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梅竹賽前特刊

飛鏢賽的出現 竹方整裝待發

梅竹飛鏢以表演賽的形式舉辦即將迎來第三年,它是從何出現?又為何崛起呢?由喀報帶你解開這個疑惑!

飛鏢賽的出現 竹方整裝待發

記者 楊秀蓁 報導  2021/02/28

家喻戶曉的梅竹賽從西元1969年舉辦至今,已經過了52個年頭,而在2021年的3月5號到7號即將迎來第53屆辛丑梅竹。揮別去年因疫情而停賽的陰霾,今年國立清華大學(以下簡稱清大)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下簡稱陽明交大)兩校的選手皆摩拳擦掌,準備迎戰緊接而來的賽事。

今年辛丑梅竹主視覺以黃色為基底,並將代表兩校的熊貓與狐狸以神獸的姿態表現,製造出中國繪畫的磅礡氣勢。(圖片來源/臉書

飛鏢賽殺出重圍 幕後人是他們

近年梅竹的比賽項目,除了扎根於梅竹已歷史悠久的熱門球類之外,還增添了許多不同面向的類目,而「飛鏢」即是從中竄起的一項新興運動,其不僅考驗選手的肢體協調性,更是得在擲下每一支鏢前三思而行,是一場須以技術和謀略來奪取勝利的比試。

梅竹飛鏢表演賽,首次亮相於2018戊戌年,由清大飛鏢社和陽明交大飛鏢社共同協議申請出賽。兩社於當時還皆為新創社團,前者僅創立2年有餘,而後者更是剛成立不到1年,為了打響自身的知名度,也立志推廣飛鏢這項較鮮為人知的運動,兩社決議增加於校際活動上的曝光度,而聲名遠播且以運動賽事為主的梅竹賽即成了最好的管道。
 

不願喧賓奪主 只望博得好感

在梅竹賽的體制中,正式賽和表演賽雖然同樣編列於連續三天的比賽日程中,兩者卻有著很大的差異。正式賽的項目須被明文條列於《梅竹賽實施辦法》中,且比賽的結果將會影響兩校總錦標的計分,而表演賽則是為鼓勵兩校友善交流,所訂立不列入總錦標的額外名額,給予其他運動或益智競賽嶄露頭角的機會,也造就了更豐富多元的梅竹盛事。

飛鏢自加入梅竹賽後,皆以表演賽的形式進行,陽明交大前飛鏢社社長葉哲和表示,舉辦這個比賽的最初,便不想要干預兩校競爭激烈的總錦標,況且也不希望選手以互相廝殺的心態去看待飛鏢的賽事,畢竟,他們的初衷不過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喜歡上飛鏢這項運動罷了。

葉哲和即使卸下幹部職位,仍時常與社員一同練習飛鏢,互相砥礪。(圖片來源/楊秀蓁攝)

維持平時步調 再度奪冠非難事

截至目前,梅竹飛鏢表演賽已成功舉辦兩屆,其成績分別為:2018年的戊戌梅竹,陽明交大以13:9的比數勝過清大;2019年的己亥梅竹,兩校最終計點皆為11分,以和局收場。去年庚子梅竹因新冠肺炎(COVID-19)的肆虐而被迫中止,不免使眾人感到唏噓,好在如今台灣疫情獲得良好的控制,辛丑梅竹得以如期舉行,而飛鏢表演賽也即將迎來第三屆的盛事,陽明交大現任飛鏢社社長陳晏儒指稱,雖然將梅竹賽認作一場重大的比賽,但社團打算延續歷年的理念,以輕鬆的態度去面對這個挑戰,所以並未為此作出訓練上的改變,只要求選手穩定發揮平時積累的練習成果,相信再度奪冠將不會是一件難事。

梅竹賽素來以兩校於賽場水火不容為名,激烈的競爭關係和校園熱血沸騰的氛圍造就了選手們奮鬥的身影,期待下周3月5日開幕的辛丑梅竹,兩校能再為眾人帶來超越往年的精彩表現。

陽明交大飛鏢社社員於訓練期間,展現彼此友好關係。(圖片來源/臉書

縮圖來源:楊秀蓁攝

記者 楊秀蓁
喀報常常陪我看日出,真好
編輯 孫國璽
我已在盡力把稿打完啦啦啦?
記者 楊秀蓁
編輯 孫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