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found a copycat!貓咪的模仿行為
We found a copycat!貓咪的模仿行為
記者 施宇蓁 報導 2020/11/01
在人們眼中有著高冷印象的貓咪,似乎總是對人類的行徑漠不關心,好像對照顧他們的貓奴們毫無興趣,但今年(2020)9月,由克勞迪亞.富加扎(Claudia Fugazza)發表,刊登於《Animal Cognition》的論文《Did we find a copycat? Do as I Do in a domestic cat (Felis catus)》,顯示這些看似對你愛理不理的貓咪,其實會觀察並模仿你的行為!透過實驗證明,不需要經過特別的訓練,貓咪就能正確模仿人類的動作。
克勞迪亞在2015年發表的論文《Deferred imitation and declarative memory in domestic dogs》,展示了她利用「Do as I Do(跟著我做)」方法所進行的狗狗訓練,即訓練師在演示動作後,對狗狗說“Do it!”如果狗狗成功的在聽到口令後正確完成動作,就會得到喜歡的玩具或零食作為獎勵。而在2020年發表的論文中,研究小組亦使用Do as I do對貓咪進行研究。
由貪吃貓開啟的實驗
雖然過去的研究中,對於貓咪行為的實驗不多,但早在1995年,就已經有論文表示,貓咪對於獲取食物的方法的學習能力非常高,之後更指出,如果拿著食物出現在貓咪面前,牠會對你的行為保持一定的專注。
克勞迪亞的貓咪實驗,源於一隻貪吃的十一歲貓咪惠比壽(えびすEbisu)。惠比壽是一隻為了能吃到好的伙食,而常常跑進訓犬師日垣富美(Fumi Higaki)的訓練場的野貓。善於用Do as I Do方法訓練狗狗的富美起了好奇心,並嘗試利用惠比壽的貪吃,對牠進行了基本的訓練,例如轉圈、站立、用腳掌觸碰玩具、打開小塑膠抽屜以及撿橡皮筋。藉此,研究人員也確定惠比壽具有能模仿既有動作的能力,於是實驗將透過向惠比壽展示全新的動作,來探究牠的模仿行為。

貓是貪吃的動物。(圖片來源/Unsplash)
實驗中,研究小組在桌上放置一個紙箱,富美會引導惠比壽坐到桌上,並透過食物或聲音吸引牠。當確定惠比壽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她身上後,富美會分別執行兩個不同的動作:將右手手掌置於箱子上,以及用臉去摩擦箱子,分別完成動作後,對惠比壽說“Do it!”,並觀察惠比壽的反應。
能投射身體部位的貓
實驗結果的數據顯示,惠比壽準確完成動作的比率超過81%,於16次實驗中,13次成功模仿了富美的動作。而在實驗過程中,除了惠比壽的模仿成功與否,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在第一次富美用臉磨蹭箱子後,惠比壽卻是同時用腳掌去碰箱子,再用臉磨蹭。雖然這次的結果未被列入惠比壽成功的次數,但研究人員認為,惠比壽是將本來用腳掌碰箱子的動作,視作一種既有的範例,所以才在面對新的指令時,先用腳掌碰箱子進行確認。
此研究最為重要的發現是,惠比壽除了能完整觀察動作並呈現外,還展現出了「映射」人類肢體到牠自己身上的能力。當富美舉起右手去觸摸箱子的時候,惠比壽同樣抬起牠的右前腳;而富美彎腰用臉去摩娑箱子的動作,惠比壽也能完整的複製。因為實驗中的兩個動作,皆是惠比壽從未看過,也沒有被訓練要這麼做的,所以足以顯示出貓咪的模仿行為,並非單純只是對於刺激的反應,而是能看出動作的規則,再加以複製。

實驗過程中富美和惠比壽的互動。(圖片來源/《Animal Cognition》)
這個發現引起其他動物學家的興趣,美國動物行為學者Kristyn Vitaley在自己的Instagram上介紹這則論文,並指出自己養的貓咪也學會向人一樣按門鈴;但同時也有其他學者認為,因為是透過Do as I do指令進行,可能僅表示貓咪較容易訓練,而非模仿行為;且實驗中的兩個動作,雖然並不是被訓練過的,但也並非貓咪平時不會出現的動作,對實驗結果代表的意涵持保留態度。
可惜的是,惠比壽在去年染病且在今年6月去世,已經無法再進行更進一步的訓練及實驗,但相信牠在紀錄中的可愛模樣,會是後續貓咪行為研究中,重要且永不消逝的一部分。
研究的啟發性
模仿,是動物本能中,為了適應環境而發展出的能力。在動物行為學中,模仿行為常見於社會性強的生物,大多為哺乳類和鳥類,例如台灣壽山的獼猴學會像人一樣開窗拿食物、英國的鷦鷯學會撕開包裝紙偷吃奶油等等。無論是否經過訓練,動物似乎都有模仿的能力,那為什麼這次的研究會引起關注呢?因為惠比壽展現出的映射能力,對非人類的動物學習,是相當具有革命性的,展示出牠們能準確的判定,並且模擬特定生命型態。雖然這次實驗僅有惠比壽參與,但是克勞迪亞表示,惠比壽並不是特別天才的貓,她相信任何一隻貓都辦得到。
在先前的科學史上,被確定具有能夠模仿人類行為智慧的生物不多,只有海豚、鸚鵡、類人猿和殺人鯨,而克勞迪亞此篇論文顯示,貓咪似乎有機會成為第五種被證實具有同樣能力的生物。雖然此次研究並非相當完整,還需要更多後續的實驗進行佐證,但可以視為在貓咪行為研究上的一大進展,它不只提出了對貓咪行為的新發現,也提供了對於過去難以研究貓咪的難題,一種新的且可行的形式,相信能對未來的動物行為研究有相當大的助益。

貓咪的我行我素使過去對牠們的行為研究相當困難。(圖片來源/Unsplash)
關鍵字:貓、動物行為、模仿、Do as I Do實驗法
文章縮圖: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