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

兒童美聲《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除了賺人熱淚的電影情節外,其中"放牛班合唱團"所演唱的歌曲,肯定在每個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久久不能忘懷。《放牛班的春天》電影原聲帶,收錄了電影中每一首動人心弦的歌曲,完美展現兒童合唱團天使般的美聲。

兒童美聲《放牛班的春天》

記者 林忻 文  2009/10/04

《放牛班的春天》票房告捷,華納推出電影原聲帶。(圖片來源/奇摩圖片)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除了賺人熱淚的電影情節外,其中"放牛班合唱團"所演唱的歌曲,肯定在每個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久久不能忘懷。《放牛班的春天》電影原聲帶,收錄了電影中每一首動人心弦的歌曲,完美展現兒童合唱團天使般的美聲。

《放牛班的春天》2004年上映時,曾在各地造成非常大的迴響,全球票房高達26.5億台幣,並入圍第62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其內容是在講述一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到法國一間特殊教育學校擔任代課老師;馬修在任課時發現這群不受重視的男孩們,竟有不為人知的歌唱才華,尤其是男主角皮埃,優美的歌聲驚為天人,因此這些小男孩在馬修的帶領下,組成一個合唱團。

 

 

 

電影中,代課老師馬修指導放牛班學生,組成兒童合唱團。(圖片來源/奇摩圖片)
製作陣容堅強 音樂電影完美呈現

由於《放牛班的春天》故事背景大約是五0年代的法國,社會風氣保守,因此電影中的歌曲帶有很重的古典元素,除了清唱,所有的歌曲都由保加利亞交響樂團伴奏,輕柔優雅的管弦樂,就如同電影中偏黃的色調一般,為畫面增添了一抹復古的法國風情。

不同的音樂,牽引了不同的情緒,隨著電影劇情的峰迴路轉,其背景音樂也會有所不同;電影中的主襯樂為《Les choristes》及其改編版《Vois sur ton chemin》,雖然這首歌曲屬於中板,但是伴奏以小提琴撥弦的方式,強調了這首歌的節奏感,聽起來也較為輕快,用來象徵孩子們雖置身監獄般的教育學校,卻嚮往自由的心情再適合不過;而每當氣氛開始變得較為緊張時,常以《In Memorian》這首旋律較為詭譎神秘的歌,或是其變奏版本作為背景音樂;在馬修跟班級中年紀最小的孩子-貝比諾互動時,會搭配《Caresse Sur l’oc éan》的純音樂版本,溫暖抒情的旋律,刻劃出兩人如同父子般的親情。

與其說搭配電影的音樂,不如形容這部電影,是用音樂引導電影的節奏。《放牛班的春天》之所以富有濃厚的音樂性,歸功於擁有10年以上音樂製作背景的導演-克里斯巴哈帝,以及曾以電影《小宇宙》及《喜馬拉雅》,拿下兩座法國凱薩獎最佳電影音樂獎的電影音樂家-布魯諾科賴(Bruno Coulais),兩人憑藉著深厚專業的音樂素養,為《放牛班的春天》創作出數首經典歌曲,為電影加分不少。

配合電影出版的《放牛班的春天》原聲帶,在製作上雖略顯粗糙,歌曲旋律重複性高,同樣一首歌就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唱片中收錄了二十一首歌,而真正旋律完全相異的歌曲僅不到十首,雖然同一首歌曲的改編版本並非缺乏可聽性,但是過高的重複性就失去其意義,同時也有可能造成聽歌時的障礙;不過這張電影原聲帶,仍可以說是相當完整地收錄電影中的歌曲,在聽歌之餘,必定能帶出許多深刻的電影畫面。

 

 

觀眾反映佳 捧紅聖馬克合唱團

在現實世界中,當然不會發生一整個放牛班的學生都是歌唱奇葩這種事;其實電影裡頭這些聲音乾淨清亮、唱功極佳的小小演員們,大部分來自法國里昂的聖馬克兒童合唱團(Les Petits Chanteurs de Saint-Marc),其中飾演主角皮埃的小男童-尚巴堤莫里耶(Jean-Baptiste Maunier)以清亮甜美的歌聲,加上姣好的外貌,在試鏡時一鳴驚人,得到電影中桀傲不遜的小男高音這個角色;電影中所有歌曲的主唱,都由尚巴堤莫里耶擔綱,在《Les choristes》、《Caresse Sur l’oc éan》和《La Nuit》三首歌中,也可以聽到尚巴堤莫里耶的獨唱,表現亮眼。
 

小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歌唱實力驚人。(圖片來源/奇摩圖片)


受到電影深獲世界各地許多觀眾喜愛的影響,《放牛班的春天》也意外捧紅了聖馬克兒童合唱團。在觀眾看完電影後的激情下,聖馬克合唱團被譽為法國最好的兒童合唱團,甚至受到媲美維也納合唱團的褒揚;雖然這樣的讚賞或許有點言過其實,畢竟維也納合唱團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合唱團,無論在團員的篩選或訓練上,都比聖馬克合唱團嚴謹許多,更不用說音質呈現的細膩度,不過這樣的評論,也顯示了觀眾對於《放牛班的春天》的熱愛程度;觀眾的支持,也讓聖馬克合唱團開始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今年聖馬克合唱團二度來台演出,讓台灣的影迷及樂迷享受一場聽覺的饗宴。

另一個成為歐美媒體的新寵兒的尚巴堤莫里耶,更是因《放牛班的春天》而聲名大噪,天籟般的歌聲,一開口就成為聚光燈追逐的焦點,尚巴堤莫里耶在走紅後,曾在節目中與一位同為十來歲的女歌手Clémence Saint-Preux合唱《Concerto for One Voice》,這首歌沒有歌詞,完全憑藉尚巴堤莫里耶和Clémence如天使般完美的童音詮釋出優美的旋律,驚豔眾人並造成轟動,當時這首歌在法國電台不斷的重複播送。可惜的是,在尚巴堤莫里耶變聲之後,便封口並轉而投身戲劇界,雖然演技也同樣受到肯定,但是當年縈繞於眾人之耳的美聲已不復在,不免令人感到扼腕。
 

尚巴堤莫里耶和Clémence合唱《Concerto for One Voice》。(影片來源/Youtube)

雖然具備了一定水準的演唱實力,但是不論是聖馬克兒童合唱團,或尚巴堤莫里耶,以《放牛班的春天》打出的知名度,或許都有流於媒體炒作之嫌,不過即便如此,他們的每一場演出仍能帶給聽眾許多感動,因此換個角度思考,若少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令人動容的電影,或許就沒機會聽見他們純淨美麗的聲音,也無法得到那麼大的共鳴吧!

雖然電影的題材並不創新,甚至過於浪漫化,但是《放牛班的春天》不論在劇情的安排或是角色的設定上,都不難看出其細膩的手法,並且在電影中以一首首小演員們唱出的歌曲,貫串整個故事,優美的旋律隨著劇情而變化,渲染了劇中感人的氛圍,也讓觀眾的情緒隨之起伏。由於電影票房亮眼,佳評如潮,華納唱片在電影上映的同年,推出《放牛班的春天》電影原聲帶,讓觀眾心中的那份感動,能夠透過聲音而延續下去。

 

 

記者 林忻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無數個年頭,開始往傳播的道路前進。未來,路上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風景,也不知道還會遇到什麼岔路,但是要常常提醒自己,be myself!
記者 林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