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ting 新世代育兒必備技能!?
Sharenting 新世代育兒必備技能!?
在網路分享日常,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變成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不管是難過的、開心的或是新奇的,都是發文的好題材。在網路上分享生活對新手爸媽來說是一個抒發壓力的管道,更是一個紀錄孩子成長的好方式。不僅可以跟親朋好友分享育兒趣事,同時也能在網路上與其他家長交流養育經驗。
Sharentig是甚麼?
隨著社群媒體發展蓬勃,對於出生在20世紀末的「數位原住民」來說,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可說是稀鬆平常。也讓不少年輕父母可隨時隨地的發布自己育兒心得和紀錄小孩成長的過程。近幾年,許多專家學者越來越關注此現象,擔心家長的無心之舉,例如以拍照或是以影片的方式上傳社群軟體,會不會有侵害孩子隱私權的疑慮。

父母在網路上分享的原因。(圖片來源/丘博元重製)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Sharenting」是由「Share」和「Parenting」兩個英文單字組合而成,顧名思義,意指家長在網路上發布與孩子有關的影片和照片甚至是資訊的動作。此單字更在2016年時被英國《柯林斯字典》(Collins Dictionary)收錄為年度十大代表單字內,可見此單字對於現代人的意義非同凡響。
台灣網路育兒分享現況
發布與育兒相關貼文的頻率和數量,會隨著性別、孩子年紀和使用平台等屬性的差別,而有所不同。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調查指出,高達84%的台灣家長曾經在網路上分享過育兒相關經驗或照片。其中又以女性占多數,在曾經在網路上分享過育兒狀況的家長中,母親就佔了87%,高達9成的數據可以看到顯著的性別差距。

家長曾在網路上曬兒的比例。(圖片來源/丘博元重製)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有些家長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分享超音波照片、產檢心得甚至是分娩過程,讓孩子的網路足跡甚至可以追溯到尚未出生前。順利生產後,也持續的更新現況,讓小孩從剛出生就一直暴露在網路世界中。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統計40歲以下較年經的家長,對於將育兒狀況分享在網路上,可說是習以為常,且有將近9成的年輕家長會在小孩還沒滿3歲前就在網上分享孩子的近況跟照片。由此可見,對於網路以及社群軟體的熟悉度,也是決定父母分享與否的因素之一。
另外國外也有許多法條公約,來保護兒童的隱私及意見表示權。像是聯合國有保障兒童福利的法條,例如兒童福利宣言和兒童福利公約等等。讓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也能受到法律的保護。
對於孩子的影響
家長對於分享在網路上的看法,大多是希望能夠藉由現代科技,幫助紀錄孩子的成長過程,也藉此跟親朋好友一同分享成為人父人母的喜悅。雖然是出自於好意,但或多或少還是會對於小孩有所影響。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免遇過家長把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拿出來跟親戚朋友分享的尷尬處境。若只是實際相簿的影響力不算大,但若是放在網路上的虛擬相簿,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來瀏覽自己的照片,甚至下載或是轉發。這種每一吋肌膚都暴露在大眾面前的感受,是很多青少年都非常反感的,更有可能造成青少年有自我概念形成的困難,因為父母無心的舉動,他們很有可能受限在父母在社群網站上為他們塑造的形象裡,而非從實際的人際關係中,發掘或形塑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被父母單方面的上傳資訊,可能會造成親子之間溝通能力下降,而父母的分享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這種錯誤的身教更會讓孩子們有價值觀混淆的可能,認為發布別人照片時不需要經過他人同意,同理心的教育也自此開始崩塌。家庭的教育是每個人最早接觸也是受影響最深的,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教育應從日常身教做起。
維護孩子資訊安全
在網路上,任何所發布的資訊都會變成不可抹滅的電子足跡。兒福聯盟的沈寶莉專員表示,這些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為銀行的空頭帳戶或被上傳至兒童色情網站。父母在發文前,多加檢查是否將公開設定設定為開啟,又或是注意發文的社群平台中,是否有陌生人關注或留言。
除社群平台的方面須注意外,發文的內容也須多加審視。例如不要將孩子的資訊太完整的公布:像是出生年月日可能會被作為人頭帳戶的資料;公開就讀學校可能會讓小孩暴露在被跟蹤綁架的風險下;太過裸露的照片可能會被戀童癖網站所使用。這些資訊都可以嘗試用代號或局部或背影照來代替,不讓分享的喜悅,成為暴露孩子身分使其暴露在危險下的幫兇。
科技衝擊與家庭關係的平衡
日新月異的科技讓我們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外,我們也應該仔細思考,如何在科技與人際關係中取得平衡。在父母分享孩子照片或資訊前,應嘗試與孩子溝通,畢竟他們才是發文中的主角。在一次次的溝通中,找到隱私與分享之間的界線。如此一來,父母不僅能夠無顧慮的發文分享,孩子也能在快樂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關鍵字:孩子、網路、分享、隱私、家長
縮圖來源:劉凡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