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怪人、我們
魅影、怪人、我們
記者 傅思瑜 文 2021/05/16
2020年末《歌劇魅影》四度登台演出,台灣為新冠肺炎後唯一如期出演的國家,而視疫情情況,之後全球可能無限期停演。2021年下旬擁有「法語世界的歌劇魅影」之稱的經典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將抵台展開首度台北、高雄雙城巡演。然而,因應國內疫情升溫三級,預計5月19日至23日於高雄衛武營歌劇院、5月28日至6月6日於台北流行音樂館的出演確定延期。
如果你錯過了去年的《歌劇魅影》,如果你正惋惜於《鐘樓怪人》的戛然停演,不必難過!本文淺論此兩部經典之歌劇展演、角色、情節,除了期許能透過文字讓讀者身歷其境地徜徉於歌劇的震撼中,更期待讀者對於魅影與怪人的理解能喚起自我的省思,在疫情的猖狂下,提醒著我們自信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爾後懷著滿滿的愛走入世界。

2020年末《歌劇魅影》四度登台演出,於11月19日起至12月6日在台北小巨蛋的展演現場。(圖片來源/傅思瑜攝)
「疫」起走入《歌劇魅影》
《歌劇魅影》描述發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法國巴黎歌劇院中,一位如鬼魅般來去無影的「音樂奇才」的愛情故事。久居於歌劇院地底,因自卑相貌醜陋而躲在面具後的魅影,製造各種混亂以左右歌劇的主角人選和劇情安排,讓眾人對他心生恐懼。深陷對克莉絲汀的愛慕後,他傾盡所能地教導並幫助她成為首席女高音。然而,在發現克莉絲汀與戲院投資人拉烏爾私定終身後,自覺被背叛的魅影由愛生恨,從過去提攜女孩的音樂天使逐漸變質為恐怖執著的魔鬼。
本次登台的國際巡演,由演員強納森羅斯矛斯(Jonathan Roxmouth)擔綱男主角魅影艾瑞克一角,而年僅20歲的卡莉安沃爾希(Kaley Ann Voorhees)為史上最年輕的女主角克莉絲汀。在VOGUE雜誌的獨家專訪中,服裝總監雪倫威廉姆斯(Sharon Williams)說:「光是服裝就有三百多套,配件也有二百多件。」;舞台總監桑迪貝卡瓦奇(Sandie Bekavac)表示最大挑戰是將劇場改成適合在小巨蛋呈現的規格,因此全新製作許多道具,包含水晶吊燈,雖然重量從一噸減輕為四百公斤,但亮度更明亮,將原汁原味地呈現水晶吊燈落下的驚心動魄給觀眾。

備受矚目的水晶吊燈揭開故事序幕。(圖片來源/Pinterest)
面具之下
舞台以1911年的拍賣會揭開故事,一隻機械猴子的音樂盒叮噹作響下,炫麗閃光散射的水晶燈緩緩升起,管弦樂壯闊的現場演奏帶領觀眾回到1882年鼎盛輝煌的巴黎歌劇院。劇組的換場特效和演員們婉轉歌聲融入的情境感,讓觀眾無不跟著魅影腳步陷入歌劇的魔幻中,或被引領攀上歌劇院的屋頂,或滑入地底湖的黑暗國度。
魅影之所以被接受、被同情、被喜愛,永遠被視為主角而不是反派,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最黑暗、最扭曲、最狂暴的鬼魂吧!誰不曾經歷自我否定、在自卑泥淖中怨懟世界的冷酷?誰不曾瘋狂笨拙地愛著一個人,卻沒有勇氣摘下面具,露出最千瘡百孔卻真實的自己?我們都不完美,都經歷過魅影的自卑、迷戀與心碎,或許是在魅影身上看見我們與他的幾分相像,因此他以愛為名的所有罪行,就這樣被台下感性的觀眾們默許了、同情了、原諒了。我們看見了魅影面具後的才華與溫柔,那看見自己面具後的價值了嗎?
最後克莉絲汀的一吻,魅影或許從中體悟他得到的不是他想要的,也或許是其中報償感激的諒解讓他的不甘得到解脫,所有的執著因為那一吻的醒悟而釋然,他放走克莉絲汀和拉烏爾並留下面具後獨自離開。當我們不捨魅影離去的恍惚間,別遺漏了他在真心祝福對方下「留下面具」的蛻變!看見面具後自我的與眾不同後,我們是否能與魅影一同摘下假面、以不完美但最真實的自己面對世界?

“Masquerade! Paper faces on parade!”(化妝舞會!遮蔽的面孔成群結隊!)(圖片來源/Pinterest)
離開《魅影》 遁入《鐘樓》
擁「法語世界的歌劇魅影」美譽的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改編自法國文豪雨果的作品。背景設在十五世紀末的巴黎聖母院,講述貌美的吉普賽女郎艾斯梅拉達,與副主教弗侯洛、詩人葛林果利、侍衛隊長菲比斯和鐘樓怪人加西莫多四個男人之間的愛恨交織。

《鐘樓怪人》講述天生外貌醜陋、獨自生活在鐘樓上的敲鐘人加西莫多的故事。(圖片來源/傅思瑜重製)資料來源:IMDb
表面上,雨果結合「外表醜陋」與「心靈良善」兩個元素於加西莫多一角,企圖傳遞「唯有真正拋開表象給予我們的感受,我們才有機會發掘一個人心中所存的美好」,讓我們思考善、惡、美、醜概念下更深層的意義。然而,我們從劇中的對立衝突中,看見各個角色因為「愛情」而彰顯人性醜惡:擁崇高信仰的弗侯洛對艾斯梅拉達的癡狂迷戀、菲比斯在未婚妻與新歡之間的花心不忠,人們都以自私的方式成就愛情,唯一退讓的加西莫多,讓步也非出於無私地成全,而是源自對外貌的自卑。或許,雨果透過加西莫多一角,更想揭櫫的是:美麗的事物能點燃內心追求卓越的火苗,激勵我們變得更好。
雖然艾斯梅拉達始終沒有愛上加西莫多,但這並非只是一場痛苦的單戀,因為加西莫多從過去被解放出來。追求真愛的過程中,他的生活開始有了「自我」和「主見」,不再事事奉弗侯洛為圭臬,對加西莫多而言,這才是他人生的開始吧!他開始學習如何去愛人、去生活,也得到了很多東西。而艾斯梅拉達對於加西莫多來說,即是一種促使他產生不同以往的想法、突破並實踐自我的動力。
加西莫多之所以帶給我們深刻與感動,除了對其先天缺陷和遭遇的同情,更因為從他身上,能看見我們期待的自己。我們都希望:生活中那個透過美的事物而發現自身不美好的自己,不被自怨自艾侷限,而能懷著希望、勇敢透過改變更成長。

加西莫多抱著被義父弗侯洛汙衊而被處決的艾斯梅拉達屍體傷心欲絕。(圖片來源/udn售票網臉書)
告別《怪人》 走向人群
當魅影艾瑞克以他輕柔顫抖的嗓音唱著〈Music of the Night〉,娓娓道出其孤苦身世,我們忘記他之後在〈All I ask of you〉的聲嘶力竭中,宣告著過去的音樂天使墮落至要脅克莉絲汀的卑鄙模樣;當怪人加西莫多畏卻但堅定地唱著〈L'Enfant trouve〉,我們的心和他一起糾結在主教提攜之恩和對其自私作為的不認同之間。頃刻,他們外在的醜陋煙消雲散,留下的是自由的靈魂帶著我們去真善美的依歸。
透過歌劇,我們發現自己和魅影與怪人的相像,一樣都不完美、一樣膽小自卑中帶點狂妄的憤世嫉俗、一樣會用不當的方法詮釋了滿腔對世界的愛與期待,但美麗的事物像是藝術、歌聲、才華、美貌......等能夠讓人倒頭來看見自己的不美好,也能夠激起人的慾望,帶給人一些希望和改變。我們不需要匿於歌劇或遁入鐘樓,因為散場後的我們目的不再只是晚餐或回家,而是卸下面具、走向世界,用新的自己──那個懷抱愛與善良的我們走向人群。

期待一樣不完美的我們,都能和加西莫多一樣,在生活打滾跌宕中終將收穫自信與勇敢。(圖片來源/傅思瑜重製)資料來源:IMDb
關鍵字:疫情、《歌劇魅影》、《鐘樓怪人》、美醜、良善
縮圖來源:Broadway Direct、聯合數位文創(圖片來源/傅思瑜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