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期

藝人發片 炒作半邊天

近年來,台灣唱片界出現一股新風潮,許多藝人一開始可能是以廣告、戲劇或身為話題性人物等各式各樣的方式出道,但當他們在這些領域表現傑出,受到大家關注並火速竄紅之後,公司便會安排他們發行專輯。演藝圈以「爆紅與否」這樣子的依據為能否發行唱片的準則,似乎不是那麼專業,讓人不禁懷疑起台灣「歌手」的素質。

藝人發片 炒作半邊天

記者 劉怡潔 報導  2010/10/31

察現台灣的唱片圈,除了像周杰倫、張惠妹、梁靜茹這些大家耳熟能詳,並且會將他們定義為「實力派」的歌手們會定期發行新專輯,聽眾們通常對他們的歌唱實力也不會有所質疑,一般認為就是應該要有他們這樣子的實力,才能被稱作歌手,並且擁有發片的機會。但近年來,台灣唱片界卻出現一股新的風潮,許多藝人一開始可能是以廣告、戲劇或身為話題性人物等各式各樣的方式出道,但當他們在這些領域表現傑出,受到大家關注並火速竄紅之後,公司便會安排他們發行專輯。演藝圈以「爆紅與否」這樣子的依據為能否發行唱片的準則,似乎不是那麼專業,讓人不禁懷疑起台灣「歌手」的素質。

 

訓練艱辛 早期發片不容易

早期的歌手想要發行唱片,必須經過一連串嚴苛的訓練,唱歌、舞蹈、表演課程缺一不可。訓練出來的歌手們,個個實力堅強,像是張惠妹、張學友這類早期的實力派歌手,一站上舞台,拿起麥克風,那澎湃、力量十足並且憾動人心的歌聲,讓台下的聽眾個個被他們所震懾。但殊不知這些歌手要熬到能夠發行專輯,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磨練,是相當折磨人的過程,甚至還有些人在熬了好幾年後,到頭來還是沒有發片的機會,可見早期想要打入唱片界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實力派歌手阿妹在舞台上載歌載舞,
激情、澎湃的歌聲撼動人心,
展現十足舞台魅力。(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台灣發片標準 傻傻分不清

反觀現在的唱片界,常會出現一些不是以歌手身分出道的藝人發行唱片,讓人不禁納悶「他原本不是演戲的嗎?怎麼會出唱片?」或「他只是因為……而爆紅,會唱歌嗎?」。像是前陣子出現在線上遊戲廣告中,以一句「殺很大!」而瞬間爆紅的瑤瑤--郭書瑤,自從廣告在電視上強力播出後,曝光率大增,擁有童顏巨乳和天使般嗓音的形象,讓瑤瑤深深擄獲宅男們的心,大大小小的節目爭相邀請她。經紀公司也順著這股氣勢,幫瑤瑤發行了她的第一張專輯《愛的抱抱》,發行之後也造成轟動,歌曲mv中穿著迷你短裙和低胸裝露出乳溝及大腿的裝扮,配上瑤瑤可愛的表情似乎才是整首歌曲的重點,至於她歌唱的如何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殺很大」紅透半邊天的瑤瑤,
以短褲及低胸裝的清涼造型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愛的抱抱》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另外一個堪稱歌壇最令人跌破眼鏡的組合,是由趙正平、梁赫群、林智賢所組成的「景行廳男孩」。這三個原本分別為製作人和諧星的組合,是緣自於三立都會台電視節目「國光幫幫忙」,當中趙正平和梁赫群本來並不算是藝人,但與其他熟識的藝人或節目製作人互動時,很有藝人的綜藝笑點,趙正平甚至以出口成「髒」的風格走紅。經紀公司看準了這三個人獨特的綜藝特質,雖然他們年齡加起來直逼一百二十歲,卻還是為三人量身訂做《千人迷》這張專輯。若單看宣傳照和服裝造型,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但是歌聲和舞蹈可說是慘不忍睹,未受過專業歌手訓練的三人在歌唱部份只能勉強說得過去,但是和其他實力派歌手比起來實在是天差地遠,而舞蹈方面雖不能稱得上厲害,卻很有他們獨特的風格。只能說「景行廳男孩」是個「笑」果十足的團體,卻很難將他們放入歌手的範圍討論。

 

          
由三個中年男子組成的「景行廳男孩」,
依然受到許多粉絲們的喜愛(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只要夠夯 就能當歌手

大約在十年前可說是台灣唱片圈的超級榮景,1997年台灣唱片銷售總額達到120億元之多,張學友、張惠妹、任賢齊等人的唱片銷量甚至超過了百萬張。但到了十年後的2007年,竟然只剩下19.5億的產值,CD賣超過十萬張的歌手,只用一隻手就算得出來。為何唱片圈跟以前比起來日漸蕭條,卻有越來越多非歌手界的人,能發行個人專輯呢?

 

像這些跨界出輯的人,一般來說,在他們的領域中原本就擁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本 來就有一些基本的擁護者支持他們,那些一夕間爆紅的話題人物更是有大量的粉絲作為後盾,他們發行專輯便會有一定的基本銷量。另外還有些中間地帶的聽眾會抱著看好戲的心態,或為了趕上流行而購買專輯。喜愛豆花妹的交大資工系李同學便表示:「雖然我覺得她唱歌沒有很好聽,但是如果她EP上有附上簽名,我還是會想買耶!」

 

經紀公司炒弄 藝人話題不斷

另外,通常經紀公司都只是把出專輯當作跳板,順著這些人爆紅的名氣,以「宣傳新專輯」這個理由,參加各大電視節目,增加曝光率,打響知名度,延續那股熱潮。而且觀眾都是喜新厭舊的,若只是一直炒冷飯,很快就會被大家遺忘,藉由新專輯,藝人才會有新話題產生。而在知名度日漸升高之後,要轉戰其他領域,像是主持、演戲之類的,也變得比較簡單。

 

除了電視節目通告的增加,校園或是公司行號尾牙也是額外的宣傳機會。這類型的活動喜歡找時下最夯的話題性人物來,製造活動的話題性,一方面達到宣傳的效果,另一方面增加活動的可看性,以吸引更多人潮。校園方面則是因為學生是最常吸收流行資訊的消費者,這類藝人在學生族群中的知名度也是最高的,因此,對經紀公司而言,打入學生市場可說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景行廳男孩」受邀至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擔任表演嘉賓。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理性購買 改善台灣唱片素質

現在歌手的標準顯然已不像從前那樣,需要相當程度的實力才有發片的機會,只要公司認為你有市場、有知名度,不管歌唱的如何,都通通推去發唱片就對了,趕鴨子上架的方式,做出來的唱片想必素質也不會太好。聽眾能做的就是,不盲目的購買才能讓他們改進,並且要有適度的批評才會有效果,如果台灣唱片都只靠長相和人氣,則品質不禁令人質疑。這是值得各位喜愛流行音樂的聽眾思考的問題。

記者 劉怡潔
哈囉我是劉怡潔 常聽別人說我臉看起來很臭 但殊不知其實我只是睏了
記者 劉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