸嚇了一大跳。能夠有許多讀者的支持,讓大幸感到非常的珍惜,也給了她許多創作的動力。
「我就是過度自卑到自己都覺得很奇怪,後來覺得我好像因為這個插畫,心境上有一些改變,變得好像它好像是我的孩子。」說出真心話的大幸又開始覺得自己好像太矯情了:「對不起我居然這麼矯情的人,但真的是這樣。」笑著自嘲了起來。
創作過程中由外而內的影響
大幸在畫中常常以粉紅色為主要色系,然而她原本並不喜歡粉紅色,但是在最初的角色設計中,漫畫的主角大幸,就是以一身粉紅色帽T現身,創立兩年多來角色形象也逐漸定型,難以改變。久而久之,常常使用粉紅色創作的大幸,在現實生活中也會不自覺地注意粉紅色的商品,合作的廠商也常常贈送粉紅色的禮物,自己的工作環境都一定會有粉紅色的東西出現,甚至連自己房間都變成了粉紅色系。
除了外在的影響之外,這系列的漫畫也對大幸的內心也產生了影響:「其實我以前是很悲觀的人……我覺得可能就是因為我那麼悲觀才那麼不幸。可是我現在覺得,我不幸那可以把它畫出來,就覺得很棒,就是有一個心態上的轉變。」對於原本自卑、悲觀的大幸來說,遇到讓人心煩的或是很衰的事情,第一個念頭都是思考這個能不能畫下來,也讓大幸開始換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除此之外,大幸也提到,因為不幸的事情依然有它負面的成分在,還是會帶給人負面的感覺,為了盡量不要讓人覺得吸收到負能量,她會嘗試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包裝,希望能讓讀者看了開心、覺得好笑。
質比量更重要的創作堅持
有時候,大幸還是會遇到當下覺得好笑或是別人分享的糗事,但要畫下來時卻覺得太平淡,「這就是最難的,你有故事了,要怎麼改得讓它更好笑。」對大幸來說,這就是最耗腦力的。但當和朋友分享覺得好笑的事情,聽到的人卻笑不出來的尷尬局面,卻也變成了大幸的創作題材。
為了擷取生活中好笑、無奈、尷尬等各種瑣事,大幸為此在通訊軟體中建立了個人群組,不論是睡覺睡到一半、出去玩的過程中,或是無意間觀察到同事好笑的舉動,一發現有任何可以使用的題材,就記錄在個人群組中。
然而畫了兩年多的時間,缺乏靈感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大幸會放下手邊的事情,不要硬想,因為硬想出來的內容也不夠有「笑果」、甚至自己看了也覺得無聊。「因為一直去想真的又想不出甚麼東西,有時候你放鬆回來再看一次那個作品,就會發現哪邊可以怎麼改。」大幸也透漏,其實剛畫完一張圖並不會立刻發文,都會先放個幾天,並重複回頭看,如何將圖改得更好,這也是為何大幸現在不會每天更新作品的原因,比起強迫自己每天出圖,寧可多花一點時間讓每次創作更趨完美。

大幸表示,其實創作過程中,發想比實際下筆畫圖還花更多時間。(圖片來源/大幸提供)
希望更好的改變
「有一陣子很誇張,我很在意大家的回饋,或是這張圖的反應不怎麼樣。」身為創作者,難免會在意他人想法,大幸也曾經在意到想把分享出去的作品刪除,只因為感覺不夠好笑,身處這樣的思維久久難以脫離,像是被綁架一樣。後來才漸漸的放寬心,回過頭來也覺得那些都是創作者的必經過程。
當被問起最近的挑戰時,大幸居然說是這一次的採訪!大幸聊到,以前的她一定會拒絕採訪,因為自己其實是個慢熟、不主動與陌生人談話的人,但這次決定不要再拒絕一些邀約。
而在創作方面,有考慮動畫創作以及書籍出版,只是忙於通訊軟體的主題設計,加上希望不論是動畫或是書籍,都希望能以全新的內容亮相。大幸也不停的思考,在不影響讀者閱讀習慣下,還可以做哪些突破,只希望任何改變都能讓成果更好。
不要想太多,就是畫!
對於同樣想創作的人,大幸也給予正面的鼓勵:「就畫吧!」甚至建議曾經詢問要如何成為插畫家的讀者,開一個Instagram的帳號,每天觀察、更新,就可以成為插畫家。「最主要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你要去發現,不然發生了沒發現還是不會知道有這件事情。」
在採訪的最後,大幸一路送到公司門外,一直到我轉身之前不停的熱情地揮著手。就像久別的老友一樣的。這次的訪談更像是與朋友的相聚,或是透過對話更認識了一個可愛的朋友。當再次看到大幸的新作品出來時,在每張漫畫的背後,似乎又更身歷其境一些。
縮圖來源:大幸提供
關鍵字:可愛、圖文漫畫、大幸、幽默、插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