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期

遇見 青春 《我在未來等你》

陸劇《我在未來等你》改編自劉同同名小說《我在未來等你》,由愛奇藝、光線傳媒與霍爾果斯小森林影業共同出品,上線後在豆瓣上取得了8.5的高分,並在2020年8月上星(節目上傳到衛星,由衛視台播出)深圳衛視播出。故事的主角回到二十年前並遇見當時的自己,譜出一段笑淚交織的篇章,不僅是對青春的追憶,更是與過去的和解。

遇見 青春 《我在未來等你》

記者 張蓉菁 文  2021/03/14

本文有部分劇情,請斟酌閱讀。

如果有一天,穿越回到高中那年,成為十七歲自己的班導師,你會做什麼?是彌補當初的遺憾,或是好好保護那年被現實拉扯著成長的自己?

《我在未來等你》是一部根據劉同同名小說改編的青春校園劇,不同於主打狗血、殘酷的青春疼痛文學,亦沒有過度渲染、背離現實的年少輕狂,本劇的故事情節貼合生活、單純輕鬆,同時包含許多詼諧、幽默的橋段。劇中對於主角群的刻畫立體且豐富,猶如現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們一般,不完美、有著數不完的缺點,也有各自的問題要面對。觀眾不僅能從他們身上看見自己,也能勾起一些相似的回憶,並隨著劇情重新審視那些經歷。

《我在未來等你》故事圍繞著作為班導師的男主角與五位學生。(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

穿越的第N種方式

近年來穿越回到高中時代的劇情不斷出現,不僅是由於對於校園時代的懷念,更是因為許多人都對一些年少的事件感到遺憾、懊悔,而影視劇作為滿足人們夢想的寄託,產出了一部又一部穿越回年少時、重新經歷甚至改寫歷史的劇集。

多數的青春穿越劇會讓主角回到過去的時空中,憑藉對未來的已知,改變原本做出的抉擇,彌補那時留下的遺憾,成全觀眾的幻想。而《我在未來等你》卻使用了特殊的雙視角模式,讓主角以第三者的身份,陪伴年少的自己走過一段時光——37歲的郝回歸(李光潔飾)回到1998年,遇上17歲的劉大志(費啟鳴飾),甚至成為大志與他朋友們的班導師。

費啟鳴飾演的劉大志(左)與李光潔飾演的郝回歸(右)。(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

人物貼合現實 服化道真實還原

「我甚至都在懷疑,是不是我自己的存在是個錯誤。」——劉大志

作為主角,大志的角色性格和成長背景能夠引起許多觀眾的共鳴:生於並不富裕、卻也毋須煩惱生計的家庭,有一個經常加班、鮮少陪伴自己的爸爸,還有一個總嫌自己不夠好、要多向其他朋友學習的媽媽。他有著許多自以為是的小聰明、會用笨拙的方式吸引喜歡的女生注意,也會早上起不來、上課打瞌睡。這些平凡的成長歷程、生活細節,讓觀眾更容易感受劇情的起伏,能夠與大志一同經歷他的故事、與他一起成長。

《我在未來等你》中還原電影《鐵達尼號》上映的場景。(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

由於本劇的背景設定為穿越回1998年,因此製作方花費了許多心思還原二十世紀末的置景、服化道(服裝、化妝和道具)、美術、配樂等。其中包括了老式收音機、卡帶與光碟機的出現,唱片行張貼著小虎隊、劉德華的海報和張國榮的CD,故事情節中更是有電影《鐵達尼號》的上映、郭富城髮型的風潮、足球世界盃巴西隊爆冷等,這些細節為整部劇烘托出復古、懷舊的氛圍,增加了觀眾的沉浸感。

劇中還原徐懷鈺的歌友會,並由徐懷鈺本人客串演出。(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

訂製的主題曲 復刻的插曲

《我在未來等你》的音樂原聲帶有兩種類型,分別是針對人物情感與劇情所原創的十二首歌曲和烘托劇情的經典老歌。前者被用來作為「未來主題曲」、「青春主題曲」、「勇氣主題曲」、「成長主題曲」、「告別主題曲」、「人生主題曲」等,為這部劇在這幾項議題上附加註解、增添色彩。其中有三首由原著作者劉同作詞、一首由男主角費啟鳴作詞及演唱。

配合本劇1998年的背景,劇中更購買了二十四首能夠呈現出九零年代風貌的老歌版權,即前述的第二種原聲帶類型,包含〈千年等一回〉、〈友情歲月〉、〈天意〉、〈愛如潮水〉、〈朋友別哭〉等,配合布景、服化道,成功還原了二十年前的風貌。
 

主角回到過去 到底要改變什麼

在《我在未來等你》中,郝回歸不能直接干涉劉大志的決定,甚至會被那個十七歲的自己誤會、討厭。與自己鬥智、試圖開導自己的情節不僅爆笑,更成為本劇的一大看點,同時能讓觀眾與郝回歸一起反思、檢視曾經的自己,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與身邊人的相處。隨著劇情展開,他發現那年的自己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脆弱、糟糕、充滿了遺憾,甚至有著許多過去未曾看見的優點。

「以前,我不知道如何跟我媽相處,但我發現,其實你很會和媽媽相處,懂得如何跟媽媽撒嬌、懂得如何跟媽媽講話。」——郝回歸

「我媽不在乎我」、「老師不喜歡我」、「男同學不喜歡我」、「女同學不喜歡我」這些困擾著劉大志的問題,在郝回歸和觀眾的眼中其實並不存在,他身邊有一群始終支持、陪伴他的朋友,他的媽媽更是重視他的一舉一動。劇中時常利用這些輕鬆、搞笑的台詞,去呈現許多人現實中的煩惱,而這也讓觀眾能夠用不同於以往的視野、想法去看待自己的心結。劇中在這部分的處理讓它在輕喜劇、青春劇的外殼下,提升了內容的深度與意義,不再僅僅是一部校園劇。

「十七歲的我,還在怪媽媽為什麼不告訴我外公去世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失去的是外公,而我媽失去的,是她的爸爸。」——郝回歸

現實並不像劉大志認為的那樣糟糕。(圖片來源/微博電視劇我在未來等你

本劇不同於其他穿越青春的影視劇在於它改變的不是歷史,而是主角看待每件事的心態以及面對它們的方式。劇中郝回歸曾試圖改變當年所發生的事件,有些細節也因此而有所改變,但重要的事情卻仍會重演。這樣無法改變歷史事件的背景設定,不僅避免了劇情脫離現實導致與觀眾的真實感受脫節,更傳達了「歷史沒有變數,卻可以有不同看法」的概念。不再試著強行改寫歷史後,郝回歸以更客觀的旁觀者視野重新經歷每一件事,並在與其他人的對話中,將事情了解地更全面。
 

不是緬懷過去 而是創造未來

故事的最後,郝回歸回到了2018年。他沒有改變劉大志十七歲發生的種種,但重新經歷了這段過往、明白了許多當年不理解的道理後,他能夠調整自己的想法與性格,並更勇敢地去面對現在與未來的一切。

許多人總會想像著如果能夠回到過去,就能讓自己後悔的事情有所不同,這部劇卻展現了截然不同的一面。原著作者劉同在書中寫道「那些年的遺憾,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沒做什麼。」過去並不完美,而人們能做的便是珍惜每個當下,勇敢地活成更好的自己。《我在未來等你》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對青春的緬懷,更是以郝回歸的視角去直面「成長」這項課題,就像本劇的人生主題曲〈嘿,你還好嗎〉中的歌詞「每段經歷被你譜成了和弦,組成詩篇,會被看見。」劉大志的種種造就了郝回歸,而郝回歸只能在接納這一切後,用當下的改變去打造未來的自己。

「我的十七歲,也像你一樣:閃著淚光,也帶著微笑。」——郝回歸

關鍵字:青春、校園、成長、穿越、IP改編

縮圖來源:我在未來等你微博官方帳號

記者 張蓉菁
小仙女是不會生氣的:)
編輯 陳天心
我終於寫完了......          
記者 張蓉菁
編輯 陳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