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期

《大囍事》 電影與現實交錯 

《大囍事》 電影與現實交錯 

《大囍事》 電影與現實交錯 

記者 鄭秀芳 文  2009/04/05

新傳媒金童玉女李銘順和范文芳在現實生活中已拍拖多年,也已計劃在今年攜手步上紅地毯。兩人在2009年新加坡國產片《大囍事》中飾演一對假情侶,宛如提早為他們辦了一場喜宴。而他們在《大囍事》裡就像電影與現實交錯,同時曝露了現在新傳媒的現象。

《大囍事》宣傳海報。 圖/網路來源

李銘順與范文芳在《神雕俠侶》中結情緣,這部電影是他們首次攜手合作上大銀幕。兩人在電影中打鬧、搞笑演出,激盪出愛與演技的火花,使這部《大囍事》備受矚目。除了這對金童玉女外,台灣的黑人陳建洲、香港資深藝人劉雅麗也參與演出了本片。《大囍事》這部電影可說是結合了不同國家的藝人與才子,例如新加坡933廣播員之喜劇高手周崇慶和從事舞台劇幕後的沈僅仁也被邀請參與劇本創作,然後再由拍恐怖片居多的導演呂翼某(Ekachai Uekrongtham)執導,形成一個非常清新的組合。

明星作秀  媒體助陣

所謂戲中有戲,《大囍事》在敘述男主角方子傑(李銘順飾)在頒獎禮《金星獎》上奪了「最佳男主角」獎後在台上向謝文琪(范文芳飾)求婚,文琪被子傑的真誠感動而欣然接受,拉開了整個劇情的序幕。雖然對外界來說,子傑和文琪的愛情生活是羨煞旁人的,但隱藏在背後的真相卻令人咋舌,因這段浪漫愛情其實是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詭計。而且這個婚姻只不過是兩人的經紀人May(劉雅麗飾)和Tom(陳建洲飾)為了這兩人的事業和利益而想出來的計劃。

其實子傑與文琪所為的「愛情」都是為了要提升知名度和賺取更多代言機會而營造的,在現實生活中,子傑和文琪是勢不兩立的。這個謊言對他們兩人來說,沒有任何損失,況且還為他們帶來了非常優渥的利益,所以他們也簽署了婚前協議書來保障自己的利益。所謂謊言終究是包藏不了的,在兩人以為密謀的事可順利進行時,一個突發事件揭露了真相,讓一些媒體和影迷開始質疑兩人的感情。但戲還是得演下去,他們因此面臨了抉擇狀態。但無論抉擇是甚麼,他們欺騙了眾人這點是無法抹滅的。

在他們的愛情受到質疑時,作為媒體的一定是在旁追查、窺視這對情侶的一舉一動。子傑和文琪為了要消除眾人的質疑,不斷尋找方法掩飾,甚至不惜捏造親昵舉止暴露在媒體鏡頭前。這部分同時對照了現實生活中,娛樂圈真真假假的新聞。有時藝人為了宣傳某部戲劇,就必須製造話題讓人們注意。但事實上,這都是一種宣傳手法,媒體與藝人變成一種互相利用的關係,而有些觀眾把這種現象看作是純粹的休閒娛樂,不加以相信。但是這種現象往往只發生在媒體產業蓬勃的地方,以現在新馬的新傳媒來看是非常罕見的。

卡司多元  劇情單調

然而一部影片除了有卡司外,也必須符合大眾的口味。《大囍事》雖然劇情單調,但卻抓住了觀眾喜歡看八卦新聞、偷窺的心態,所以讓一對實際上在熱戀的情侶拋開偶像包袱、在影片中打打鬧鬧,如扯頭髮、摳鼻孔、捏屁股等犧牲形象的搞笑舉止,一一成現在大銀幕中。對於導演來說,可省去了讓演員培養感情的時間,男女雙方也無須尷尬或扭扭捏捏。另一方面,作為兩人助理的May和Tom就只會不斷地擠眉弄眼,而披露這對情侶謊言內幕的關鍵人物,也只露幾個兇狠卻很快被遺忘的眼神,成爲一個模糊不堪的影子。在這樣的劇情設定下,整部電影的時間都停留在子傑和文琪這對情侶身上,滿足了觀眾的偷窺慾。      

除此之外,《大囍事》這部電影是以娛樂界和明星的世界為背景,讓觀眾更了解藝人在鎂光燈下,工作與私生活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可是喜劇的結局往往都是皆大歡喜,觀眾永遠都可預測到結局。加上《大囍事》已開宗明義,是以明星、緋聞和娛樂圈作為主軸的喜劇,所以整部影片變得毫無新鮮感和原創性可言。而且《大囍事》純粹以方子傑和謝文琪的婚禮為噱頭,僅有娛樂性,整個故事軸線只有一個,顯得過於單調、平平無奇。但是如果和另一部新加坡喜劇《幸福萬歲》相比,《大囍事》的拍攝手法卻變得略勝一籌。因為《幸福萬歲》的導演梁智強與新晉導演合作,兩人拍攝手法有些出入,導致一些鏡頭支離破碎,配樂與劇情有些不合配,影響了電影的完整性。而《大囍事》拍攝手法較為安全,它除了邀請新馬港台的藝人參與演出外,甚至還融入了馬來西亞文化,因此為這部電影加了不少分。

一部電影除了打動觀眾的心外,也應該從劇中帶出話題或深刻印象,讓觀眾有回味之意,而《大囍事》就做到了這點。影片中有一幕男女主角去參觀畫廊,文琪坐在一大片中國書法的地上,整個畫面不需任何語言,就足以震撼了整個大銀幕,牢牢進入觀眾的腦海裡。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沒有很強烈地直入性行銷,觀眾看了也不會反感,而是變成一種嚮往。《大囍事》全片最大賣點是這對金童玉女的戀情,而觀眾要看的就是他們在電影與現實中交錯、虛虛實實的感覺。這時劇情的橋段鮮不鮮明,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大囍事》的預告片
 

記者 鄭秀芳
我是秀芳。 我是一個不善於說話的人,總是愛聆聽。 如有不感興趣的東西,總不會浪費時間在那件事當中,甚至不想多看一眼。 不過如有需要協助,一定完成到底。 有時有點冷淡,大概和生活環境有關吧! 一個人在外頭,沒親人在身邊,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決定和處理。 另外,我是一個不喜歡出去玩的人,因為在台灣那麼多年漸漸地失去玩的心。 加上我是一個習慣把全部事情都做完才能安心去玩的人。 現在最大目標是,順利將電子報修過,好讓我安心的去考TOPIK。 向我的夢想前進~~
記者 鄭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