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期

無法置身事外的《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不同於以往劇院的表演形式,演員沒有固定舞臺、觀眾沒有固定座位。在三個小時內,帶你穿越時空,回到1920年代,一探權力、忌妒與慾望所交織成的悲劇。

無法置身事外的《不眠之夜》

記者 李而 文  2020/04/05

顛覆傳統 沉浸式觀影體驗

沉浸劇場(Immersive Theatre)近幾年漸漸興起,有別於傳統憑票對號入座、「演員臺上演,觀眾臺下看」的觀影模式,其形式類似於現今熱門的RPG闖關遊戲。沉浸劇場希望觀眾不僅僅是在看劇,更多的是能積極地參與其中,融入劇情,思考故事脈絡,並以個人的角度去詮釋,得到獨特且唯一的體驗。

英國劇團 Punchdrunk 所創作的《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是沉浸劇場的代表作品,自2003年在英國首演至今,已有十五年時間。劇中的架構、角色、場景也還在不斷地精進當中,也正是如此,才得以造就一部轟動全球的戲劇作品,以致一票難求。此劇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悲劇《馬克白》(Macbeth),近幾年被譽為「沒有看過別說你來過紐約」的外百老匯名劇。

外百老匯名劇《不眠之夜》宣傳照。(圖片來源/Full Time Explorer

今年寒假,我也慕名前往紐約欣賞此劇,果真不虛此行,至今還令我念念不忘。不同於眾人所熟知的《歌劇魅影》、《獅子王》等傳統百老匯,此劇打破了以往劇院裡演員與觀眾嚴格的主客分離之勢。

全劇二十多位演員分散在五層樓高的表演場地內各自演出。隨著劇情的更迭,變換著不同的場景,為了能明顯區分演員與觀眾的身份,觀眾需全程配戴著面具,並自由移動於各層樓找尋喜好的角色,近距離觀賞演出。若幸運的話,還有機會與演員進行互動,成為劇中角色的一員。觀眾需在演出結束的最後將蒐集到的零星劇情進行拼湊,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故事脈絡。或許有人會擔心無法在有限時間內觀賞到每一位演員的演出,但其實同樣的劇情會在三小時內重複演出三次,因此不需過度著急。

我也觀賞過幾部傳統百老匯,而《不眠之夜》著實顛覆了我對舞台劇的既定印象。首先,演員的情緒張力就有很大的不同。傳統舞台劇因演員與觀眾皆受限於特定的區域,為了讓臺下的觀眾都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劇情,演員往往都需要以一種較誇張的方式進行演出。然而,不受空間限制的《不眠之夜》就翻轉了這樣的傳統。在近距離與劇中演員接觸後,我發現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較為內斂,也更為細緻。觀眾需要從演員的肢體、眼神與細微的表情變化,去感受他們所想傳達的情感。

臺詞與主題曲是許多著名舞台劇的重要精髓,觀眾往往都是依靠著這兩者融入劇情,但《不眠之夜》全劇沒有任何一句臺詞或旁白,也沒有主題曲。演員是以現代舞的方式演出,以肢體而非言語的方式帶領觀眾融入劇情,比起以往的表演模式,此劇更需要由觀眾本身進行詮釋與理解。

劇中馬克白夫婦的對手戲。(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懸疑燒腦 難窺故事全貌

這部劇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悲劇《馬克白》,雖然在劇情方面沒有太大的變動,但因時代背景的不同,也缺少了旁白對話,所以多數觀眾都顯得較為迷惘與不知所措。整部劇的演員多達二十多位,事先並不會告知觀眾演員的身份,因此在第一時間很難快速地進行身份辨識。而每位演員又都擁有著各自的故事,在這樣多線發展的劇情下,又需要將人物與劇情進行結合,往往令觀眾理不出頭緒。雖然劇場提供了大量的道具幫助觀眾推理劇情,但提示的力度又不夠大,更讓觀眾對故事的真相產生了更多的好奇心。

幫助觀眾推理劇情的手寫信件。(圖片來源Yelp

雖然這種朦朧不清的感覺令我非常困擾,但如果劇情過於明朗,似乎就會少了一些投入感,進而缺少找出真相的動力。為了蒐集線索,我跟著不同的演員在整個劇場上上下下跑了好幾回,體力與腦力雖透支得差不多,卻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在觀賞這部劇之前,建議可以先瞭解《馬克白》的劇情,對於故事基底有了初步的認識,必定會更快進入狀況,收獲也會較為豐富。當然,很多人不想絞盡腦汁,選擇以慢步調的方式享受劇場氛圍與欣賞演員的演出,也是不錯的觀劇方式。

場景精心佈置 令人深入其境

整部劇奪人眼球的,除了特殊的演出方式與演員精湛的演技之外,劇場的設定絕對也是亮點之一。坐落在紐約雀兒喜區27街上,一個廢棄五層樓高的倉庫被佈置成一間受詛咒的飯店「Mckittricik Hotel」。整間飯店擁有超過一百間房間,每一間房間的裝潢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毛骨悚然的精神病院、陰森的墓地、琳瑯滿目的糖果店與馬克白夫婦的臥室。從傢俱的擺設與場景的佈置,就能感覺到此劇團對於細節的講究,彷彿真的走入了1920年代的歐洲。

《不眠之夜》劇中場景之一。(圖片來源/Pinterest

從踏進飯店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滿滿的驚悚的元素。現場細膩、精準的場景佈置及配樂讓人在毛骨悚然之際,馬上被好奇心所驅使,跟著演員一起進入馬克白筆下爾虞我詐、利慾薰心的世界,我想這大概也就是整部劇最迷人的地方。

看似平凡無奇的飯店外觀。(圖片來源/Music Traveler

獨一無二的體驗 令人回味無窮

走出劇場,回頭看看這外觀毫不起眼的建築物,我的心情是震撼的。說實話,如果有人問我這部劇的完整劇情是什麼,我還真是無法一語道盡。

這是我第一次欣賞《不眠之夜》,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曾聽說有人將這部劇反覆看過了11遍,那時對於這樣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的我,現在卻非常能理解,也同時很羨慕那位死忠粉絲。每一位看完這部劇的觀眾所獲得的觀影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不眠之夜》的劇本絕非只有一個版本,而是千千萬萬個,全看你要如何去理解與詮釋。

如夢似幻的劇中場景。(圖片來源/Pinterest

台灣沉浸式劇場的再創新

沉浸劇場近幾年漸漸被大眾所熟知,卻也尚未普及。若將目光移回至台灣,創作團體「明日和合製作所」2018年以沉浸式劇場的方式創作了《山高流水之空中》,獲得了廣大迴響。

相較於《不眠之夜》,此製作團隊是以「遊戲劇場」的概念來進行戲劇設定,所以劇情重點也較著重於遊戲流程,觀眾需進行特定的任務闖關。此團隊旨在將沉浸劇場結合社會、環境、歷史等領域,希望能藉由他們的戲劇延伸出觀眾的個人反思。

《山高流水之空中》的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台北藝術節官網

在親身體驗過後,我獲得了一種嶄新的體驗,對於這種新型態藝術表現方式的未來我是非常期待且看好的。對於我來說,看劇再也不是一件置身事外的事了,當你全身心地投入進劇本當中,你也能成為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關鍵字:沉浸劇場、不眠之夜、馬克白、Punchdrunk、紐約

縮圖來源:Team Follow Through

記者 李而
汪汪汪!好好過生活。
編輯 李詠濠
我已經很努力了
記者 李而
編輯 李詠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