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之王》──華麗的騙局之下
《詐騙之王》──華麗的騙局之下
記者 蕭珺文 文 2020/11/08
「人們並非總會相信眼前的事實,人們只會相信對自己有利的真相。相對於他人毫不合理的期望與夢想,我們賣給他們的是幻想,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天才詐欺師羅蘭。
在《詐騙之王》這部影集中,主角一行人用盡各種陰謀,向壞人騙取巨額財富。神機妙算的騙局,加上各個人物動機的精心刻畫,是《詐騙之王》在今年所推出的動漫當中數一數二精彩的原因。
這部今年(2020年)6月於Netflix平台上線的動畫影集,描述著主角枝村真人在行騙時,反被國際詐騙集團的羅蘭將了一軍,成為他詐財計畫的助手,從日本到美國洛杉磯,之後又到新加坡和法國,至此他時不時地與國際詐騙集團聯手,為世界各地不同的富豪表演錯綜複雜的騙局,藉此竊取大筆金錢。

《詐騙之王》官方宣傳海報。(圖片來源/Twitter)
說服別人的技巧
儘管《詐騙之王》的詐欺手法錯綜複雜,原理其實都根基於基本的說服技巧。美國的心理學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在他的書《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中,提出了6個說服別人的原則,不但適合企業行銷,也同時被運用於詐騙手法。
舉個例子,像是《詐騙之王》中,羅蘭向好萊塢導演艾迪・卡薩諾賣糖果,卻把糖果假裝成來自日本的最新毒品,藉由枝村真人扮演製造毒品的藥師遊說,並以獨門協議高價向他出售。其中所運用的手法,就是6個原則中的稀少性以及喜好原理。
稀少性,指的是愈難獲得或或稀少的事物,愈是吸引人。像是廣告裡常出現的限時特價或獨門優惠,或是拍賣會場與其他競標者競爭,都是這個原則的實際例子。因為當一個人意識到物品很稀有時,心裡會產生一個害怕失去機會的急迫感,所以這個原則也常被用在詐騙手法中。像是常見的網路釣魚攻擊(Phishing),常假冒成中獎訊息,欺騙受害者填寫個人資料,進而掌控受害者的帳號或金錢。
當枝村真人向艾迪・卡薩諾坦承自己喜歡他的電影,闡述自己的經歷與電影做呼應後,艾迪便對他產生了好感,進而接受交易──這正是符合喜好原理,也就是人們會比較願意相信自己喜歡的人。這反映在交友軟體上的詐騙行為,歹徒利用誘人的圖片,吸引受害者上鉤,或是假裝自己與受害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以相似感博取信任,而當受害者對騙徒產生感情時,便任他擺布。

艾迪・卡薩諾(左)成功被枝村真人(右)說服。(圖片來源/Twitter)
人為什麼要犯罪?
劇情除了精彩的騙局之外,更是在角色動機與背景描繪上別出心裁。主角枝村真人,本來是位年輕有為的社會新鮮人,卻在某天,晴天霹靂地發現自己從小仰望的律師父親,其實暗地裡是個人口走私罪犯。不只如此,枝村真人因所屬的公司涉嫌詐欺,因此被判刑入獄。而出獄後的他,不但因前科找不到工作,還背負著父親的污名,甚至連而最相信他的母親也因疾病纏身而過世。頓時失去了一切的他,決定自甘墮落地以詐騙維生。
若用犯罪心理學分析枝村真人詐欺的動機,可以運用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以及生命歷程理論(Life Course Theory)。首先枝村真人被眾人以父親的所作所為調侃而影響,進而承認自己應選擇犯罪這條道路,是因為被社會貼上了標籤,當一個人背負了汙名,社會就會根據標籤剝奪他的各種權力與機會,直到他沒有選擇的餘地,成為標籤所形容的人。
而生命歷程理論,探討的是一個人的生命中,長期的成長經歷或短期發生的轉變,如何塑造他的動機與抉擇。像是枝村真人在短短一、二年內,經歷了父親犯罪被逮捕、公司造假而牽連入獄、因前科而求職無緣,再加上失去最摯愛的親人,這些事件,迫使他放棄正直的道德觀,選擇了到處行騙的人生。

枝村真人的母親,至死都相信並支持著他。(圖片來源/Twitter)
謊言中的一絲真誠
除了向惡人騙取財富,影集中仍刻畫出主角保有的善意和溫柔,像是在新加坡的飛行比賽中,枝村真人想辦法幫助被陷害而身體殘廢的飛行員,再次與勁敵一較高下。即使他那麼的擅自行動,很可能使整個計畫泡湯,但比起騙取大筆財富,枝村真人更希望能幫助周遭的人。
這也是《詐騙之王》吸引人的地方,因為精心布置的騙局是假的,但人的心是真誠的,劇情中也不時地反映這一點,在每一次詐騙的劇情中,不忘記探索角色的背景故事。像是詐騙集團首腦辛西亞因為計畫,需要借助前男朋友的天分仿造名畫,但不料他的前男友已因仿畫所造成的罪惡感而放棄繪畫了。這場重逢,雖讓兩人重溫當初愛情的冷暖,卻也一併挖起了當時因仿畫而分手的舊傷,體會到人事已非,感情逃不過時間的侵蝕的道理。
而道德也是劇情探討的一個重要主題,在第一個騙局落幕時,枝村真人決定金盆洗手,不再行騙,於是他決定為自己所犯的罪負責,隨後向警方投案。在獄中規律的生活作息,加上他接受機械師的訓練,讓他對繼續當詐欺師感到厭倦。劇情描繪的心境轉變,反映了道德與個人的自我意識有很大的關聯。對枝村真人而言,他一直都知道詐騙是不好的,但經歷過第一次行騙所見識到的人事物後,他才意識到這不是他所想要的生活。
以欺騙反映真實人性
《詐騙之王》除了在劇情張力與人物刻畫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但不可忽略的,也微妙地反映了社會的不同面向。透過這部影集,呈現出人類道德、心理與犯罪原因,讓故事更有深度。「欺騙」這個動作,本來就是利用人類的本性,加以掌控及誤導,所以這部影集可以說是以詐欺為跳板,進而呈現人的本性。
關鍵字:詐騙、詐騙之王、動漫、Netflix、犯罪心理
縮圖來源: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