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犬」、「草食」又怎樣
年過三十,沒有結婚的女性就是「敗犬」?喜歡花時間金錢把自己打扮的整齊體面,這樣就是「草食」?社會上新崛起的族群──「敗犬女」和「草食男」,到底之間有什麼共同點?為什麼會成為大眾熱烈探討的對象?其實說來說去,一切都只是價值觀的改變!
「敗犬」、「草食」又怎樣
記者 歐人瑋 報導 2010/10/31
在以前,我們很難看到女性在職場上叱吒風雲,但現在卻有許多女性主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大男人不修邊幅的形象也漸漸轉變,市面上男性專用的保養品和化妝品為數越來越多。大眾認知中的男女形象,近年來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改變。
2009年5月底,台灣偶像劇「敗犬女王」的完結篇在台灣創下高收視率,劇中的女主角最終沒有選擇與男主角共創幸福美滿的結局,而是繼續當她成功的單身女郎;年底的一齣日本偶像劇「草食系高校武士」,男主角在被古代武士附身之前,是一個沒有目標、 整日嘻嘻哈哈的膽小男生,一反眾人認為男主角應該積極主動陽光的形象。成功卻沒結婚的「敗犬女」和溫和消極的「草食男」,已然成為了社會上新的一種族群。
敗犬女、草食男當紅 社會地位流動
「敗犬」一詞是由日本作家酒井順子在2003年出版的《敗犬的遠吠》中所提到的詞:「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只要過了30歲還是單身而且沒有子嗣,就是一隻敗犬」。「敗犬」一詞甚至在2004年得到日本流行語大賞,成為當時最流行的形容詞。日本網路作家深澤真紀,2006年在網路專欄上首次以「草食」來形容時下的日本男性,認為現在的日本男性不追求名利、也不愛女色,反到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和穿著。之後牛久保惠於2008年出版的《「食草男」正在改變日本》和其他相關書籍使得這個名詞瞬間爆紅。
看似完全沒有相關的兩種類型,事實上卻是密切相關。許多人會認為,草食男的出現影響肉食女(為了愛情積極行動的女性)的產生,但這樣的定義只有在愛情上符合。「敗犬」和「草食」真正在社會上形成的巨大流動是在「地位」。
草食男謹慎的個性使他們不僅只在私生活上呈現溫吞,對於名利的追求也顯得薄弱,絕大多數的人不再跟以前的男性一樣,反而開始排斥在工作上獲得成就。簡單來說,草食 男在人際關係和工作上都只少量的「付出」,反而開始讓自己本身懂得去「享受」。社會上的工作內容不會因為男性不想工作而有所改變,因此那些男性不去做的工作就由女性接手。

草食男外型中性,性格上也比較溫和消極。 (圖片來源/百度Render、許諾)
在網路上發表感想的聽草(化名)表示,近年來兩性平等的觀念崛起,女性跟以前不一樣,不再需要依附在男人之下,不用以結婚做為前提交往,也不用為了自己的丈夫做個「完美女性」。女性受教育程度與男性不分上下,經濟獨立已經不是個問題。既然女性在情感和經濟方面已經不需要依靠男性,自然的,女性就多了自由。
從前男性做的事情如今變成女性在做,女性做的事情變成男性在做,這個時候社會地位就顛倒了。「敗犬」女性汲汲營營的在現今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努力,而「草食」男性卻開始傾向反資本主義:消極且漫無目標。有人說,他們正在尋找一種新的價值觀,但也有人說,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種情況跟60年代英國的嬉皮文化有些類似,為了表示對現況的不滿或希望改變,他們讓自己呈現一種完全放空的姿態。
社會規範造成刻板印象 敗犬草食被貶損
雖然「敗犬」與「草食」是新一代年輕人中崛起的一種趨勢,但在目前社會的比例上還是屬於少數,因此這兩個名詞其實是含有貶意在內的。其中,屬於「敗犬」的女性在日本會受到非常苛刻的待遇。

日本對女性婚姻狀態的強硬限制,使女性做出反撲(圖片來源/atom's corner潼學會)
台灣的女性可能無法想像,在日本,只要女性年紀到了三十歲卻還沒結婚,從公司老闆到家人,所有看待這個女性的眼光都會改變,女性會被懷疑是不是有精神上或身體上有缺陷才沒有結婚,而男性也都會猜寄年過三十的女性接近他們是不是有目的性的。這些非常露骨的態度,即使想要無視也都一定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日本女性從二十歲到三十歲都在瘋狂尋求結婚機會,就算沒有適合的對象也被長輩教導一定要先結婚再離婚,因為就連離婚的女性地位都會比三十歲還未婚的女性高。
「敗犬」與「草食」的說法都是來自於日本著作,主要反映的是日本文化情形,但聽草認為,這些現象其實是全球性的,只是在不同地區所用的名詞不同。年齡較高的單身女性在中國大陸稱為剩女,香港稱為中女;美國醫生寫了一本書,用「浮萍男孩」形容美國對未來不積極、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年輕男性。
其實「敗犬」和「草食」的貶損,起因於認知受到衝擊而做出的抵抗行為。社會為男性 和女性行為態度訂下了規範,一但有人試圖挑戰規範,就會產生不協調感,此時的社會就會像白血球一樣,對標新立異的人產生排斥。

《「食草男」正在改變日本》一書,
說明了日本年輕男生是如何影響到社會型態(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積極正面享受生活 敗犬草食無對錯
女性不結婚,將重心放在事業上面,這件事情並沒有錯;男性不積極追求愛情,開始關心自身外表,這件事情也沒有錯。明明沒有錯的事情在這個社會上卻變得讓人難以接受,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既定形象。心中想著牛奶卻喝到豆漿,即使並不討厭豆漿,每個人也都會在一瞬間產生排斥。要使社會大眾去接受這個新性別現象,需要足夠的時間。
「敗犬女」和「草食男」在近十年來以一種展新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在日本,女性流行起不結婚,反而是去找牛郎尋求一夜美夢;男性的穿著打扮逐漸中性秀氣,並開始化妝,這些都是「敗犬」和「草食」在社會中所呈現出來的樣貌,而這股潮流也開始影響到台灣男女,甚至改變了家庭形式,從原本的大家庭轉變成核心家庭,或許還會漸漸變成單親家庭,原因就在於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性別認知的價值觀轉變使得他們對愛情的看法也改變。
這股由年輕人默默發起的革命,在未來十年可能會引起文化衝擊的爆炸,但在那之前,只要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面對自己人生,享受自己喜歡的生活,人人都可以成為昂首闊步的「敗犬女王」或是從容優雅的「草食型男」!
![]() |
記者 歐人瑋
啾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