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梅竹賽中特刊

梅「愁」的辛勞,誰人知?

「首先,梅籌的籌備委員們是不分兩校的。我們共同,同時也是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梅竹賽辦好。我們沒辦法去調解任何爭議、去解釋任何事情,或是去替某一校發聲。因為這是諮議會、學生會和學生議會要去解決的問題。」辛丑梅竹賽總召集人林建丞率先表明了梅竹籌備委員會的立場。

梅「愁」的辛勞,誰人知?

記者 李汎櫻 報導  2021/03/05

梅竹籌備委員會的臉書粉絲專頁擁有近萬人追蹤,是清交兩校許多學生以及校友持續關注的平台。(圖片來源/截圖自臉書

關於辛丑梅竹的三點爭議

梅竹籌備委員會(以下簡稱為梅籌)為清大以及陽明交大的學生組織,負責籌備梅竹比賽,包羅一切賽務的行政工作。於梅籌而言,本次辛丑梅竹的爭議點有三點。第一,因應清大場地防疫規定,兩校籃球入場人數被迫調降。第二,棒球正式賽與大專聯賽賽程日期衝突。第三,羽球正式賽選手參賽的資格爭議問題。

第一點雖然是出於疫情的考量,但確實是直接影響到了陽明交大排票學生的權益,而這點在梅籌的粉專公布後便接受到輿論一面倒的質疑聲音,「辛苦排票完為何還要排隊?」、「為何不在發票之前就討論好座位數量?」,針對這點,梅籌也是無能為力,只能依循清大校方的指示。

梅竹女籃賽雖然因為清華大學宣佈棄賽而使陽明交通大學不戰而勝,但比賽仍以兩邊校隊混合分成兩隊的友誼賽形式持續進行,現場氣氛相當熱烈!(圖片來源/陳嶸攝)

第二點的狀況往年很少發生,總召林建丞本人也承認梅籌在一開始處理得有些大意,對於後面引發的許多爭議,梅籌需要負起責任。「其實我們在簽競賽規則之前,就知道可能會有撞賽的疑慮。不過那時候賽程還沒有抽籤,所以一切都只是猜測。」規章有規定兩校可以先簽訂各自版本的競賽規則,如果有異動再於12月5日之前提至諮議會做討論,但當時梅籌出於時間壓力(若超時,棒球明年會被降級成表演賽)簽訂競賽規則時較為草率和心存僥倖,沒有設想如果屆時撞期的嚴重性和補救方法,事後也沒有在期限之內將撞期的問題提至諮議會上討論。

儘管處理有疏失,但總召林建丞也表示梅籌一律都有詢問過陽明交大課外組,當時也得到答應會依個案處理的保證,只可惜「個案處理」不代表可以處理到令兩校都滿意的結果,最終收到今年清大棒球隊退賽的結果,深感遺憾。

第三點,關於羽球選手的參賽資格問題,兩校的諮議會都瞭解情況,也表達其合法性。然而,陽明交大覺得這是合法且合理的,清大則認為這是合法但不合理的。因為「理」是人說得算,兩邊各執己見,所以兩校才會吵了那麼久都吵不出個共識。

辛丑梅竹桌球賽也遇到清大球員為了支持同校的其他球隊,轉而棄賽的問題。圖為陽明交大球員在等待另一方參賽的過程。(圖片來源/李汎櫻攝)

持續努力直到重現輝煌!

梅籌一手辦起梅竹賽,再盛情邀約兩校各項運動校隊前來參加,這過程勞心勞力了大半年,看到本次辛丑梅竹在比賽上演前夕突然傳出惡耗,梅籌全體成員都是相當痛心的。不過來日方長,無論是學生抑或是校友都對梅竹賽仍抱有很高的期望,也很願意相信在未來,梅竹賽可以同過去那般輝煌地舉行。但梅籌只是一個梅竹賽的行政組織,而梅籌諮議會才是立法組織。梅籌今後也會將更多從經驗中摸索到的問題向梅竹諮議會提報處理,只希望能夠像做手拉坏一樣,透過一次次的開會去形塑它,使它最終完善成理想的形狀,也讓清交兩校的支持者再次熱血、激昂起來。

縮圖來源:截圖自臉書

記者 李汎櫻
今天也是適合吃小冰的好日子呢!
編輯 傅思瑜
我是豆。
記者 李汎櫻
編輯 傅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