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期

她們不過《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講述三位不同個性、職業的女性在30歲面臨到的處境。此劇突破了大眾對於女性不同年齡段該被限制的框架,傳達了女性轉變要強過程的另一面。

她們不過《三十而已》

孫國璽 文  2020/10/25

2020的夏天,《三十而已》在中國大陸正式播出。由導演張晓波與張英姬進行编剧,整個故事以「年齡 」及「女性」來表達中國女性在30歲的處境。該劇播出後,劇情不僅成為了觀眾討論的話體,也成為了一部眾人皆知的熱播劇。

三十而已劇照,角色由左至右分別是顧佳,王漫妮,鐘曉芹。(圖片來源/三十而已官方微博

《三十而已》講述都市女性在30歲面臨到事業,情感多方面受到壓抑打擊後,提升自我轉折新起點的故事。由江疏影(王漫妮飾)、童瑤(顧佳飾)、毛曉彤(鐘曉芹飾)三位實力派演員主演,各不同的角色及情節,讓觀眾改變了對於女性的看法及態度。
 

「年齡」不是轉折的困擾 

年齡的轉變對於女性來說,可能是一種困擾。若過了社會認定的結婚年紀,甚至會被稱做為「剩女」。到了什麼樣的年紀,就該有什麼樣的位置,是當代社會上的一種禁錮思想。而這部劇中的人物,不僅打破了這種桎梏,也打破了年齡對於女性限制的框架。

渴望穩定生活和愛情的王漫妮相信「剩女」的說法,希望三十歲前一定要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因遭遇在大都市的種種打壓,看清現實,認知自我一心嚮往的方向。不再因失敗而感到落魄,面臨新的工作單位,不但沒受到任何的屈服,突破了從未實現過的業績,開始踏上了出國深造的道路。

在家庭與事業間周旋的顧佳,一次因創業騙局的失敗,開啟了從零基礎開始的創業生涯。面臨著婚姻的句點,體現出不受年齡束縛而結束了婚姻。一直都把寫作當成興趣的鐘曉芹,因業餘時間的累積,寫作出的小說一夜成名後,找到生活中的目標,確定了想要的方向。不再因婚姻,生育困擾擔憂,及年齡綁架,而開啟了新的戀情與寫作的生涯。面對到比自己年幼的另一半時,從只會依賴他人的個性,到學會自我反思的脫變,開始了自我成長的過程。
 

感情婚姻的掙脫與妥協

感情是需要雙方長時間、互相培養出來的,也是踏入婚姻的必要門檻之一。部分女性都會因年齡轉變的擔憂,在在家人的逼迫與親友輿論壓力下,沒有慎重考慮就步入婚姻 ,而導致美好的婚姻瞬間化爲惡夢。在傳統觀念上,部分婚姻遭到背叛的女性後,很大可能會因雙方感情、家庭小孩而會選擇原諒對方,而這也成為了綑綁女性的一部分。在此劇中打破了女性就應該對婚姻遷就的的舊社會觀念。

鐘曉芹下定決心離婚。(圖片來源/三十而已官方微博

劇中渴望婚姻的王漫妮,從容忍男友自稱是不婚主義者,到不知情下成為了對方的小三,受到此般侮辱和欺騙,便提出分手來結束這段感情時,卻被對方拒絕。她淡淡地回應:「我不願意,我覺得髒」,體現出了她對於感情的自尊、不容忍遷就的行為,不再害怕「剩女」一聲 而勉強包容的這段感情,找到單身女性獨立也能有快樂的意義。

在得知另一半出軌後的顧佳,便提出了離婚。儘管對方多重次道歉挽回,甚至用考慮孩子的未來作為擋箭牌,她還是堅決回應了:「我們離婚吧」,結束了這段婚姻。從這一段的劇情中能看出,新獨立女性對婚姻的態度,不管會面對作業的議論,堅決了自我的判斷,即時失去了婚姻,也可立馬轉為單親媽媽從新開始。對方公司面臨破產後,解決對方留下的殘局,展現出了面臨到問題能屈能伸的性格,也能體現了要強獨當的一面。

總是長不大而活在自己世界裡的鐘曉芹,因為雙方一次次的誤解,從每一次的猶豫、軟弱、退讓,到彼此互相少了溝通解釋的空間,再加上性格不合的原因,日積月累的衝突終於爆發,導致了離婚局面。

「離婚」已成為了中國大陸普遍的社會情境。雖說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在推動有關於女性獨立的現象,但政府還是想要以重歸家庭的方式來執行。劇中從鐘曉芹的復婚到顧佳為出軌丈夫收拾殘局,都是引發觀眾議論的話題。這樣的結局就是想要表達出,女性不僅能夠獨立,還能為彼此妥協的一面,也正是中國政府想要推動的政策。
 

簡單平凡也是真正的情感 

看了這部劇的觀眾都會有很大的疑惑,就是劇中每一集都有出見一家三口賣蔥油餅的小攤位。據說:「導演把這畫面安排進劇中是想要呈現出,一家三口雖然在大都市早出晚歸,只靠著這個攤位在生存,但每天能在一起開心快樂的擺攤、收攤,表現出了簡單平凡也能體現出另一種溫馨的情感」。

而再以劇中三位主角的角度來對比,生活過得雖說寬裕了一些,但每天從事業到情感,都須面臨著一堆大小雜事,甚至會因處理不當而導致多重問題的再現。從大都市跌落到家鄉,上流社會生活的嚮往到種種的欺騙,忍讓到爆發,每一次的認真付出到換來的失落與背叛,都是說出了三位女主明天都要面臨著的處境。而小攤位一家的插入更是體現出了,不一定要嚮往上流社會的生活,簡單平凡也能擁有所屬的快樂。

劇中常出現的蔥油餅小攤。(圖片來源/微博) 

整部劇從播出到結局都有著很大的話題性。每一集播出,都能成為平台熱搜話題。甚至因結局不完美,在某平台上從播出後的好評到結局的差評,爭議性的話題。導演張曉波也說道:「這樣不完美的結局,就是現實生活人們所面臨的不圓滿」整部劇就是現實生活的縮影。正是因為貼近生活,觀眾才如此感同身受進而引起討論。
 

打破不過「三十而已」 

劇中讓人印象比較深刻的特點是,劇情延伸了另一部熱播劇《二十不惑》進行了串場。因為,這兩部劇都是出自於同一家影視公司及製片人。三位女演員與此部劇裡的四位女演員,同時進行演出,表達出了她們對於不同年齡階段之間的好奇與認知。當三十的她們遇到二十的她們時,年齡對於她們來說,是過去與未來。一方是過來人,而另一方則是未踏入的階段,對於年齡的框架彼此都有著不同的看法與想法。 

《三十而已》與《二十不惑》客串現場(圖片來源/微博)  

重來也是一種新的開始。在《三十而已》中,表達了女性年齡與權利,不一定要圍繞在傳統對於女性看法的現象。從離婚到創業,打破了對女性該有的道德規範,掙脫限制年齡的框架。重啟新的開始、追求自我嚮往的方向才是真正的展現出了,她們不過才「三十而已」。

關鍵字:三十而已年齡女性她們情感

縮圖來源:三十而已官方微博

記者 孫國璽
我已在盡力把稿打完啦啦啦?
編輯 黎奐雲
萬物都有裂痕 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記者 孫國璽
編輯 黎奐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