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生有幸 何等有幸
七生有幸 何等有幸
記者 陳碩峰 文 2009/04/19
圖為電影《七生有幸》海報。 (照片來源:官方網站)
威爾史密斯繼《當幸福來敲門》後的最新溫馨鉅作《七生有幸》。在全台上映之後,各方網友評價不一,但多數人皆給予好評。
再續前緣 拯救人命
《七生有幸》的導演就是拍攝《當幸福來敲門》的導演,蓋布瑞穆契諾,上次與威爾史密斯所合作的《當幸福來敲門》獲得極大的讚賞,同時也為威爾史密斯獲得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門票,因而這次威爾史密斯依然希望與蓋布瑞穆契諾合作。這次他與威爾史密斯再次合作拍攝類似的感人題材,也讓威爾史密斯的精湛演技在大螢幕上讓全球影迷觀賞。
"In 7 days God created the world, in 7 seconds I shattered mine."開頭的一句話:「上帝用了七天的時間創造世界,而七秒內,我毀了我的。」為何要這樣做?一個疑問就這樣揭開了序幕。
當你奪走七條人命,但你卻依然活著,你會選擇做什麼付出以消除你的罪惡感?威爾史密斯在片中飾演一名社會菁英Tim,他是名校畢業,擁有海邊別墅、名車、嬌妻。由於一次邊開車邊使用行動電話,發生了連環交通事故,導致七條人命的喪生,其中也包括他的愛妻。在此之後,他活在一個懊悔、悲傷的世界裡,同時間也一直想做出一番事情以抵去他心中的懊悔。因此他利用弟弟任職於美國稅務局的身分,去調查一些他認為需要幫助的人。經過連續的調查,私下跟蹤考核他們的生活,調查所有細節之後,他終於確定了七位需要幫助的人。
這七個人,有人因家暴而需要新的生活環境,有人因肺癌需要換肺,有人需要肝、心、眼、脊髓、腎,而多數的器官必須在他往生後才能捐贈,因此他擬定了一個計畫。在片中後段,他愛上了一位患有心臟疾病,隨時可能離開人世的女人,而此舉也打亂了原有的構想。但多年的傷痛讓他仍然將計畫放在第一位,為了執行他的計劃,他不得不狠下心來,離開他最深愛的女人,獨自完成最後的計畫,自殺後捐贈器官,也讓六位受贈者能快樂地繼續生活。
環環相扣 引人入勝
該片的開始與結束,事實上是一樣的,但由於中間的片段尚未出現,會讓觀眾不懂導演用意為何,但也更有興趣看下去。而在繼續看下去的過程裡,不斷地出現伏筆以及許多的暗示,但這些伏筆及暗示卻又隱藏得很好,讓觀眾無法馬上猜測到它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從電影的片名《Seven pounds》,很多人一定會很好奇什麼意思?為何與七磅肉有關?而這個名稱是出自於從莎士比亞的劇作裡面《威尼斯商人》的劇情,商人Antonio為了要出海而向放高利貸的商人Shylock借款,同時定下契約,若在指定時間內無法還錢,Antonio必須割下身上的一磅肉。而片名的七,則代表的是七個要還的債,因此取名為《Seven pounds》。光是不知所云的片名就足以讓觀眾抱著好奇的心態去看。
片頭的Tim,流著淚打電話報警,告知有人要自殺,而自殺的人就是自己,這一串令人摸不著頭緒的開頭,令觀眾陷入疑惑裡,直到最後才知道其原因。片中的水母,在第一次出現時,似乎只是解釋Tim為何要養水母,直到最後才知道養水母的目的是為了計畫的一部分。片中的所有劇情都有相當的關連性,但導演的分鏡卻又把所有的關連拆開,讓觀眾在觀賞時慢慢地摸索,直到最後結局時才恍然大悟所有的安排與Tim的計畫都是密不可分的。
但該片裡也有許多讓人百思不解的地方,例如水母能致人於死是因為牠的毒性強,既然毒素強到能致人於死,那死者體內不是也會殘留毒素嗎?那要如何捐贈呢?為何贖罪的方式必須要讓自己犧牲?贖罪的方式那麼多種,以他的事業之大,必能有更多更好的做為,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但為何要讓自己選擇走上不歸路?
圖為電影《七生有幸》海報。 ( 照片來源:官方網站)
Tim的哀傷神色貫穿了整部影片,即使在外他笑臉迎人,但當畫面轉回到他的私人住處時,場景從事故發生前他在近海游泳,依稀看到愛妻的模樣,瞬間換回他坐在暗礁上看著遠方,流露出思念的神情,他哀傷的神情讓所有人都為之動情。而全片是屬於緩慢的節奏,與《當幸福來敲門》相較之下,又更為緩慢,配合背景音樂以及演員的神情,更能使Tim在片裡流露出懊悔的心情。即使畫面亮度不會讓人感到憂鬱陰暗,但靠著過去與現在兩個時間快速轉場的部分,卻可以感受得到Tim內心有兩個世界,回憶著過去,又必須專注在眼前的計畫。在這樣的生活中,Tim的精神不斷地受到摧殘。
一個人因為自己的過失,導致他人無法獲得與生俱來的權利,甚至喪失了唯一的性命。能勇敢地認錯外,還能將自己的所有付出以讓更多人獲得新生,這樣的精神是值得讚許的。在現實中,人都會犯錯,但我們要能認錯,並且做出一番行動來贖罪。即使我們的能力有限,但贖罪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是看我們自己如何計畫並加以實行。珍惜我們所有,行有餘力時,還要記得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畢竟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曾傷害到了多少人。
![]() |
記者 陳碩峰
我 只是一個平凡的男生 喜歡打球 看電影 聽音樂 打電動 對於報導 盼望著能用自己的雙手 在鍵盤上敲出不平凡的文章 希望在這看似平淡的社會裡 創造一個新的烏托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