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期

策展就像創造一段夢境 梁浩軒

「在策展時我不斷反覆思索,自己究竟能透過展覽帶給觀展者什麼。」本文透過專訪國內策展領域的領頭羊梁浩軒,帶領讀者一窺觀展者與策展人之間的神秘連結,遍覽梁浩軒創業的漫漫長路。

策展就像創造一段夢境 梁浩軒

記者 薛復蓉 報導  2021/04/18

近年來,國內文化創意產業愈發興盛,文青時代來臨。人們對於藝術的渴望高漲,並多投射於不同類型的展覽,「策展人」因此成為風潮下的創新職業。

2012年創立策展公司,2015年以「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締造五萬人次觀展數,並成為全台第一個由國內輸往國外的自製展。迄今,其公司已打造出上百場出色的展覽,成功累積千萬觀展次數。他就是本文的主角——「INCEPTION啟藝」的執行長暨創辦人,梁浩軒。
 

創業是一點一滴的水到渠成

從在音響公司搬道具,到公關公司負責企劃發想,一路到品牌執行長,梁浩軒在初出社會之時就決心要創業,並且勇敢實踐、無所畏懼。在求職過程中,他不斷地找尋自我,試圖摸索出未來的輪廓,一開始的他從未想過將來會成為一位策展人,甚至不知道有策展人這個行業,但他始終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專業、才華「do something」。後來國內開始出現策展產業,恰巧完美融合了梁浩軒所擁有的技能與興趣,於是他抓緊先機,精準且毅然決然地投入這一行,「INCEPTION啟藝」也由此誕生。

策展公司「INCEPTION啟藝」的執行長暨創辦人梁浩軒。(圖片來源/梁浩軒提供)

「我在做每個工作時發現自己除了可以勝任之外,好像可以為這個工作創造更多價值,但這個價值不一定會在當下的工作中實現,可能需要跳到下一個階段去完成。」梁浩軒說道。即使是看似毫不起眼的搬道具工作,對他來說都是在為未來的創業做準備。梁浩軒人生中的每段工作經歷就如同一個加法算式,一點一滴地累積到現在,終將實踐了理想。

「雖然不知道會到達哪裡,但我知道前方有路,且必須前往。」——梁浩軒

然而梁浩軒亦坦言,低潮與挫折是一直存在的,但他更傾向將其比擬為某種「不確定感」,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感讓他知道自己必須有所突破。即使跳脫舒適圈必定是痛苦的,但卻也是成長邁進的必經路程,他表示「我的人生每個當下都在突破,包括現在。」

因此比起將創業視為一個偶然,更可以說創業是梁浩軒人生的必然。當還是一位社會新鮮人時,他即認知到自己似乎有一種天賦、使命去改變這個世界的某一部份,「當你相信那件事、相信自己有那個特質,在之後也許滿是荊棘的路上,堅定的信念都會帶領自己度過難關。」
 

藝術創作之途 啟動扉頁

2012年,年僅29歲的梁浩軒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策展公司「INCEPTION啟藝」,取名想法來自於經典科幻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他表示「INCEPTION是啟動的意思,而『藝』是指藝術,就像我們在啟動、重組藝術一樣。」關於策展這件事,如同《全面啟動》的劇情,梁浩軒將其形容為像在「創造夢境」。從選定一個空間做為展間開始,策展人在此打造一個全新、超乎現實的世界,甚至是另一個宇宙的思維模式,然而最後走出展間時我們仍舊會被拉回現實,展覽也終將結束,回歸原點,整個過程猶如大夢一場。

公司成立迄今歷時八年,「INCEPTION啟藝」已成功打造上百場出色的展覽,包括了「單位展」、「BIGBANG|The Exhibition A to Z in Taipei 十週年特展」、「#DINOLAB恐龍實驗室」、「中華職棒30週年特展——無人出局」、「玩具解剖展JASON FREENY ASIA」、「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等等。對於梁浩軒來說,每場展覽都是自己的嘔心瀝血之作,就像是自己的小孩一樣,無法割捨,亦無法選出最喜愛的。

然而說到「INCEPTION啟藝」,就不能不提到使其名聲大噪的成名之作,並且同時亦為梁浩軒的處女作——「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在採訪當天說到披頭四展時,不難看見梁浩軒對於它的深刻情感,「當初決定要做這個作品時,其實自己也感受到很多不安、不確定。」他回憶道,因為是最初的起點,格外重要,必須呈現最好的樣子,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困難度較高的自辦性展覽,而非當時在國內佔多數的授權展。

「現在回頭看,覺得當時的勇氣比現在還大,而那時的勇氣也是正確的。」梁浩軒耗時兩年時間親手打造的「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最終在台北受到廣大迴響,締造了上萬觀展次數,並且受邀至上海拉法耶藝術設計中心展出,成為全台第一個由國內輸往國外的自製展。梁浩軒證明了自己能力的同時,亦在台灣藝術文創領域寫下驕傲光輝的一頁。

「INCEPTION啟藝」與五月天瑪莎、樂評人馬世芳等人於2015年初攜手推出第一檔自製展「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佳評如潮。(圖片來源/INCEPTION啟藝

不變的信念是為品質把關

「我們能夠不斷產出很好的內容品質是成功的最大關鍵。」——梁浩軒

「Focus on quality」一直是「INCEPTION啟藝」最重視的信念與成功關鍵。這裡所指的「 quality」包括了內容、產品、體驗,每個展覽細節的品質都要做到最好。對於梁浩軒來說,做策展這件事不管是選用哪一種方式呈現,成與敗的關鍵終將回歸到本質優劣,如果內容不好,就算用再炫砲的方式也無法成功。他表示「就像我們以前從黑膠聽音樂,後來經過卡帶、CD,到現在串流聽音樂,載體改變了,但惟有音樂的本質不變,音樂好不好聽仍是最重要的,而展覽的道理亦是如此。」
 

觀展是一個旅程、一段記憶

「有一個人從家裡出門,準備來看我的展覽,回家後再反思這個展覽帶給了他什麼體驗、啟發。這一連串的旅程與路徑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某種儀式感。」梁浩軒說道,排除掉學術與知識的學習之外,展覽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創造回憶」。無論是跟家人、伴侶或朋友去看展覽,都是在創造與他們之間共同的記憶與連結,就如同梁浩軒童年記憶中與阿嬤一同觀賞的恐龍展,也正是在未來啟發他做恐龍展的動機。因此對他來說,身為策展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創造出可以讓觀展者產生回憶的亮點與設計,例如充滿美學的展場,能讓觀展者以自己的方式留念。

以前觀眾在看完表演後會拍手鼓掌,為當下的美好體驗讚嘆,然而在展覽中,觀展者拍照卻是想要永久地帶走這個瞬間,並且希望這個當下可以在他生命中留下一個記憶點。「觀展者會不會在展覽中拿起手機拍照,紀錄這個他喜歡或感動的時刻,是我非常重視的,這就是展覽的使命。」梁浩軒說道。因此在每一場「INCEPTION啟藝」所策劃的展覽中,走進展間就有如步上一段旅程般,每個作品與環節都是值得觀展者去細細體驗、品味的,相信如此便不難感受到其中所獨有的溫度與感動。

「INCEPTION啟藝」在今年(2021)4月初與世界級知名美術館 21_21 DESIGN SIGHT合作推出的「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 之展出作品。(圖片來源/薛復蓉攝)

關鍵字:策展人、展覽、藝文產業、INCEPTION啟藝

縮圖來源:Medium

記者 薛復蓉
戴著失焦的眼鏡,書寫心中最真實的人事物
編輯 鄭惠心
"You have to get lost before you find yourself."- John Green, Paper Towns              
記者 薛復蓉
編輯 鄭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