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眷村聚落 命運大不同
桃園眷村聚落 命運大不同
記者 童于蕙 報導 2009/10/04
台灣共有八百多處眷村,桃園地區就擁有有八十個,故眷村文化是桃園不可不提的一大特色。然而,桃園各地的眷村命運大不相同,大部分拆除,不然廢棄不用;有些改建為公寓大樓,有些則規劃為眷村文化保留區,如馬祖新村。有趣的是,新建的國宅讓眷村居民同住一起,也保留一些過去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眷村能否成為珍貴的歷史產物,或只是待拆除的廢棄建築,是人們也是政府單位應該思考的課題。
![]() |
桃園縣八德地區的廢棄眷村。近年來因房屋老舊,居民陸續搬遷,留下空蕩的建築物,而政府並未重新規劃,幾年下來,廢棄的社區形成一股怪異景象。(童于蕙/攝)
|
![]() |
![]() |
左圖:一個社區,兩種樣子。慈光十村的居民未全搬遷,無人住的地區雜草叢生,出入口封閉,從外面看,樹木長得快比房子高。(童于蕙/攝) 右圖:而隔一排房子,還有人居住。(童于蕙/攝)
|
|
整排灰撲撲的房屋中,只有這裡有其他色彩。(童于蕙/攝)
|
![]() |
眷村改建,桃園部分眷村的居民,大都搬至新建的國宅,不分族群,同住一個社區。(童于蕙/攝)
|
![]() ![]() |
社區裡傳來廣播聲:「報告、報告,家裡有要烤肉的,請到G區領烤肉用具。」
|
![]() |
桃園龍岡地區的馬祖新村。此區大部分眷村都已拆除,但還是保留了一些老房子,政府將此區重新整理,讓早期眷村風貌重現。(童于蕙/攝)
|
![]() ![]() |
左圖:除了完整的房舍,大部分建築都已損毀。(童于蕙/攝) 右圖:圍牆內是兩層樓房,保留還算完整,圍牆外種植的是塑膠花。(童于蕙/攝)
|
![]() ![]() |
馬祖新村的中心是座涼亭,還掛著破舊的彩旗,感覺回到過去熱鬧的時期。(童于蕙/攝)
|
![]() 馬祖新村旁新建的住宅,雖形成對比,但若有好的規劃,眷村不會是個突兀的存在,而是台灣珍貴的歷史痕跡。(童于蕙/攝) |
![]() |
![]() |
記者 童于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