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棄之地──人該如何面對信仰
神棄之地──人該如何面對信仰
邱子維 文 2020/11/01
《神棄之地》是一部於9月16日在知名影音串流平台Netflex上線的犯罪懸疑心理驚悚劇情片,改編自唐納瑞伊帕洛克(Donald Ray Pollock)2011年的同名小說,由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羅伯派汀森(Robert Pattinson)與比爾史柯斯嘉(Bill Skarsgard)等人領銜主演。
故事設定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角父親在戰後回到家鄉,嘗試重建新生活,卻因遭逢一系列的變故,轉而過度投入宗教信仰並走火入魔,主角也因此失去雙親。而當長大的主角發覺鎮上仍不斷發生各種醜惡之事時,他便決心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復仇。

《神棄之地》帶領觀眾探討信仰與人之間的關係。(圖片來源/IMDb)
獻祭生命 走火入魔的交換
在本片中出現的兩次活體獻祭,一次是由比爾史柯斯嘉飾演的威拉德羅素為了救回病入膏肓的愛妻,不惜將愛狗殺害獻祭以換取妻子的康復;另一次則是哈利梅林(Harry Melling)飾演的狂熱牧師羅伊(Roy)為了證明自己是被上帝所選中的人,他不惜將自己的妻子殺害,以此向上帝祈求賜予他起死回生的能力。史柯斯嘉運用精湛的演技與音調的改變完美詮釋威拉德是如何由一名冷靜且理智的祈禱者轉變為一名走投無路、歇斯底里的乞憐者。而哈利梅林更是運用誇張的肢體語言與豐富的臉部表情將一名瘋狂的虔誠信徒的模樣呈現給觀眾。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許多的宗教或民族的傳統儀式裡都會要求信徒必須在在儀式中獻祭動物甚至是活人。像是在猶太教與伊斯蘭教中都有在特定節日獻祭羔羊或其他動物的傳統,而台灣的部分原住民族也有出草的習俗,但這些行為的用意都是為了安撫或取悅神,並祈求神的賜福。然而在本片中出現的活體獻祭,卻是無視其他生命意願剝奪其生存權利,用以向神換取一個連神都無法達成的目標的行為,不僅盲目痴狂更是愚蠢至極。而即便是民智已開的近代,在世上的某些地方也偶有不幸的受害者慘遭人祭的消息,對比劇中的情節,更是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而人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正是因為過度依賴神的恩典。在遭遇困境時想到的並非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化解困境或適應困境,而是祈禱神能出手替自己解決危機。就如同劇中的女主角蕾諾拉(Lenora),當遭到學校中的惡霸欺負時,他首先做的並非是試圖逃跑反抗,而是向神祈禱。然而當他們未能得到神的回應時,便會以為是自己不夠虔誠,於是便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獻祭,以求能換得神的恩賜。正如同威拉德在劇中帶著兒子亞文(Arvin)祈禱無果後,便以為上帝所需要的不僅是禱告與誠意,因此將心思動到自家的愛犬上。值得深思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類的獻祭可能不是以生物的性命進行,但藉由交換事物來博取神恩的行為,不禁令人懷疑這是否真是神原本的旨意,又或者是信徒將自身的人性投射在神身上的一種褻瀆之舉?

威拉德要求亞文必須與他一起祈禱。(圖片來源/IMDb)
利用信仰 以神之名的謊言
在電影中還有一位極具代表性的宗教犯罪──由羅伯派汀森飾演的牧師普雷斯頓(Preston)。在劇中,他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以宗教之名顛倒黑白,將最美味的菜餚據為己有。不僅如此,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普雷斯頓會誘騙無知的少女,以神的名義對他們進行糟蹋。然而在事後卻不願負起責任,並且又以神的話語譴責少女,女主角蕾諾拉也是因此而決定放棄生命。在此不由自主的感慨羅伯派汀森一改往日的風格,用如唐老鴨一般尖細且令人不適的聲音以及細為的肢體動作,生動的體現出普雷斯頓表裡不一的氣質。此外也不得不佩服編劇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 )能寫出如此巧妙的話術,在展現出蠱惑人心的同時也不至於冒犯到大多數正派的神職人員。
無論古今中外,總會聽說某些宗教團體領袖或神職人員以各種不同的理由,誘騙信徒進行性行為。不僅如此,將信眾奉獻的金錢占為己有、中飽私囊而非用於造福社會、回饋信徒的宗教團體也屢見不鮮。然而許多虔誠的信徒卻並未因此質疑這些神職人員的用心,反而還感激他們能讓自己為信仰盡一份力。也正因如此,即便這些都是非法行為,但只要這些虔誠的信徒對於代替神引領他們的神職人員深信不疑,並願意用自己的一切榮耀神,那麼人性的貪婪就會驅使有心人士利用信徒的信仰。
當進行任何團體活動被要求貢獻與付出時,無論是否是宗教儀式,都應該保有一份理性與警惕的心思,時刻思考對方提出的要求是否過激或者是否會讓自己受到傷害。如此,便能避免劇中發生在蕾諾拉身上的悲劇在現實之中重演,也可以在看清事實真相後全身而退。

牧師普雷斯頓轉過身,聆聽亞文的禱告。(圖片來源/IMDb)
相信自己 唯一能倚靠的力量
相較於威拉德的無助、狂熱牧師的瘋狂以及蕾諾拉的虔誠,本劇的主角亞文做出了與他們截然不同的選擇。他的父親雖然教導他要虔誠,但也以身作則告訴他當被人欺侮時該怎麼面對。因此亞文在確定普雷斯頓的罪刑後並非是向神祈求懲罰罪人,而是選擇持槍前往教堂與普雷斯頓當面對質。並最終以一己之力為蕾諾拉復仇。湯姆霍蘭德作為本劇的主角,一改往日觀眾對他的印。在撐起整部電影的同時,讓觀眾看到這位年輕的演員不僅能演出帶有浮躁性格的青少年,也能熟練地駕馭苦大仇深的角色。
而在劇情的結尾,隨著亞文兩度成功的從槍口下脫逃並且反殺對手,並且搭著便車遠離這座遭神遺棄的小鎮,不禁令人興起思考,為什麼虔誠的人最終下場悽慘,而不信者卻能絕處逢生?這或許便是本片想向觀眾闡述的道理──天助自助者。在台灣,總是會見到許多深陷邪教中的人,然而為何他們不顧旁人勸阻,執意參與其中呢?究其原因,這些人都是在人生中最無助的時刻受到來自宗教的救贖,才投身其中。然而,人們必須要知道的是,當面對困難的時候,追尋信仰的慰藉固然可以安定心靈,但並不能解決所面對的問題。唯有依靠堅強的意志,坦然面對困難,才有機會將其克服。因此,信仰應當作為面對生活的強心針而非麻醉藥,在徬徨時給予前進的方向而非逃避的幻境。

亞文接送被惡霸欺負的蕾諾拉上下學。(圖片來源/IMDb)
關鍵字:神棄之地、懸疑、劇情、信仰、湯姆霍蘭德
縮圖來源: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