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男波傑克:最悲傷的喜劇落幕
馬男波傑克:最悲傷的喜劇落幕
記者 李育陞 文 2020/05/03
《馬男波傑克》(BoJack Horseman)是一部來自美國的卡通喜劇,第一季於2014年在網飛(Netflix)平台上開播,最終在2020年初釋出第六季為整部影集畫下了句點。第六季的內容繼承了這個系列一如往常的優點,內容豐富卻不忽略對主要角色的刻畫,各個不同的故事線穿梭交織,層層堆疊觀眾的情緒。最後再用令人意想不到,但卻印象深刻,且非常能讓觀眾接受的方式替整個故事收尾。
馬男波傑克的故事背景
《馬男波傑克》是一部諷刺好萊塢文化為主體的美式成人向卡通,主角波傑克是一位過氣的好萊塢明星。他在80年代時曾因出演實境喜劇《Horsin' Around》而爆紅,他也因此名利雙收。但隨著該劇的結束,波傑克的事業並沒有攀向高峰,已經養出大頭症的他反而選擇了墮落,成天在家中酗酒嗑藥,虛晃度日。整部影集的故事便從他已經成為中年過氣明星的2014年開始說起。
這部卡通的世界中有著許多擬人化的動物,主角波傑克便是馬頭人身的形象,而故事的場景主要位於現代的好萊塢。整體的故事架構環繞在五位主要角色上,主角馬男波傑克、他的經紀人凱瑟琳公主、無業青年陶德、越南裔女作家黛安,以及同是好萊塢明星的花生醬先生。在故事中他們面臨到了許多的問題,有些是他們共同面對的,但更多的是各角色必須獨自解決的難關。這六季的故事一路走來,我們能看見角色的成長,然而最重要的是,這些角色在成長過程中帶給觀眾的反思。

《馬男波傑克》中的主要角色,由左至右為黛安、花生醬先生、波傑克、凱瑟琳公主、陶德。(圖片來源/臉書)
劇中有許多荒誕不稽的內容,會發生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絕對違反邏輯的事件,因此在剛開始觀看時,常會令人有著一絲難以咀嚼下嚥的違和感。然而在逐漸習慣劇情節奏後,觀眾便能夠發現到這部影集的深度。重點並不在於表面發生的情節,而是劇中角色在對話的同時,彷彿將觀眾最赤裸、最真實的自我暴露出來。那些經典的對白都深深的印在觀眾的內心深處,激發出許多反省與悲傷。
最憂鬱的喜劇
《馬男波傑克》在爛番茄上被稱為「最有趣卻又最令人心碎的節目」,原因在於劇情中絲毫不掩飾的黑暗與憂鬱。劇中用許多看似荒謬的劇情來呈現真實世界的傷痛,並巧妙且細膩的點出許多社會的問題。
為什麼馬男波傑克如此迷人,原因不只在於有趣且精心安排的劇情內容,更在於對角色盡心的塑造。我們能夠從各個角色中看到屬於某些族群的悲傷,有些是那麼的無可奈何,而有些則直接撕裂了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刻意忽略的偽裝,直指那些自我厭惡或是痛苦的部分。
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是陶德。陶德在劇中的角色是一位無業青年,無業無居的他借宿在波傑克的家中,整天遊手好閒。在劇中觀眾能夠看到他不停地做出不同的嘗試,從明星的助理做到企業老闆,呆頭呆腦的他最後總是會搞砸一切,鬧出了不少笑料,常惹的觀眾在螢幕前哈哈大笑。
然而陶德在劇中所展現的,不正是年輕人的模樣嗎?年輕世代總有許多新穎的點子,在老一輩眼中卻是如此的不切實際,就如同我們笑著陶德在劇中無俚頭的表現一般,當我們毫無經驗莽撞著四處嘗試卻失敗時,我們也在被社會嘲笑著。總想著要做些什麼,最後卻一事無成,那種挫敗、自我懷疑、以及對未來的徬徨,編劇藉由陶德這個角色生動的演繹出屬於年輕世代的憂鬱。
其他的角色也都擁有著各自的悲傷,編劇出色的說故事能力讓觀眾在津津有味的看完之後,感受的餘韻卻是深層的憂鬱。特別是黛安,作為這部影集中唯一一個官方設定的憂鬱症患者,劇中藉由這個角色精湛的表現出憂鬱症的模樣,甚至圖像化了憂鬱症患者在思考時的心境變化,如此精銳的表達方式使人讚嘆不已。
Sarah Lynn?
要談論第六季,便必須要提到一個重要的角色,莎菈琳恩(Sarah Lynn)。莎菈琳恩在年幼時期曾作為童星,與馬男波傑克合演《Horsin′ Around》。在演出期間她與波傑克發展出了深刻的感情,波傑克在她心中有著父兄般的地位。
在第三季,莎菈琳恩因為吸食毒品過量而死,當時就在她身邊的波傑克對此懊悔不已。經歷了這次事件,他開始正視自己的糜爛與人格缺陷,也決心要開始做些改變。於是在第六季時,波傑克選擇進入勒戒中心。
在進到了勒戒中心後,觀眾能看到更多波傑克的故事。在波傑克何時第一次接觸酒精這個問題上,他的回憶帶我們追溯到他的過往。表面上好像是在追尋他首次喝酒的時刻,然而卻是編劇利用這些回憶片段來協助觀眾更完整的建構波傑克這個角色。他年輕時在片場中的回憶,讓觀眾看到一個普通的青年,如何被光鮮亮麗的好萊塢腐蝕成內心扭曲的巨星。而他在年幼時期被父親灌酒的記憶畫面,背後則隱藏著家庭嚴重失和的悲慘童年。觀眾藉由第六季中穿插的記憶碎片一片片拚出了波傑克完整的樣貌,卻發現那是他破碎的一生。
莎菈琳恩作為整部影集急轉直下的關鍵轉折點,也是讓觀眾更了解波傑克的一個角色。在第三季就已經死亡的她卻在第六季中有著不亞於五大角色的重要性,編劇下的功夫實在令人佩服。而那句迴盪在悲傷中,經典的台詞「Sarah Lynn?」也肯定會長留在劇迷的記憶之中。

莎菈琳恩與馬男在天文台。(圖片來源/IMbd)
最真實的悲傷 也最有魅力
主角波傑克在成長的路途上並非一路坦途,常常在一切看似正要好轉時又突然無預警的崩毀。他時常在下定某些決心之後又再次墮落,比如多次嘗試戒酒的他會在發表宣言後,馬上再將手邊的酒瓶塞入口中。觀眾與其說是恨鐵不成鋼,反倒是對其心疼不已。
這部影集雖然是卡通,但他卻比許多真人飾演的電影都來的真實。許多電影都著重在角色改變之前的樣貌,快速帶過讓角色成長的片段,再用改變過後的角色跟過去做對比,最後迎來精彩大結局。然而我們都知道,在真實世界中,要改變或是成長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馬男波傑克不像其他影視作品一般,他將焦點放在成長的過程,深切的描述過程中的那些痛苦。在改變中的自我懷疑、自我厭惡、茫然,感覺沒人能夠救贖自己,即將墜入無底深淵的無力感等。這些其他作品不曾展現出的真實,是馬男波傑克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又如此悲傷的原因。
我特別喜歡黛安的一句話「從來沒有所謂的壞人或好人,我們都只是人而已,只能努力做更多好事,做更少的壞事。你不可能變成好人,因為其實你不是壞人,所以你必須停止拿這個當藉口。」這段話不只將波傑克評的一針見血,同時也非常適合大部分的人。我們都不是真正的爛人,所以在遇到低潮時,我們應該停止那些自我厭惡與自怨自艾,開始嘗試做正確的選擇,如此才能使我們前進。否則我們將跟波傑克一樣,始終被過去的陰影籠罩,困在自己打造的圍欄中而駐足不前。

馬男波傑克第六季海報。(圖片來源/IMbd)
關鍵字:馬男波傑克、諷刺卡通、憂鬱、第六季、Netflix
縮圖來源:IM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