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期

從醫生生活 學習如何面對人生

由tvN和Netflix共同製作的《機智醫生生活》,從一開播便受到大眾歡迎,透過螢幕帶給大家令人好奇的醫生日常,以及各種人生交織的溫暖故事。

從醫生生活 學習如何面對人生

陳瑋 文  2020/10/25

以五位大學時期好友為主角,分別是肝膽胰外科教授——李翊晙、小兒外科教授——安政源、心臟外科教授——金雋婠、婦產科教授——楊碩亨,以及神經外科教授——蔡頌和。五人個性鮮明,專業領域也不同,雖然看似不搭尬,但朋友最重要的互相關心,以及真誠對待彼此,都在他們的友誼中得到完整的體現。

「五人幫」大學時期自拍。(圖片來源/Instagram

在這部劇中,沒有太多的感情線、沒有韓劇常見的大起大落,而是由瑣碎小事串起平淡的生活。當中穿插各種人物碰撞出的不同故事,並傳達醫生拯救生命、服務大眾的精神,與觀眾一同學習面對人生應有的態度。
 

把握生命的重量

在醫療相關戲劇中,最常看到的便是生離死別,其中,第三集的父親—陸希寬的遭遇最令人動容。原已完成療程,安然無恙的出院,一心期待著一家三口團聚慶祝兒童節的他,卻在當天遭遇車禍不治身亡。看到悲痛欲絕的媽媽,在天真無邪的小孩詢問:「爸爸在哪裡?」時,強忍著淚水卻說不出話的樣子,實在令人心疼。

正是因為看透了生命無常,劇中主角們皆淡泊名利,僅專注於自己該做,以及想做的事物上。在第一集醫院會長去世後,原以為將上演一齣高層爭權奪利的狗血劇碼,但身為會長小兒子的安政源,竟對經營醫院不感興趣,將醫院事務全權交給朱專務,只要求醫院裡的VVIP病房交由他經營,並用那份收入創設「長腿叔叔基金」,幫助處境困難、缺乏經費治療的病患。

人生不就該這樣嗎?工作的意義在於運用所長,而不是被名利迷惑。相比花時間在耍小聰明、勾心鬥角,更應把握活著的每一個瞬間,為家人甘心奉獻、為工作認真付出、為朋友情誼相挺,更為了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你最近有為自己做什麼事嗎?」——李翊晙
 

醫院溫暖氣氛 以同理心創造

面對親友或自己的病痛,人們常因不捨和對死亡的恐懼產生負面情緒,在情緒低落的同時,有些病患或親屬將內心壓抑的情感,轉而發洩在醫療人員或周遭的人身上。在《機智醫生生活》中,製作團隊利用許多不同的案例,傳達人們之間——不管是醫療人員、病患或家屬——皆應互相體諒與包容,在容易陷入低迷氣氛的醫院裡,大家都有義務用同理心,主動關懷他人,讓醫院重新充滿溫暖。

就像第十二集中,預約人數眾多的婦產科,因為等待時間長,許多產婦與家屬不停的向醫療人員抱怨。直到診間裡傳出一位已懷孕八個月,卻突然被告知胎死腹中的產婦止不住的哭聲,才讓外頭等待的產婦們感同身受,很有默契的不再催促。

不只是病患之間容易有同理心,醫生與患者間更應互相體諒。第一集中百般挑剔的母親為了女兒敏英,總是質問醫療人員各種問題,而醫生們總是拖著疲憊的身心,有耐心的解釋,因為他們理解,在面對最心愛的人即將離開時,心理承受的巨大痛苦。有時,人們的無心傷害,只是一種表達自己痛苦的方式。

面對敏英離開人世,身為主治醫生同樣痛苦的安政源。(圖片來源/Instagram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在眾多配角中,胸腔外科住院醫生——涂材學特別突出。許多觀眾認為他嬉皮笑臉、不聰明,經常熱心提供意見卻被嫌吵。然而,從每集的互動中,不難看出他的韌性。大學重考四次、司法考試考六年,年紀頗大卻還是住院醫生,努力存了五年的錢被房仲騙光......這些足以打倒一個人、扭曲價值觀的事件,他卻咬著牙,笑著帶過,持續以正直的態度面對人生。

樂觀向上的涂材學。(圖片來源/Instagram

第十集中,有位命在旦夕卻不願接受灌腸的患者,用「死也不想」的激烈話語,讓涂材學不知該如何是好。在請教金雋婠後,涂材學以跪下請求患者的方式,成功讓患者接受治療。多數觀眾認為,金雋婠是傳達正確醫生職業倫理的幕後大工程,但不得否認,讓患者回心轉意的關鍵,來自於涂材學純粹的善良,以及願意低聲下氣、放下自尊的心,就算下跪可能不是最聰明的辦法,卻直接展現了他身為醫生,最令人尊敬的地方。

「當醫生放棄了患者,他就不是醫生了。」——金雋婠

從第一集到第十二集,涂材學的成長有目共睹,就算在別人眼裡,還不夠格成為主角,但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他卻是腳踏實地的最佳典範。製作單位也透過買房事件,告誡觀眾應避免太過自信,造成痛心的失誤。同時教導大眾,就算遇到挫折,也不該改變心中良善的一面,而是記起教訓,繼續堅定的朝著理想方向前進。
 

友誼需要付出與經營

整齣劇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每集都有的樂團時間。以楊碩亨提出的工作條件為由,五位主角重拾樂器,回歸大學時代定期「練團」,翻唱八、九零年代的熱門歌曲。這不僅是配合劇中角色設定,也讓觀眾回味、認識老派的浪漫。

雖然因為文化歷史不同,加上樂團時間只能小幅推展劇情,國外觀眾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感受到樂團的魅力,但從另一方面看,樂團代表的並不是懷舊的感覺,而是任何人都能產生共鳴的「朋友」。在步調快速的生活中,與朋友相聚、做曾經做過的事,一起懷念當年的單純生活,聊回憶裡的種種事蹟,那種喘息、重新充電的時間,正是中年後容易忽略,卻其實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只是想要我們在一起做想做的事」——楊碩亨。

樂團練習時的歡樂氣氛。(圖片來源/Instagram

就算沒有樂團時間,日常中也能看出五人深厚的友誼。從時不時的互相關心,到參與對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場合,各自都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彼此。在互相陪伴的日子裡,保持不過分干涉、互相尊重並學習的態度,完美演示了經營長久友誼的秘訣。
 

人生如劇 應活得自在又具意義

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開始肆虐全球,《機智醫生生活》的出現,撫慰頻繁出入醫院的人們,透過詼諧有趣的方式,平衡面對生死的沉重感。劇中主配角們在本季最後,各自面臨人際關係、愛情觀或地理位置的改變,雖然無法預料他們將如何應對,卻能預見他們在彼此的陪伴下,再壞的事也變得不那麼可怕,再簡單的小確幸,也能變成巨大的幸福。

關鍵字:機智醫生生活、長久友誼、人生、工作、樂團、曹政奭

縮圖來源:Instagram

記者 陳瑋
我是女子人,努力往好的方向前進。
編輯 黎奐雲
萬物都有裂痕 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記者 陳瑋
編輯 黎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