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製愛馬仕 純素皮革知多少
蘑菇製愛馬仕 純素皮革知多少
記者 鄭惠心 報導 2021/04/11
法國奢侈品牌愛馬仕(Hermès)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ycoWorks於今年3月攜手推出新皮革材質Sylvania,歷經了三年的合作研發,以蘑菇菌絲作為其原物料,再經過法國製革廠的鞣製、調整與加工,成功打造出全新的植物性皮革,愛馬仕宣布未來會將此種材質廣泛應用於旗下皮革產品,預計今年之內以蘑菇皮製成的包款就會上市開賣。

以蘑菇菌絲製成的皮包,MycoWorks表示其延展度、耐磨度、染色牢度都符合所有皮革的標準測試。(圖片來源/MycoWorks)
純素時尚當道 植物性皮革興起
不僅是精品業者,全球時尚圈吹起了一股純素風潮,服飾產業相繼推出純素產品。除了愛馬仕,快時尚品牌H&M去年也曾推出以鳳梨葉、葡萄皮製成的皮衣與皮鞋,古馳(Gucci)、聖羅蘭(YSL)的母公司開雲集團,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的奢侈品公司,宣佈擴大對植物性皮革的開發投入,加快推出相關產品的速度,顯示了植物性皮革在時尚產業中極具發展潛力。
論起全世界最貴的皮包,多數人首先浮現腦海的就是愛馬仕的柏金包。柏金包的價格之所以昂貴,在於背後所承載的品牌歷史與百年傳承的工匠技藝,所使用的材質更需經過精挑細選,不同等級的材質例如羔羊皮、小牛皮,都足以讓柏金包的價格再度翻倍。材質的選用至關重要,往往也是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該產品的關鍵因素之一,究竟是什麼樣的理由,讓愛馬仕決定做出創舉,選用蘑菇來製作包包?
動物友善的皮革讓時尚不再殘忍
過去精品業、服裝業背後的大量浪費與剝削可說是不容忽視,每一件真皮的產品,都代表了一個動物生命的犧牲。動保意識的抬頭,讓越來越多人開始提倡動物友善(animal-friendy)的精神,因此許多品牌紛紛開始研發真皮的替代品,近幾年開始流行的純素皮革(vegan leather),是指在製造過程中,完全不使用任何的動物性成分、不採用任何的動物實驗,真正實踐零殘忍(cruelty-free)的動物友善。
那麼純素皮革究竟是用什麼材質製造出來的?主要可以分為天然原料、回收材料與合成皮革(faux leather),天然原料包括了鳳梨葉、香蕉皮、葡萄皮、仙人掌、蘑菇等植物纖維。回收材料則為廢棄的寶特瓶、橡膠、硬紙板等等,作為二次再利用。然而,其中最具爭議的是使用塑膠原料製成的合成皮革,即使落實了動物友善,對於環境卻不一定百分百無害,動物倫理與環境倫理相互抵觸。

H&M利用釀酒廢棄的葡萄皮製作鞋子,生產過程除了不使用化學溶劑,也不會用到任何重金屬或其他有害物質。(圖片來源/H&M)
合成皮革泛指任何與真皮外觀、觸感相似之人工材質,亦可稱為「人造皮革」(artificial leather)。傳統上常見的合成皮革以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等塑膠材質作為原料,經過塗層、壓紋、印刷上色等工業處理後便能仿製出近似真皮的材質。由於使用了大量無法被自然分解的塑膠,因此對於環境永續發展而言是相當不利的。
皮革製品被廣泛應用於生活之中,從衣鞋服飾、家具至汽車座椅,就涵蓋了衣、住、行三個面向,所創造的經濟產值不容小覷,然而真皮產品不僅以動物毛皮作為原料,傳統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物質更會對環境造成有毒污然。相較之下,純素皮革控制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步驟,達到完全無毒,並且減少廢水廢料的排放。而以植物纖維製作而成的有機純素皮革,回收後更能作為土壤肥料,被大自然吸收分解。

以仙人掌製成的植物性環保皮革,質感與動物皮革無異,更能被生物分解,與自然和平共處。(圖片來源/Instagram)
動保意識抬頭 消費者態度轉變
今年一月在期刊《Sustainability》上發表的研究中,透過反思純素風潮這個社會現象,比較了過去和現在的消費者對人造皮草和皮革的認識與態度。以「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零殘忍(cruelty free)、假皮草(fake fur)、純素皮草(vegan fur)、假皮革(fake leather)、純素皮革(vegan leather)、生態(eco)、環境(environment)」等作為研究關鍵字,利用Google關鍵字搜索和大數據分析,觀察消費者從2008年至2019年間,於社群平台發布的貼文中相關字詞出現的頻率,以了解全球消費者對於動物、環境、純素材質間的興趣關係。
此研究調查了對於純素材質的消費者意識,結果發現隨著時代的改變,消費者已開始將動物權利、虐待動物和動物保護等觀念與皮草和皮革產品聯結起來,同時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純素材質確實是可以做為替代材料的。隨著消費者對「動物福利、零殘忍」等觀念的興趣增加,對於「假皮草、純素皮草、純素皮革」三者的興趣也隨之增加,但對於假皮革的興趣卻無上升趨勢,推測是因為假皮革被大量用於各個產業中,因此仍被認為是工業材料,而非純素材質。
純素皮革現存的困境與未來走向
依據研究結果,社會大眾對純素時尚的興趣有所增加,時尚消費者的動物倫理意識也有所提高,人們越來越偏愛環保產品,購買意願也更高。但純素時尚的最大難題在於以塑膠製成的合成皮革對於環境是有害的,但以植物製成的皮革則可被自然分解,此一問題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的困惑,購買時也會存有疑慮。為了解決此困境,具備永續意識的服飾業者必須積極改變消費者對純素材質的認識,特別是針對較具有環保意識的千禧世代,同時也應著重發展植物性皮革而非繼續使用過往的合成塑膠皮。另外,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認為純素材質與「零殘忍」的關係比「動物福利」的關係更為重要,因此,業者在行銷策略中應強調對動物的「零殘忍」。

消費者以動保與環境發展為由,購買使用純素皮革製成的包包,兼具美觀與環保。(圖片來源/鄭惠心攝)
由於道德觀念的轉變,讓消費者逐漸意識到時尚產業中的環境與社會問題,純素時尚的理念引起廣泛的關注,大眾對於此類材質的興趣也逐漸上升,純素皮革被認為是可替代的選擇。市場會隨著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好惡而有所變動,時尚產業順應純素風潮做出改變,為人類社會提供更加友善、永續的選擇。以塑膠製成的純素皮革仍具爭議,而植物性皮革尚處於研發階段,需投入大量資金,因此價格也不平易近人,但純素皮革的核心價值為致力對動物與環境更加人道友善,減少使用動物皮革也能夠降低碳排放量。長遠來看,植物性的純素皮革或許是真正能夠實踐永續發展的選擇,也是全球皮革產業未來可能的走向。
關鍵字:動物友善、環保、零殘忍、永續發展、純素皮革、時尚
縮圖來源:Together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