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期

揭開「台南甜」的神秘面紗

近年來,「台南甜」在台灣社會、網路上颳起一陣旋風,許多人一提到台南食物,便直接聯想到「甜」。本期專題將帶讀者一同探索台南食物偏甜的由來,並透過影音新聞了解台南人對於網路上對「台南甜」的消遣有什麼想法。

揭開「台南甜」的神秘面紗

記者 陳艾潼 周家立 報導  2020/12/20

近年來,「台南甜」在台灣社會、網路上颳起一陣旋風,許多人一提到台南食物,便直接聯想到「甜」,進而認為台南人都愛吃甜、喜歡加糖。然而,不少台南人都對這種說法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外地人將台南甜妖魔化。事實上,台南食物的甜不單只因「加糖」那麼簡單,一昧的加糖只會做成「死甜」,如何在唇齒留下「甘甜」韻味,食材與料理方式才是精隨。

另外,為了增加話題性,台南市長黃偉哲和知名餐飲業者都曾以「台南甜」來作為行銷手法,但卻得到了兩極的反饋。台南人對於這兩起案例的看法是什麼呢?本專題將透過以下文章和影音新聞帶領大家認識「台南甜」,並一探究竟台南人對兩起案例的看法!

台南的甜,沒有你想像的簡單

台灣小吃百百種,台南的食物在一片鹹食中顯得格外特別。台南食物偏甜,與「府城」歷史有極大關係。而食物的甜,並非單因為加糖造成,食材與料理方式皆是台南料理的精隨。不是「死甜」,而是會在唇齒留下韻味的「甘甜」。

欸!台南甜!

令人熟悉的「台南甜」一詞成為這一兩年的討論度寵兒,要如何運用其來製造話題,才不會造成反效果,是為一門大學問。

縮圖來源:陳艾潼製

記者 陳艾潼
背對月圓月缺,密封period
編輯 彭麗伃
!
記者 陳艾潼
編輯 彭麗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