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期

晴天娃娃的日本麻將──楊叡杰

楊叡杰,曾擔任臺灣大學日本麻將研究社的社長,也是IORMC2020的其中一個台灣代表,他的大學生活有大部分,都獻給了日麻。

晴天娃娃的日本麻將──楊叡杰

記者 梁卓然 報導  2020/11/29

日本麻將,簡稱日麻,又名立直麻將,往年於日本曾因為跟賭博和黑道相關而給人負面印像,但近年日本職業麻將界把它競技化,加上《天才麻將少女》等以日麻為主題的動漫和小說面世,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以職業選手為目標加入麻將界。同時因為線上麻將平台的出現使網絡麻雀流行,讓日麻不再只是本土的運動,而在日本以外的地方也開始興盛,當中亦包括台灣。

日本麻將的世界比賽,第5屆世線上立直麻將大賽IORMC(International Online Riichi Mahjong Championship)(以下簡稱IORMC)於今年11月7日舉辦,一共有17個國家地區參加,而楊叡杰是台灣代表之一。

打麻將時總會抱著晴天娃娃的楊叡杰。(圖片來源/梁卓然攝)

日本麻將相伴的大學生活

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臺大)醫學系三年級的楊叡杰,是臺大日本麻將研究社的前社長。和很多打日本麻將的台灣人一樣,受到動畫《天才麻將少女》的影響,楊叡杰因此開啟日本麻將之路,「我一開始理由(受動畫影響)是這樣,感覺上會動機不純嗎?其實也沒有動機不純,一開始很多人都是這樣。」楊叡杰笑着這樣說。

與日本麻將的初識,是考大學的時候,「指考第一年考不上,重考的時候開始接觸日麻。午休的時候在樓梯口拿着便當,打開『天鳳』(線上日本麻將平台),就從那裡開始打。」放榜後指考表現不錯,進入臺大醫學系,剛好臺大有日本麻將研究社,便一頭栽了進去,進而開啟了他的日本麻將旅程。

臺灣大學日本麻將研究社。(圖片來源/梁卓然攝)

成為社長 正式踏上日麻之路 

「我自己覺得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分岐點,進入大學、加入日麻社這件事情對於我有很大的影響。」

入社半年後,楊叡杰對於日麻的熱情沒有因為繁重的課業而有所減少,相反的,他更想要好好了解日本麻將。除了對於社團的未來走向有更好的規劃,楊叡杰希望能讓臺大日麻繼續成長,剛好有人推薦他接社長,便正式考慮。

當時的日麻社是以填表單的方式自願申請職位,楊叡杰雖然已把表單填好,但「送出」的按鍵仍遲遲沒有按下。或許是命中註定吧,在旁邊打遊戲的時候,不小心滑過按到送出,「當時社員跟我說這樣你就沒有回頭路了」楊叡杰笑着說當時的狀況。雖然按下送出純屬偶然,成了臺大日麻社社長,成為楊叡杰潛心鑽研日麻的起點。
 

在日本麻將的圈子中開始變強

「打得開心」是大部分玩家的打牌宗旨,楊叡杰也不例外。「一開始開心打,到後來就會開始想怎麼打勝率會更高。」起初只當作娛樂消遣,隨著對於日麻的了解越深、加入臺大日麻、甚至成為社長,楊叡杰對於日本麻將的熱情更多了幾分著迷。例如開始認識日本的麻將職業選手、研究日本的職業競技麻將比賽「M.LEAGUE」、鑽研日文的麻將戰術書或職業選手所寫的書,甚至自己把這些戰術書翻譯成自己的筆記,細緻的鑽研與不懈的研究可以窺知楊叡杰對於日麻的熱愛與執著。「自己想要變強的話自己就會去找教材,不用等人家推薦。」

楊叡杰翻譯日本麻將戰術書所寫的筆記。(圖片來源/梁卓然攝)

作為台灣代表參加世界比賽

世界線上立直麻將大賽IORMC是日麻界的重要比賽。2016年,台灣的獲獎,把IORMC帶入台灣麻將界的聚光燈下。當年還是「日麻新手」的楊叡杰,便把參加IORMC當作是他日麻旅程的重要里程碑。

在台灣,參加IORMC的選拔首先要看的是線上日麻平台「天鳳」的段位,今年的選拔賽需要「天鳳」內五段以上的階級才可以參加,然後再從選拔賽中選出分數最高的四個人作為代表組成隊伍參加。「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有幸能夠代表台灣參加這個比賽,代表國家參加比賽這件事情是第一次,對我來說是一個蠻特別的經驗。」那年的IORMC團體賽冠軍是法國,而台灣於團隊賽成功進到決賽拿下第二名,楊叡杰相信這是一個大家共同努力的珍貴結晶。
 

一個打麻將的晴天娃娃

楊叡杰在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的頭像,都是一個晴天娃娃的圖片。其實是他平每一次有重要比賽或對局的時候,都會抱着一個晴天娃娃的玩偶,而因為習慣久了,沒有那個抱住那個晴天娃娃,好像就會發揮不出實力。「其實不是我在打麻將,是它(晴天娃娃)在給我指示,我替它打而已,所以厲害的不是我,而是它。」楊叡杰抱住晴天娃娃的玩偶開玩笑說。

楊叡杰抱着的晴天娃娃。(圖片來源/梁卓然攝)

鍾情的還是四人交流的實體麻將

IORMC是一個網絡上的麻將比賽,但楊叡杰鍾情的,還是實體的麻將。「日本麻將本來就是一個四人的運動,它不是單人的,你必須知道其他人的思考才能去應對。」在進了臺大日麻社之後,多了跟高手對局的機會,楊叡杰學會了在實體麻將除了自己以外,觀察對手的動靜也是做出每步決策的重要依據,甚至對手的呼吸聲都可以是一種訊息的展露。瀰漫於空氣之中的緊張感、草木皆兵的緊繃都是冰冷的網路對弈無法比擬的,也是楊叡杰獨愛實體麻將的原因。
 

幾年來的點滴積累不只是運氣 

成為日麻社社長,經過很多校內校外的活動,辦過大大小小不同的比賽,楊叡杰說他進入日麻社所做到的,沒有100分也有8、90分。現在升到大三,因為課業的關係而退任社長,但他在大學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給了日麻和日麻社。除了課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日麻。「成為了日麻社社長,跟不同的高手們對局交流,慢慢學習越來越多的東西,積累成現在的我。」

即使日本麻將隸屬於競技麻將,但難以脫離運氣賭博的刻板桎梏。日本麻將是細膩的運籌帷幄,每隻打出去的牌都有它的道理,也許有些運氣的成份,但更重要的是,當機會來的時候,能否把握這次機會;機會不屬於自己的時候,能否沉得住氣,耐心等待。與其抱怨自己的運氣,更重要的是在晦暗時刻如何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發光。提升自己的實力、檢討每次對弈後的牌譜(對局的紀錄)、觀摩比賽與戰術書⋯⋯等等。「當你都把人事盡了,那麼機會來的時候,它才會屬於你。」楊叡杰是這樣認為的。

關鍵字:日麻、麻將、IORMC、日本麻將研究社、選手

縮圖來源:梁卓然攝

記者 梁卓然
謝謝閱讀
編輯 劉凡瑜
需要配備一隻避雷針。
記者 梁卓然
編輯 劉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