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色彩的疼痛治癒人心—刺青藝術家EDNA
用色彩的疼痛治癒人心—刺青藝術家EDNA
記者 陳炘瑜 報導 2019/11/03
大多數人對刺青的第一印象,就是青黑的顏色,和赤裸的疼痛。刺青有許多原因,其中有些人會因為遇到悲傷的事,或是精神上有著難以承受的壓力,才想藉由刺青來轉移不好的意念,透過肉體的疼痛,在心理上得到某種程度的舒緩。不同於傳統刺青大多呈現暗沉的色調,她將各種抽象奇幻的設計填上七彩繽紛的顏色,讓委託她刺青的人都能將灰暗的心情一同染上絢麗的色彩,重新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挑戰。她,就是有著溫柔外表和堅毅靈魂的刺青藝術家—EDNA。

細心幫客人刺青的EDNA。(圖片來源/EDNA提供)
創作的推手 暴力與美交織的童年
翻開EDNA在社群媒體上的作品集,在眾多絢麗奪目,主題夢幻的刺青圖中,卻出現幾幅陰鬱又帶有一絲詭譎氣息的插畫。相同的筆調不同的風格,雖說出自同一個人的手,卻好似來自兩個不同的靈魂,而這一切都與EDNA的成長背景有關。
「我的童年是由暴力和美麗的風景交錯在一起。」,EDNA說。從小因為父親工作壓力大,長期有情緒管理的問題,過度的體罰和大聲的辱罵,在她的人生覆上一層無法抹去的陰影,但也間接成為她的創作來源。「每當經歷這些不好的事時,我會沉溺在自己的小小世界尋找靈感,這也是為什麼我的畫有時看起來有點黑暗的原因。」
幸運的是,這些灰暗的色調並不是她回憶的全部,父親休假的時候,仍時常帶著家人到處遊山玩水,出國看看不同的風景。因為經常接受不同色彩和物件的視覺刺激,使EDNA擅長將亮麗的顏色多重搭配與融合,在創作上展現更多元的樣貌。
從好奇到喜愛 與刺青的美麗邂逅
雖然繪畫是從小培養的興趣,但愛上刺青,並成為一名刺青師,又是EDNA另一段意外的旅途。年幼時,EDNA就對漫畫人物身上的各種奇幻圖騰著迷,走在路上也會禁不住的看著全身都有刺青的人。當時對刺青的初步認識,讓年幼又懵懂的她對刺青充滿各種想像。
高中畢業後的EDNA,離開台北的家鄉,一個人南漂到高雄念大學,也就是那時,讓她開始有將對刺青的熱愛轉為職業的想法。在朋友的建議下,EDNA帶著她的設計作品,去刺青店應徵當學徒,開始踏上成為刺青師的路。只是這條路,也意外的曲折難行—EDNA的家人極力反對她接觸刺青業,甚至因此與她斷絕聯繫,加上學業的繁重與交通的不便,讓她在多重壓力下,不停跌跌撞撞,走走停停。
幸好,一路帶領並教導EDNA的吳師傅,始終給予各種幫助,在她大四那年,甚至鼓勵並協助她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默默給於強烈的肯定。但,EDNA卻說:「那時才是最苦最困難的,為了省錢,只能吃7-11的茶葉蛋或飯糰度日。整天都在趕學校的畢製或是刺青圖稿,一直到半夜或凌晨出太陽才離開自己的工作室。」,回憶起這段時光,她也很感謝當時的自己沒有放棄,撐了過去,學校的畢業製作最後還得了名,也因此讓家人的態度軟化,漸漸支持她的刺青夢。

EDNA向我們回憶成為刺青師的心路歷程。(圖片來源/陳炘瑜攝)
繭中的蜇伏 是為羽化成獨特的美蝶
平時觀看EDNA公開發佈的作品,不難發現許多「代表」的圖形,像是愛心,植物,線條,液態等,都是常出現的元素,再搭配粉色,紫色,黃色等滿滿少女感的搶眼色彩,風格獨樹一幟。即使有十幾張不同刺青師的創作圖放在眼前,也能輕易分辨出何者是屬於她的作品。
EDNA笑說,自己也曾有過客人想刺甚麼,就乖乖配合客人的時期,直到現在也還在自己的風格上不停地摸索。不同的是,現在她只刺自己認為好看、滿意的圖。如果沒有靈感,畫不出來,她寧願跟客人道歉延期,也絕不隨便下手。她分享到:「決定自己風格的方式,就是先好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再慢慢發展。創作其實就是展現人格特質的一種方式。」,EDNA表示,因為這塊產業非常大,也有許多專門刺小符號或只刺字體類的刺青師,但對她來說,她想要把刺青表現得更不一樣,畫出更多更特別的東西。
走過抱頭藏尾的循規蹈矩,也曾歷經能力被人懷疑甚至嘲諷的艱辛時期,現在的EDNA終於蛻變成勇於揮灑的「刺青藝術家」。她說,現在有許多客人都是因為喜愛她的風格,被作品吸引才找上她。客人對她百分之百的信任,也成為對她最大的肯定。

EDNA的水彩刺青作品。(圖片來源/陳炘瑜重製)資料來源:EDNA提供
原則賦予靈魂 尊重刺青文化
即便風格強烈和擁有代表元素,EDNA卻有一項不容打破的原則—刺過的圖絕不重刺。即使新客拿著她曾經的作品表明要刺相同的,她也絕不通融。更不用說現代人習慣從網路搜尋喜愛的刺青圖,卻隨便找不同的刺青師要求刺一樣的「錯誤行為」。
EDNA語氣堅毅的說:「許多人覺得刺青像買衣服,喜歡好看就可以,但刺青畢竟是烙印在身上的東西,它是一個更專一、獨一,更具紀念性的東西,是屬於個人的標記。」,因此她對每位客人的設計,都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而對於拿著網路圖來找她的客人,她更溫柔的勸導:「如果你真心喜歡這個作品,你就應該找到那個刺青師。即使是在國外,即使所費不貲,你也應該用最值得的方式得到它,這是對這個作品和創作者的尊重。」
刺青,不僅僅是將作品單純的展現,懷抱著尊重它的心所奠定的原則,更賦予EDNA的創作不同凡響的靈魂。

EDNA對於刺青原則有不一樣的執著。(圖片來源/EDNA提供)
用不同角度的心 擁抱刺青
對刺青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有深厚的了解,並真心喜愛它的EDNA希望,就像刺青包容各式各樣不同的人一樣,大家能以更友善正面的態度去欣賞它。她也想藉此告訴大家:「有些人認為刺青一定要有意義或是對刺青有負面想法,會去批判他人身上的圖紋,我並不認同這種行為。」她認為,刺青現今已經非常普遍,就像身上其他的裝飾品一樣。所以如果喜歡,在認真研究和考慮過後,保持不會後悔的心態,就可以勇敢嘗試。即使沒有打算要認識刺青,也不要隨意對身上有圖騰的人抱持偏見,甚至攻擊。
莫忘初衷 勇敢實踐
「我覺得開心就好,勿忘初衷很重要,而我的初衷就是,繼續做我想做的,畫我想畫的,幫客人刺更多會令他們感到開心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