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期

「物超所值」的設計美學 施博瀚

在施博瀚的眼中,設計不僅僅是只有「美」那麼簡單,解決使用者的問題需求,才是設計的根本。

「物超所值」的設計美學 施博瀚

記者 彭麗伃 報導  2020/11/08

在專訪當天,第一次看到施博瀚本人,身為2017年金點概念設計獎的金獎得主,以及在平面與字型設計領域都大有成就的他,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打破了我對於設計一直以來覺得遙不可及的感受;他的微笑和溫柔有力的聲音,彰顯出他平易近人的設計理念和作品的特色,且總能直搗問題核心,每每都讓客戶滿意。

施博瀚設計師。(圖片來源/彭麗伃攝)
 

不只是視覺 整理才是設計要領

一提到設計,施博瀚眼裡充滿著熱忱,他的談吐和思緒十分清晰,一字一句間傳達著他對設計的看法:「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需要大量的整理和邏輯思考去分析,才能順利的去執行,而整理這件事,是設計的過程,也是需要具備的能力。」

他坦言一開始接觸到設計的產業緣由,其實是因為升大學的時候,想讀的科系很多,只是最後剛好上了平面設計的科系,做著做著也就做出了興趣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發覺了自己的長處,相較於豐富的創造力,他更擅長的是整理和分析。對他來說,設計不僅僅只是視覺上的表現,而是在能夠整合身邊的資源,去解決客戶的問題。在負責過的眾多案子中,施博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豆乳品牌合作。品牌原先具有傳統日系的風格,但在經過重重的考慮與思量後,施博瀚替品牌重新定位出更符合其調性的年輕日系風格,並善盡設計師同時也是整合者的角色,透過和日本插畫家跨界合作,成功為品牌注入一股活水,獲得了業主和消費者的青睞。
 

跨領域的字型新手 獲得大成功

施博瀚之所以會進入字型設計的領域,是因為當初碩班的個人作品——「瀚字選」,後來為了要參加日本舉辦的森澤字型競賽,他就將瀚字選中「凝明朝体」的字數做擴充,無奈最後並沒有得獎。不過他並沒有因此氣餒,而是在經過許多次的修改過後,把「凝明朝体」再次投進「金點概念設計獎」的懷中,這一投,就是一顆完美的空心三分球,「凝明朝体」不僅獲得了金點概念設計獎的年度最佳設計獎,也讓施博瀚一舉成名,造就了他更進一步的計畫:與字型公司合作,在募資平台上推出一套更完整、完善的漢字系統——「凝書體」。最終獲得了超乎預期的資助,成功在今年六月正式發行。

凝書體的修改過程。(圖片來源/Instagram

遙想起凝書體漫長的製作過程,施博瀚從平面設計的領域,跨足成為字型設計的新手,一切從零學起。他發現字型設計與平面設計大有不同,在做平面設計時,他可以加諸許多創意和想像在作品裡頭,此外也可以立即看到成效和結果;但字型設計不同,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準備,執行更是相當漫長的過程。接近萬字的漢字,都需要一一調整,才能成為字體的雛形,之後,還需要細心地審視所有筆畫的造型,才能將字體定型。不過,字型設計的獨特性,就是每一組字型都有各自的風格,而這些風格都會有自己的場域和用途,不同於平面設計,字型設計不需要擔心自身的美感有沒有與時俱進,或有沒有與時代脫節,它是一個累積經驗值的工作,縱使過程可能長期枯燥、日復一日,但施博瀚說:「你只會越做越厲害。」
 

從策略性增粉 回到快樂的本質

在製作字型的過程中,施博瀚接手的商業設計案降至極少,所以在字型即將完成之際,他突發奇想,想做一些能夠引起共鳴、同時與設計相關的主題,吸引大眾注意。於是,他在社群媒體上,開始了「我用以拉拉拉的」教學,用簡單的圖文方式,教大家如何使用設計軟體。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獲得廣大的迴響後,一篇一篇的軟體教學文,成為了他社群媒體上的常駐角色,即便他笑著坦承自己在做到三十幾集的「我用以拉拉拉的」教學時,就已經快沒梗,但是為了想要繼續傳授技巧與知識給粉絲,施博瀚更是努力的去發現、挖掘一些他曾經不知道的功能,在透過輕鬆的圖片步驟指示後,電腦畫布上,就會蹦出一個個驚喜。現在「我用以拉拉拉的」教學已經來到了八十幾集,施博瀚說:「當你感覺到被受肯定和鼓勵,就會一直想要做下去。」原先是以策略性的增粉為出發點做的事,到現在,他深深覺得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大受歡迎的「我用以拉拉拉的」教學系列 EP21。(圖片來源/Instagram

雖然「我用以拉拉拉的」教學贏得了大量的關注與支持,施博瀚卻也理解單單只展示軟體的操作是遠遠不夠的,他明白很多人的問題不是出在軟體執行,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產生一個好的想法、或者是幫客戶解決問題的方式,於是他開始整理自身經驗並將其整理,並著手設計成課程。深知十種設計師就會有十種想法的他,將自身經驗融入教學,而非直接告訴學生要怎麼做才是對的,期待透過分享的方式,讓有疑惑的人在參考他的課程後,能找到解答。
 

美醜很主觀?如何看待酸民發言

詢問到施博瀚有沒有遇過酸民的發言,又是如何應對的?施博瀚以輕鬆的語調說:「設計師在做任何決策都是依循著邏輯去做,那民眾只看到成果而已,所以他們當然會用主觀的美感去評斷,我覺得這些都是合理的,尤其在做公共設計。所以我自己對於民眾的評論,都覺得可能有他的道理。」因此對於這些發言,施博瀚不會採取激烈的回應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讓大眾理解自己在做設計時,是如何做思考,並適時的丟出概念或是前期的規劃,不僅可以增加互動和討論,甚至能更進一步的讓大家一起發現,設計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希望透過這樣良性的反饋,讓整個設計產業越來越好。
 

物超所值的設計信念 始於生活

在訪談的過程中,施博瀚的將設計比喻成麵包,他提到:「我做了一個好吃的麵包,到底是我做麵包的手法高明,還是我的原料很好?如果原料很好(預算高、材質好、印刷公司也好),那我覺得設計做得好是理所當然,但當你條件的水準有限時,你又可以產出很高質量的設計,我覺得那個是設計師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能夠交給顧客物超所值的成果時,施博瀚覺得是對設計師的一種肯定。

對於施博瀚來說,設計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比起做一個和一般大眾遙不可及的美的事物,他更喜歡他的設計在日常生活中,被每一個人享受和使用,這樣的設計理念,我們能從他的設計作品中看見,同時也貫徹了他分享在社群媒體內容,讓想進入設計產業的莘莘學子,得到滿滿的收穫。

在字型設計和網路教學獲得大成功後,他的下一步又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敬請期待。

關鍵字:施博瀚、設計師、字型設計、平面設計、「我用以拉拉拉的」

縮圖來源:施博瀚 提供

記者 彭麗伃
!
編輯 施宇蓁
喜歡畫畫喜歡想東想西
記者 彭麗伃
編輯 施宇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