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經典 可啦思刻
記憶中的經典 可啦思刻
記者 許庭瑜 報導 2009/10/04
![]() |
《Timeless可啦思刻》收錄了影響方大同音樂創作的十首經典老歌,在經過重新編曲之後,將不同於原唱的另一翻感受帶給聽者。 圖片來源:方大同官方網站 |
靠著一首《愛愛愛》在台灣走紅的方大同,利用簡單的R&B與SOUL風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曲風,也被不少媒體戴上「唱作靈魂音樂小教父」、「香港周杰倫」或者「香港陶喆」等稱號。唱做俱佳的他,在發行四張創作專輯後,在今年八月推出了第一張翻唱作品《Timeless可啦思刻》,雖然獲得許多歌迷的青睞,卻也讓不少樂評人搖頭嘆息。
音樂路上的成長養分
縱使在專輯中選的都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方大同卻不只是將它們重新翻唱過。在反覆聽過一遍又一遍之後,方大同用自己對音樂的詮釋方法來呈現這十首老歌。其中被方大同列為自己一生中最不可缺乏的《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以及《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更是在消化過每個音符後,被重新賦予新的生命般煥然一新,與原唱的歌曲截然不同,算是對這些老前輩的致敬,也讓音樂界看到屬於方大同的經典。
父親為鼓手,母親則是填詞家,從小就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下耳濡目染,讓方大同在才四、五歲時就決定走上音樂這條道路。十七歲時,方大同的創作《54321》首次被唱片公司採用,並且收錄在張惠妹的專輯中,此後雖然方大同這個名字不大眾被認識,卻悄悄地出現在不少當紅歌手的歌曲裡。性情懷舊的且對音樂有獨到品味的方大同,從小最喜愛的歌手便是Stevie Wonder、Michael Jackson、Brian McKnight以及Gerald Goffin等人,不難理解在方大同的創作中為何有著濃濃的七O年代風格。而這張《Timeless可啦思刻》代表了啟發方大同音樂創作的源頭,也是讓方大同重新找回自己初衷的感動以及回歸創作的起點。
![]() |
在CD裡,方大同用英文寫下了「如果你聽完這張專輯,卻還沒聽過原唱版本的話,你應該去聽。」顯示出他對於原唱者的尊敬與喜愛。 圖片來源:方大同官方網站 |
「方式」唱腔重現經典
對台灣人來說,王菲的聲音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經典,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整張專輯中只有兩首中文歌曲,《紅豆》自然而然就成為此次的主打歌。沒有王菲細膩與慵懶唱法,方大同選擇自己習慣的藍調與吉他,重新打造了屬於他自己的《紅豆》。而粵語版的《狂潮》也在香港掀起了一陣風浪,不難看出對於香港而言,首次挑戰粵語的方大同,對他們來說也是個里程碑。
幾乎是最受好評的《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更是完全重新編曲,將「大同風格」發揮地淋漓盡致,甚至認為與原版本是不同一首歌。原本應該是深情款款的情歌,到了方大同的手中居然變成了甜甜的愛情小品,輕快地風格淺淺地彿過耳際,卻深深留在心中。有些人批評說,方大同唱的感情太少,原本的力度都不復存在,但是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表達方式卻剛剛好。就像咖啡一樣,有人喜歡黑咖啡,有人則偏好甜膩的卡布其諾,方大同的歌,就是如此輕巧地傳哼著。
![]() |
雖然有著年輕的外表,方大同卻常常自嘲自己是個老人,特別喜歡復古的東西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
明知山有虎 偏往虎山行
對於這次的翻唱專輯《Timeless可啦思刻》,許多雜誌上的樂評家或音樂人都一致不給好評,認為經典難以超越,耳熟能詳的旋律無法被輕易更改,因此只會淪為滿足自己的音樂。也有人抱持著,有些音樂在演唱會唱唱就好,不必要為此發行專輯,反而讓自己評價降低。或許對這些資深音樂人來說,剛在台灣走紅一年多的方大同仍是處於能量飽滿的時期,應該多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而不是翻唱別人的口水歌。才發行四張創作專輯的他,在經過相較於之前創作而顯得比較平易近人的《橙月》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或許才是樂評人希望看到的吧。
然而在這片批評大於讚賞的聲浪下,還是有肯定的聲音。有趣的是,每個人對於十首歌都有著不同的感受,在這篇文章讚揚《紅豆》或是《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的同時,另一篇雜誌可能對此嗤之以鼻,反而推崇《Georgia on my mind》與《Wonderful tonight》。可見對於經典的詮釋大家都有著一套自己的準則,也留給聽者自行發揮的空間。
不為了創作而創作
或許是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方大同總是給人乾淨老實的形象,替陳奕迅做過不少膾炙人口歌曲的Eric Kwok對此有很高的讚許:「方大同最厲害之處是他為人質樸,簡直像世外高人般有金剛不壞之身,不會被任何名利影響自己,這份氣質是其他藝人不能比擬的。」或許正是因為如此,當方大同被媒體唱衰,會因為太多單一的曲風而比周杰倫還快遭遇瓶頸時,進而要像其他創作型歌手一樣,開始嘗試新的曲風以及新製作人時(像是王力宏與陶喆紛紛玩起ROCK,更不用提已經跨行到別的領域的周杰倫),方大同則是回答得乾淨俐落,不希望自己的專輯變成「自助餐」一樣,十首歌有十種面貌。「可能在香港有不少人喜歡找不同的製作人,每個人做一道菜,但我希望更多人來了解靈歌(SOUL MUSIC),所以會有些元素的變化,但本質不會變。」這是方大同對於自己音樂的堅持。
在這個情歌滿溢的時代,許多創作者都避而不談愛情,方大同反而對愛情大寫特寫,甚至寫到環保議題上去。「兩個人之間的愛情,若不去珍惜、培養,終有一天不再存在,與地球一樣,所以今次每首歌都是情歌,但又不單寫情。」這就是「方式」情歌。像他在第一張《soul boy》,所要傳達的概念是「世界是大同的」,而《愛愛愛》這張想傳達「不同的愛」,第三張《未來》要講的是「愛情與環保」。在二OO八年十二月發行的《橙月》,則希望能表達出「浪漫與溫暖」。
「無論什麼時候,我滿腦子都是音樂」方大同總是這樣說。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這次的翻唱專輯也許與以往的創作專輯大不相同,遭受到的質疑也不是以往能夠比擬的。不論再經典的歌,隨著時光流逝,歌曲的生命也慢慢跟著凋零。透過翻唱,讓新一輩的人重新認識,也讓老朋友耳目一新。也許會被說不比原唱,也許被批改編的太難聽,但這都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轉變的生存方式,對方大同來說,這片專輯就應該是希望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還能夠保留一些上個世紀的經典吧。就像《可啦思刻》封面上說得:「好的旋律不因時間而改變,透過他的聲音,記憶永恆的經典。」
![]() |
記者 許庭瑜
浮泛的人生中我們不過是一粒微塵 但我們還是這樣活著,無論好與壞 喜歡音樂,搖滾、後搖、R&B、抒情甚至歌劇 覺得自己的一生中若是把音樂抽掉,會接近黑白 熱愛漫畫以及卡通,因為那是生命的能量 自從跟漫吐版結緣後自認為變得比較批判 卻發現無法應用在書評、影評還有樂評 但是比起人物、社會議題以及照片故事 不得不承認他們算是平易近人的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也挺開心的 不要期待電子報可以為你做什麼 而要反問你為電子報付出了什麼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