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

掌握貨幣 主宰世界

《貨幣戰爭》一書上架半年多,目前全球已賣出超過一千萬冊,幾乎所有重大的戰爭發生的前因後果都與國際金融集團脫不了關係──國際銀行家們靠著鈔票的力量控制十八世紀末以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重大變故、左右各國的政治命運並影響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

掌握貨幣 主宰世界

記者 溫苔詠 文  2009/10/04

  

 


金融海嘯期間的暢銷書《貨幣戰爭》。    溫苔詠/攝

 

 
自從工業革命後,國與國之間不斷地出現戰爭,爭權奪利贏得霸權地位開始成為大國們的治國目標。不過,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中卻指出幾乎所有重大的戰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因後果都與國際金融集團脫不了關係──國際銀行家們靠著鈔票的力量控制十八世紀末以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重大變故、左右各國的政治命運並影響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

 

 

 

貨幣戰爭 利字當頭

要是這些重大變故與國際銀行家們有關,那麼向來神秘的金融領域就更值得人們探討了。特別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受國際銀行家控制為主的美元走勢不再強勢,無論國際銀行家如何用盡智囊,都抵擋不過期間金、銀價的走勢節節攀高,美元、日圓等主要貨幣相對弱勢。債務美元與貨幣之王──黃金──之間的優劣高下立判。

南北戰爭對國際銀行家們來說只是冰山一角的普通案例,像這種戰前或是類似石油危機時,國際銀行家們的情資系統總是能夠快狠準地做出判斷,預測未來資金的走向以及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他們知道只要跟著錢走,「利」這個字就會在不遠處招手迎接他們。畢竟,貨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商品與交易媒介,這個道理自從資本主義發展後就漸漸地根深蒂固於西方社會中了。


回過頭來看台灣,前幾天舉辦的澎湖博弈公投最後以反對居多數收場,若是從宋鴻兵的角度來看這件事的話,他或許會認為這個結果合理而且正確。財團們之前爭相在澎湖為未來的博弈事業做投資,這樣的行為很明顯地跟國際銀行家一樣,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之後流到澎湖地區的熱錢,可能大部分民眾也知道這樣的結果會發生,因此不讓這次的投票過關。《貨幣戰爭》這本書也許有些地方誇張得超乎讀者們的想像,不過他提醒了執政者一件重要的事:將國家與任何私人的利益脫鉤,才能杜絕由少數人控制國家發展的現象。

 

 

岌岌可危的人民幣

要是再稍微觀察一下馬列主義,就會發現跟宋鴻兵要說明的觀念完全八竿子打不著邊;但有一點是兩者都強調的,就是對於「貨幣的發行被誰控制」的這件事上:前者同意由政府發行貨幣,這樣才能真正消滅階級;後者雖然沒強調應該由誰來發行貨幣,不過作者更指出貨幣不應該受到政府的壟斷與私人的控制,應該讓貨幣回歸到服務國民利益的基本用途。人民幣走的是一種結合兩者的方向,既由政府發行,又不受財團控制貨幣流向。馬克思是一個對資本主義了解非常深的人物,人民幣到此為止的發展被他洞悉得如此透徹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不過往後的部分大概就不在他的預期之內了。放眼中共前幾年的經濟發展,如果不考慮出口優勢與產品競爭力,人民幣在還沒開放外資之前,升值幅度是非常驚人的。不過,近來因為市場的吸引力強大,中共開始大規模開放外資進入國內,這說不定給了國際銀行家一個機會,他們也許早已洞燭先機,立下了控制人民幣的基礎。也許在有生之年,我們還能目睹國際銀行家們以中共境內的熱錢當作籌碼,與中共政府爭奪人民幣發行權這樣的事情發生。

 

 

 

 
作者宋鴻兵在留美時期主修資訊工程與教育學,並長期關注美國歷史與世界金融史。曾經擔任金融機構房利美與房地美的諮詢顧問。(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幕後黑手到國際銀行家

就如同書本封面一句誇張的話:「誰掌握了貨幣,誰就能主宰這個世界。」美聯儲是英格蘭銀行在北美的翻版,工業革命之所以會成功於英國,其中一個原因是英格蘭銀行掌握了國家認可的銀行券(當時英國的貨幣)發行權,結果就是導致了十八世紀英國擁有足夠的資本對海外地區展開侵略,並獲得龐大的殖民地。資本主義這隻看不見的手,它主導的就是一部世界金融史,英國、美國以及一九九七年後的泰國,這些國家的貨幣就像獵物般受到少數人的控制。國際銀行家們主宰世界財富分配的方法就是大量發行貨幣形成通膨,讓財富分配盡可能地出現差異,並且影響到與該國貿易密切的國家。貨幣貶值的結果就是苦了該國的老百姓以及國際上其它的貿易夥伴,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美國距離經濟復甦仍然有一條漫漫長路要走的原因之一。

會造就這樣的情形,與十八世紀法蘭克福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有很大的關係。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從事金融業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羅斯柴爾德這個名字,就如同一個軍人不知道拿破崙、研究物理學的人不知道愛因斯坦一樣不可思議。羅斯柴爾德是個低調且龐大的猶太家族,國際銀行家的組成也以這個家族的成員為中心。兩百多年來,這個家族的爪牙與眼線總是遍佈在世界上即將要發生變故的所有地方:美國南北內戰發行權就沒錢可打仗,更別說統一北方拿下勝利;要是不打的話,銀行家們仍然會透過北方發戰爭財,所以南方打贏所換來的代價就是美國人民永世無法償還的國債與政府連年的預算赤字。
 

再將戰局拉回西方世界,一般人對於「美聯儲」的認知往往是美國中央政府發行貨幣的機構。實際上,美國是個官商一體的龐大托拉斯,行政上以二元管理為主,兩個平行的最高行政機關為聯邦政府和美聯儲,美國總統與美聯儲主席分別是他們的領導人。一九零七年銀行危機後,美聯儲20%的政府股份巧妙地被國際銀行家們拿掉,成為一個私有的央行。從此以後,聯邦政府財政部沒有貨幣發行權,美國總統最大的敵人不是回教國家、也不是北韓、更不是拉美,而是美聯儲主席。 

 


      

 

記者 溫苔詠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喀報,希望大家會喜歡這裡 首先,各位報友們用你們的熱情將喀報的點閱率推爆吧! 對了,我叫做溫苔詠,目前是剛升大三的老人 s0912403786@hotmail.com 還有,你們一定要認識我,因為我教認識的人游泳不收費,這就是擁有教練證的優勢啊XD 恩......我不知道我以後要幹嘛 不過我想要在觀霧種高山梨度過晚年 話說......雖然電子報稍微科技了一些 不過我還是喜歡在早餐店邊吃早餐邊翻閱報紙的那份感覺~~~ 那個......不要狂點我的照片,因為不會出現任何驚奇@@
記者 溫苔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