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期

台灣之光?台灣沾光?

能在國際上享有名氣,又是台灣出生,或是身上有任何一點有關台灣的人,就是可稱作台灣之光。最近台灣的上空又多了一顆閃亮的星星,是設計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典禮上穿著的那一襲白色禮服──台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為了參加哥哥的婚禮,特地返台的吳季剛,馬上成為台灣媒體的新寵兒,從新聞專題到談話性節目無處沒有吳季剛的身影。不斷播送吳季剛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和在國外努力求學的經驗,好似他的成功真的是「台灣」的驕傲。

台灣之光?台灣沾光?

記者 林書羽 文  2010/10/24

(圖片來源/中央社台灣之光網頁)

 

在國際上享有名氣,是台灣出生,或是身上有任何一點是有關台灣的人,就被媒體塑造成台灣之光。最近台灣的上空又多一顆閃亮的星星,是設計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典禮上所穿的那一襲白色禮服——台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為了參加哥哥的婚禮,特地返台的吳季剛,馬上成為台灣媒體的新寵兒,從新聞專題到談話性節目,無處沒有吳季剛的身影。不斷播送吳季剛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和在國外努力求學的經驗,好似他的成功真的是「台灣」的驕傲。


十年窗無人問 

回顧吳季剛的生平,一路求學、工作到創業,都不見「台灣」的身影何在。吳季剛的媽媽陳美雲很早就認清一個事實,台灣的環境是不能接受吳季剛這個「特別」的孩子,所以,在吳季剛九歲的時候就移民加拿大,從此沒再回國,接受台灣的任何教育。在他口中的故鄉,只不過是住了九年的台灣,對現在快三十歲的他來說,台灣之光的頭銜是不是有點太過牽強?也可以想見一個天生愛玩洋娃娃的小男孩,如果生長在台灣保守的環境下,吳季剛是不可能成為今日在國際上發光的吳季剛。

 

有更多的例子來自運動界,畢竟培養一個體育選手,政府所需要的建立的環境和投入的資金和心力是高出很多的。而在台灣剛好相反的,運動選手並不受到重視。不少棒球選手的出身都是艱辛、刻苦,像當年紅葉少棒打輪胎練習一樣,訓練素質差。回頭看看幾年前的王建民,剛進入美國職棒洋基隊的時候,全台人民瘋迷的程度,連不懂棒球的人也跟著看起棒球比賽來了,就只因為王建民是台灣之光。好似王建民生來就是如此厲害,成名前十年多來怎麼過的都不重要,只要他是生在台灣這個島上,是個台灣人就行。王建民背上這個光環除了榮耀之外,同時還背上全台灣人民對名譽的期望,然而一旦失敗了,台灣之光就會如同殞落的星星般,許完願後也就消失在台灣的天空和台灣人們的心中。

 

台灣之光王建民站上美國大聯盟的英姿(圖片來源/google)

 

Made in Taiwan?

就因為台灣之光的淘汰速率跟流星落下的速度是一樣的,新一代的台灣之光更懂得抓緊發光的機會表達心聲。2004年,年僅十九歲的曾雅妮,在美國業餘球場公開賽裡一揮成名,對「台灣之光」這個名稱有更多的想法,認為不應只侷限於個人,整個國家的支持與發展,能讓台灣在國際上的名聲更上一層樓。2010年,盧彥勳進溫布頓網球前八強,為台灣網壇創造奇蹟。一下飛機就急著表達台灣不重視運動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運動補助,支持選手繼續努力下去。對於台灣之光的反駁言論,政府的回應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正視問題,是台灣運動員相繼出走的原因。

 

有不少網友認為台灣之光的存在是因為台灣人自尊心低落的緣故,台灣之光已經變相成為在台灣生、國外培養、國外成功,再紅回台灣,這個模式下的產物。台灣之光產自國外已經不合道理,審視的角度是由外國人來鑑定台灣之光的資格,實在是件畸形的事。網友SpinalCord就在他的部落格上表示,台灣人崇洋媚外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是周美青先穿上吳季剛設計的禮服,台灣人是不會對他如此認可的。而「台灣之光」的存在,除了台灣需要他人認可之外,更多的存在因素是具有自我安慰的效果。一個個成功的案例,訴說著台灣還不算太差,台灣還有希望。這些象徵的確值得台灣人一同驕傲,可是卻忽略了最大的盲點——由誰培養的問題。

 

正視人才外流問題 

台灣這個小島無法把人才留住,只是單方面的希望名聲回流就能得到滿足。人説養父母之恩遠大於生父母之恩,生母惡意拋棄離開,卻在個人成功多年後突然現身,大喊「是我生了你」。這樣的劇情天天在台灣上演,每個台灣之光都如同被拋棄的孩子,突然之間被撿回來又疼又愛。到底是誰培育台灣之光,遠比出生落地的地點來的重要許多。除此之外,成功往往是個人的努力和堅持,硬把台灣之光」的名號帶在別人頭上,再大肆宣揚出生地來自台灣,這樣的行為如同竊賊,一句話就將個人成就:瓜分過來;又好似趨炎附勢的鄉愿,見到名利就依附過來。

 

只要你是台灣人就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能只是消費台灣之光,要自己創造真的台灣之光。在台灣一定還有不少人準備發光,不要再讓台灣之光變成口頭上的榮耀,要讓每個台灣人都真心感謝自己的出生地。因為台灣之光的榮耀是每個在這寶島上成長的人都想扛的招牌,但是要如何留住人才,讓已經離開台灣的人才,能大聲地自己說出「我是台灣之光」,而不只是大家隔著大海喊得開心説:那是台灣之光!回頭看台灣島上卻是一個人也沒有,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記者 林書羽
頭髮是紫色偏藍 臉頰是墨綠色 胸前是橙中帶黃 那我呢 我的內心是什麼顏色 是 洗筆水的髒水色
記者 林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