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教美術的班導——黃宏達
傳說中教美術的班導——黃宏達
邱怡婕 2020/01/15
「聽說你的導師是美術老師?」是黃宏達老師班上的孩子百聽不厭的一句話。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美術老師—黃宏達,有別於大家對於美術老師的印象,更兼任高三班級導師以及生命教育老師。這位傳說人物如何消除大家心中的問號?
「實際作為是陪伴,理念是愛」
聽到高二、高三的老師是一位美術老師,不少同學都有點詫異,也有不少家長打電話到學校表達對班導任教美術的擔憂。美術老師的課堂數少,黃宏達無法像其他科目,如:英文、國文科班導一樣,彈性運用上課時間處理班級事務,比其他老師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導師班學生,可見他對教育的熱忱,常常能夠看到他帶著點心,留下來陪學生晚自習的身影。
除了擔任班導,黃宏達接下生命教育課程。為什麼接這門課?黃宏達說,除了因為原老師退休,還有個原因是他希望有更多時間和班上同學相處。黃宏達當初預想,導師班學生可能在生命議題或心靈輔導上感到困惑,需要老師去聽聽大家的想法,所以才去上相關課程、接下這個職位。黃宏達認為,接下生命教育課程很值得,他說:「上了生命教育課之後,班上不少同學都會跟我聊些有的沒的,如果只當美術老師的話,學生可能不會發現我們之間能開啟更多生命相關的問題,那其他事情就不會跟你講。」
也因為當時的未雨綢繆,黃宏達總是能夠悉心傾聽每個不安聲音,並陪伴學生度過後青春期的不穩定,對學生的關懷還來自於黃宏達的求學經驗。小學的他表現優秀,國中時進了假美術班、真資優班,黃宏達自嘲說,好像上了賊船,變成了成績較後段的學生,他描述:「那種經驗很特別,因為體驗到了所有層次的感受。」直到高中老師對他說:「寫作業並不是為了對得起老師,而是要對得起你自己。」彷彿被打醒一般,他的成績漸漸有起色,並且開始對自己有一些期待。黃宏達希望自己也可以這樣幫助學生,了解學生、提供真誠的相伴。
對於黃宏達來說,能不能把一個班帶好並不在於你多會教,而是你怎麼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的態度,讓擔任班導的黃宏達從一開始面對家長的質疑、學生的打聽,到後來贏得家長信任、學生總是會為他說話,這樣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家長安心,也讓黃宏達與他們成為朋友。這樣亦師亦友的關係,讓很多學生即使畢業後,還是會回去找他打球、吃飯、聊天。
黃宏達(右三)與學生的合照。第一屆導師班的學生即使大學畢業後仍然不忘黃宏達。(圖片來源/黃宏達提供)
「只有美術的殼,但是內在是比較心靈層面的東西」
「小時候的經驗會變習慣,你習慣了你就會認同那種方式是快樂的、是安全的,就會帶著一種習慣長大。」黃宏達這麼說。如果每個人都帶著一個習慣長大的話,那麼黃宏達的習慣便是畫畫。雖然以前在美術班並不快樂,但一旦脫離排名的問題,黃宏達還是很喜歡這件事。他說:「小時侯喜歡畫畫的個性其實還是在,那是純粹就是喜歡。」這樣的純粹讓他成為了美術老師後,上課的內容不會拘泥於傳統,課程中除了畫畫之外,他還會與學生討論議題,這也使他準備起生命教育的課程並不辛苦。例如:在關於塗鴉的課程,美術的元素出現在噴漆實作,生命教育的元素則出現在討論塗鴉道德面的議題。他發現美術和生命教育在氣息上面其實有些相通,都是不太可能出現在段考、模擬考的科目,但都是關於價值觀的課程。
生命教育課程教學過程。黃宏達介紹史丹佛監獄實驗,和同學討論心理學問題。(圖片來源/黃宏達提供)
黃宏達榮獲108學年度的生命教育績優老師,他的感想是:「我覺得滿開心的,我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準備,但其實我一直都在準備。」他並非為了得獎而刻意讓自己看起來光鮮亮麗,平常他就會寫日記、收藏學生給的卡片、記錄與班級相處的點滴,這些東西很自然而然的形成。
黃宏達的日記。從黃宏達收藏學生寫的信(右)看得出來他與學生間深厚的感情。(圖片來源/黃宏達提供)
![]() |
記者 邱怡婕
2021充實嗎?不曉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