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職停薪看世界 斜槓盧佳崴
留職停薪看世界 斜槓盧佳崴
記者 陳瑋 報導 2020/12/20
留著散發藝術氣息的髮型、身穿古著,靈活的在兩份由興趣發展而成的職業中切換,沈穩的語氣裡流露著一股自由靈魂,深邃的眼眸中傳達對人的真誠,以及對世界的獨到見解。他,是三陽機車的工程師,同時也是新竹街舞教室龜所排練場的所長——盧佳崴。

面對鏡頭略顯羞澀的盧佳崴。(圖片來源/周家立攝)
機車業為志向 舞蹈純屬偶然
和多數人不同,跳舞最初並不在盧佳崴的人生規劃裡。從小,盧佳崴就對「會動的輪子」很感興趣,曾經夢想開一台用空氣當動力的車,也順著自己的志向一路讀到國立清華大學動力與機械系以及相同科系之研究所。
雖然早在高中時期,就因最好的朋友為熱舞社社長而常看表演,卻僅停留在欣賞的階段。直到上了大學整天窩在宿舍,室友隨口一問:「我要去熱舞社新生大會,你要嗎?」才就此展開跳舞之路。對盧佳崴來說,街舞的魅力並不來自舞台的光鮮亮麗,而是有別於日常生活的身體運用,其帶來的成就感與新鮮感,讓盧佳崴一跳就跳了十五年。
視兩份工作皆為正職的斜槓青年
「現在回想起來,工作大概前六年真的蠻痛苦的。」現在的盧佳崴,白天在三陽機車廠擔任設計、開發引擎的工程師,晚上則縱身一躍,投身於街舞的世界裡。忙於兩份工作的他,時常凌晨十二點才回到家,隔天卻又要早上七點起床上班,日復一日,毫無空閒時間。這卻已是調整過的行程了。

在國立交通大學為熱舞社嘻哈組的學生教課的盧佳崴。(圖片來源/陳瑋攝)
剛步入社會,「斜槓」一詞尚未出現時,盧佳崴就毅然決然的決定同時做兩份工作。就算時間被塞的喘不過氣,卻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有想追求的目標,便視犧牲睡眠與休息時間為理所當然。然而,這樣的心態並不健康。盧佳崴回憶道,當時每天像被人生追著跑似的,汲汲營營地處理待辦事項,卻失去讓頭腦重新恢復彈性的時間。久而久之,不只身心逐漸被掏空,還不自覺的陷入心情低落與無力感的沼澤。
「以前會很注重時間管理,因為事情很多。但現在更注重情緒管理。」在一次機會中,盧佳崴放慢腳步,細細反思這幾年的辛勤工作。他意識到,傾盡所有不盡然是展現認真態度的唯一方法,保留需要的時間反而能轉化成為能量,提高兩份工作的品質。造成此心態轉變的契機,來自盧佳崴在三十歲那年,到美國紐約和日本大阪,參加街舞活動並在當地生活的經歷。
遞出留職停薪申請表的勇氣
三十歲,又是人生的新篇章,在二十代從懵懂無知進入社會並逐漸熟悉後,人們開始思考人生的願望清單,有哪些是必做的。「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想要看看不同的世界。」影響盧佳崴最多的老師——台灣元老嘻哈舞團Popcorn裡的酷哥以身教讓盧佳崴了解,「環境」是影響跳舞狀態或風格的關鍵,這孕育出了一個夢想:去看看世界其他地方的舞者們如何將舞蹈與生活連接在一起、呈現出多麼不一樣的舞姿。
「那大概是我人生數一數二打從心底很想做的事情。」這個堅定的想法,成為盧佳崴在經歷一番內心掙扎,仍義無反顧決定出走的最大驅動力。因此,盧佳崴拋開所有理由,向公司申請了留職停薪,飛向紐約。
如此重大的決定,當然不像說的那麼簡單。盧佳崴拋開的,除了自己的舒適圈,也包含了一整年的薪水。在還有房貸、車貸的情況下,經濟層面成為一座很大的高牆。盧佳崴陷入回憶:當他告知媽媽決定出國時,媽媽開冰箱手瞬間停住,不發一語、連冰箱門都沒關就回去繼續煮菜。盧佳崴默默將冰箱門關上,心想:「完了,媽媽肯定開始無限輪迴的擔心了:『兒子三十歲還不結婚,現在還要丟下工作出國,什麼?一年!?』」過了沈默的一小時,媽媽才終於吐出一句話:「⋯⋯你有錢嗎?」,盧佳崴笑著回道:「不用你擔心。」
各國文化差異 有趣且具啟發性
在美國紐約,生活是鼓勵文化,人們自由的展現自我特色。如同時常在網路上看到的影片內容,有人搭地鐵時突然開始高聲唱歌,路過的群眾便幫忙鼓掌、歡呼,盧佳崴舉例,他在公園練舞時播放著名DJ的歌曲,經過的人有一半以上皆會說上幾句:「音樂好聽喔。」、「Yeah,我知道這個DJ。」等等的友善話語。這是在台灣感受不到的氣氛,它讓藝術很直接的與生活融合,更讓跳舞成為「用身體散發生命力」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被許多人潛意識的當作單純的運動。

在美國街頭播著J Dilla的歌曲跳舞。(圖片來源/Facebook)
在日本大阪,跳舞氛圍截然不同。相較美國展現的「愛」,參加大阪比賽時感受到的競爭心態明顯大於分享心態。就算是舞蹈派對,兩方也展露極大的文化差異。若是在美國,大家會很盡情的跳舞,互相觀摩抑或是玩在一起;若是在日本,大家只抽煙、喝酒、聊天,不跳舞!對他們來說,去派對不跳舞是優雅姿態的展現。盧佳崴從中發現,影響舞蹈甚鉅的「環境」,其實包含了文化、氛圍以及群體,間接影響了整體舞蹈的發展。

美國派對的狂歡人潮。(圖片來源/Facebook)
在國外參加各種比賽、派對,是許多年輕舞者的嚮往,盧佳崴眼中發光的說:「我說的再好玩都不如你自己去看。」就像許多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活動現場的能量只有在場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盧佳崴濃縮此趟旅程感想說道,看了各式各樣的人展現的不同舞姿與態度,發現跳舞沒有極限,所有人皆獨一無二,雖然可能會因此凸顯自己的渺小,卻也因此感到自由,並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可塑性,充滿希望。
不要守在岸邊,那其實是幻覺
在這個強調大膽嘗試、跳出舒適圈的世代,盧佳崴追尋內心的聲音,不斷的朝著理想前進。盧佳崴分享他的人生信念,來自《我的小探險》一書中的一句話:「不要守在岸邊,因為那其實是幻覺。」因為,人活著不僅是為了生存,更要活的充實。
這一路走來也包含不少擔憂、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就算出國一年讓存款歸零,他一點也不後悔,因為那趟旅程得到的收穫不只是拓展眼界,更影響對自己、對舞蹈、對環境的全新觀念,成就了現在的盧佳崴。
關鍵字:斜槓、街舞、美國派對、舒適圈、龜所
縮圖來源:盧佳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