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期

熱愛滑板 從此和孩子們結緣 - 滑板店老闆 橘哥

在遇到跟他相同熱愛滑板的小朋友們後,橘哥開始為改善場地奔波,生活開始出現第二條路......

熱愛滑板 從此和孩子們結緣 - 滑板店老闆 橘哥

記者 黃心姵 報導  2019/11/03

過去社會對「滑滑板」抱持負面觀感,伴隨而來的印象或許會是抽菸、喝酒、鬧事。但隨著全世界越來越多人踏上滑板,享受板子與身體之間的互動,刻板印象才漸漸被打破。在即將登場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中,「滑板」更是成為正式的奧運項目。

拾回熱愛的滑板 痛與快樂並存

看著網路影片中的人滑滑板的動作與神情,雙腳好似踏在雲朵上乘風飛翔,那神奇的板子引起我的興趣。找到隱身宜蘭的滑板小店,打開門,店內空間雖小,但裝潢與燈光具巧思且溫暖。走進店中,染著一頭粉紅色短髮的老闆橘哥對我熱情招呼。

現今32歲的橘哥第一次接觸滑板是在小學六年級,一開始是因為鄰居家的玩具型滑板引起他的興趣,在發現滑滑板的樂趣後,吵著媽媽想要購買,隨後便開啟跟滑板的緣分。但因為到外地半工半讀及服兵役的緣故,橘哥與滑板的緣分一斷便是十年。憑藉對滑板的熱愛,約在三、四年前,他找回熱愛的滑板運動,笑著說:「(從外地與部隊)回來變得很胖的我,不喜歡打球和跑步,那還是做喜歡的運動好了。」

喜歡常伴隨著痛苦,儘管享受滑板帶來的快樂,練習過程中難免會受傷,在一次練習中,橘哥正面朝地面撞擊,部分牙齒的神經被迫抽掉外,兩年後的現在牙齒仍綁著線,不時還會搖晃,搖晃則伴隨疼痛。

橘哥與他的滑板店。(圖片來源/黃心姵攝)

與孩子相遇 開啟為場地發聲之路

在拾起最愛的滑板的同時,他也遇到一些跟他趣味相投的小朋友們。有相同熱愛興趣的他們,卻沒有適合的場地可以玩樂。在這群多數是國中生的人群中,年紀較長的橘哥決定替大家發聲,希望場地可以改建的更適合大家練習。

走訪議員辦公室,希望議員可以到極限運動場會勘,但勢單力薄、人微言輕,隨後創立極限運動委員會,除了希望繼續傳達大家對場地的想法與意見外,他還自掏腰包帶小朋友們南征北討、參加比賽。不幸的,改善場地一事還是沒有受到重視。發現委員會的力度還是不足以達成目標的橘哥決定開店,希望用業者的身份,為大家爭取更完善的極限運動場空間做練習,並考取滑輪板的教練證,期待教導大眾正確的滑板概念。

重重困難 一路坎坷曲折

開店的過程並不順利,因為身上沒有足夠的存款,連辦理青年就業貸款都成了問題。且滑板在宜蘭尚未盛行,營業上出現困難。為了支持興趣,橘哥早上在家裡幫忙做資源回收的中盤商,當作主要收入來源。早上工作八小時後,晚上則是經營店面,沒有休假。

除開店外,橘哥還提供免費的滑板教學。回想過去小時候網路尚未發達,當時想要學習滑板技能只能重複觀看錄影帶、仔細分析雜誌的分解動作,或是到找滑板店尋求老闆協助,然而老闆只會告訴他「練就對了」。

「現在小朋友來講幸福很多,找一下就有資料,不會就問。」一週有四天橘哥會提供教學,但其中也會遇到不順遂的事,橘哥回想教學過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便是會遇到一些年齡較小、較不受控的孩子,必須時常擔心他們的安全。

別人口中的「不成囝仔」 變成孩子教練

一講到滑板,橘哥難以掩飾對滑板的喜歡,神采飛揚的分享滑板相關故事,大至滑板的演進、小到滑板鞋材質的選擇。而比起運動,他認為滑板更是一種文化。

「喜歡滑板的人身上總伴隨『叛逆』的基因。」他認為在練習技巧的過程中,輪子摩擦發生的撞擊常伴隨破壞,通常不了解滑板的人,便認為滑滑板的人是「不成囝仔」,但「壞」跟「叛逆」不一樣,「叛逆」是一股「想玩更加不一樣的東西」的心情。

過去在年輕時期,橘哥常因為練習時產生的破壞,受到他人的謾罵,他也會罵回去,但如今身為孩子們的「橘哥」慢慢去改變觀念。在帶領孩子們練習時,極限運動場常被當作「溜滑梯」的地方,為避免發生意外,他們只好到其他場地練習,但部分民眾又會反應滑滑板影響他們運動,如同過街老鼠,橘哥與孩子不斷被驅趕。「打籃球時,人家不會放任孩子去搶籃球場」,儘管無奈又氣憤,為了保存練習的空間,橘哥還是告訴孩子們能避免就避免互相傷害。

然而某次練習後,因為孩子沒有將喝完的飲料垃圾拿去丟,被路人拍照po網,引起討論,討論內容從「未丟垃圾」演變至「檢討滑滑板的孩子」。追問孩子才發現,原來是因為負責清理工作的婆婆曾跟他們說過飲料喝完不用收。然而再多的解釋也沒有用,為了避免他人故意找碴,造成失去練習場地的困境,橘哥只能摸摸鼻子,並告訴孩子們垃圾必須拿去丟。「網路太發達,人家給你爆料,就不用玩了!」

從資金不足、經營店面、教育孩子時的力不從心,到被網路公審。問橘哥有沒有想要放棄時,他回答:「那些孩子若是沒有人帶,他們怎麼再往上提升?都花這麼多心血跟時間,不可能說放就放。」

滑滑板的樂趣 源自成就感

無論是學語言還是專業科目,某個階段就會有卡關的危機。玩滑板也是一樣。當練習卡關時,橘哥不斷告訴自己「再一次、再一次」。必須夠執著,並在不斷訓練和一次次對抗地心引力後,最終雙腳騰空並成功踩踏板的那一刻,橘哥激動的說,那種感覺就是「哇~終於成了!」,成功挑戰難以完成的招式後的成就感是滑板帶給他的樂趣。

成就感不只來自自己的成功,也源自孩子的成功和家長欣慰的笑容。儘管孩子們不會甜言蜜語,在帶領他們的成長過程,有時也會伴隨責罵,但在軟硬兼施下,看著孩子們變得更加厲害與孩子家人欣慰的笑容,橘哥也感到快樂。他不怕小朋友超越自己,反而會激勵自身,「小朋友玩這樣,比我們強了,我們是不是要跟上!」

橘哥帶領孩子享受滑滑板的樂趣。(圖片來源:Moorland Funk滑板店

儘管花很多心力在小朋友們身上,但當他們去比賽時,比起得名,橘哥還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志在參加並好好感受比賽。他笑著說:「因為剛好這邊小朋友比較厲害,所以他們都是跟大人比賽。比賽時他們可以開心比,然後了解自己技術到哪裡就好。」,儘管不已得名為目的,橘哥還是提出有無得獎的現實面。 以苗栗通霄的滑板好手陳俊安為例,原本沒有什麼滑板資源的通霄在陳俊安出國比賽得名後,通宵興建一個專業的滑板場。「政府多是在有高手得名後,再做規劃,而不是從一開始的培養訓練做起。」。

對於未來的規劃,橘哥沒有忘記初衷,不放棄要爭取場地的改善,除此之外,現今已在國小、高中、大學教社團的他,希望可以到國中教學,增加店裡收入的同時,也多培養一些滑板小將,並推廣熱愛的滑板。

儘管一路走來,有面對多方的挑戰跟困難,橘哥的叛逆使他選擇滑板這項運動並為之付出,可能就像八三夭歌曲《玩滑板的孩子不會變壞》裡面所唱的 :

「人生就像滑板跌倒再爬起來

所以玩滑板的孩子不會變壞

只會變帥」

橘哥與聖母專校滑板社合作。(圖片來源:Moorland Funk滑板店

關鍵字:2020東京奧運、叛逆、滑板、滑板場

記者 黃心姵
期待身體健康、不要熬夜就可以好好上稿的那一天 喀報小精靈會幫我寫完的❤️
編輯 陳婉宣
我是Joanna!
記者 黃心姵
編輯 陳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