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

縱貫線樂團 引領樂壇新風潮

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與張震嶽,四個不同世代的音樂人組成《縱貫線》樂團,激起流行樂壇一陣火花。《縱貫線》也展現了一種典範,讓聽眾重新重視音樂歌曲本身,以及音樂人的努力;而非市場行銷手法操作下,產生許多同質性過高,特色少、生命力也較短的歌手。

縱貫線樂團 引領樂壇新風潮

徐瑩峰 文  2009/10/04

 

縱貫線新專輯《北上列車》
黑白簡單的專輯封面,
平實的包裝,讓人重新關注音樂的本身。
(圖片來源:http://www.spotlite.com.my)


二○○八年八月,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與張震嶽宣布組成《縱貫線》樂團,以「要搞非常之建設,先搞非常之破壞」的心情,限期一年發表全新創作,並在世界各地巡迴開唱。九月二十五日,發表了他們第一張迷你專輯《北上列車》。這四位代表著不同世代、風格各異的音樂人,勢必激起流行樂壇一陣火花。


有感於流行樂壇風氣大不如前,好些年都沒出現有代表性的歌手。在偶然的機緣下,滾石唱片老闆段鍾潭與羅大佑、李宗盛興起了組團的念頭,加入了周華健與新生代的張震嶽,組成「縱貫線」樂團,期望帶給音樂界全新氛圍。而團員自己,也因為這次組團的過程,互相汲取音樂特色、創作才華,激發更多創新元素,也造福了廣大的樂迷們。

 

 

三位重量級創作人與新生代張震嶽

這四位樂壇重量級人物,從八○年代以來就一直影響著台灣的流行音樂,究竟他們關懷的是什麼,又具有怎樣的影響力,許多年輕一代的樂迷們可能不甚清楚。年齡最長的團長羅大佑,一直是充滿社會關懷的歌手。從第一張《之乎者也》專輯開始,幾乎所有的創作都忠實反映了時代樣貌,像〈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到較近期的〈美麗島〉,不論是抒情或批判歌曲,都在他充滿感情的滄桑嗓音下,烙印在無數聽眾的心中,也一再的為流行樂界注入新的活水。年紀排行老二,綽號小李的李宗盛,同樣有著滄桑嗓音,但歌曲關懷的主題就不像羅大佑一樣,懷抱著沉重的民族情感,反而多是平凡的生活與情感經驗,加上他獨特的咬字與口白式唱腔,誠懇的李氏情歌遂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而憑著敏銳的觀察力,李宗盛也為許多女歌手量身訂做唱片,創作出不少經典名曲,也捧紅了許多歌手,像是辛曉琪、梁靜茹等。

  有著陽光遊子、國民歌王美名的周華健,以開朗明亮的嗓音、積極健康的形象,加上成熟的歌唱實力與懇切的親和力,溫暖了無數樂迷的心。而周華健也是台灣引進日韓歌曲的先鋒,因當時唱片市場大好,歌曲生產趕不及需求,也讓樂界發現,原來國外也有這麼多優秀的作品,像經典歌曲〈讓我歡喜讓我憂〉,就是日本旋律填詞後演唱的。而年僅三十五歲的張震嶽,作品多展現新世代青少年桀敖不馴的樣子,像〈我要錢〉就露骨直接地唱出反骨青少年的價值觀,因此引起保守人士的撻伐,也對流行音樂造成衝擊。在〈思念是一種病〉、〈分手吧〉等抒情歌曲中,平實獨特的音色、貼切地書寫出愛戀心情,更收服許多青年男女的心。張震嶽的才華,也逐漸粉碎外界的質疑聲浪,名符其實的在縱貫線裡與其他三位前輩們切磋琢磨。

 這四位描寫不同主題,具有不同音樂特色的創作人組成樂團,豐厚背景與超級的夢幻組合,讓人對縱貫線充滿期待。藉著新專輯的推出,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進一步認識音樂界的經典人物,也拓展羅大佑、李宗盛與周華健的樂迷年齡層,從原本的四五六年級生,向下延伸至七八年級,橫跨了老中青世代。擁有廣泛年齡的樂迷,除了這波風潮外,張震嶽的加入也是功不可沒。

 

 


縱貫線台北演唱會舞台。
圖片來源:http://superband.pixnet.net

 

《北上列車》展現縱貫線影響力

在新發表的《北上列車》迷你專輯中,收錄了六首組團以來的創作歌曲,除了主打歌〈亡命之徒〉外,還有羅大佑〈天使的眼淚〉、周華健的〈親愛的〉以及張震嶽在台灣八八水災後寫的〈抱著你〉。《北上列車》簡單的專輯封面、親民的價格,彷彿在暗暗指引大家,回歸重視音樂的本質。近幾年的流行樂壇,出現了許多主打「多元」的偶像歌手,關注歌手的外表、舞蹈甚至是主持或演戲的表現,標榜「影、視、歌」三棲的全方位藝人佔據了鎂光燈的焦點。加上近年來歌唱節目大行其道,大量經過包裝、操作誕生的歌手們,像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種賣人不賣歌曲的結果,模糊了音樂的焦點。這些現象都彰顯出當今流行樂界的隱憂:願意創作的人才太少,音樂人的用心耕耘並沒有被看見。

三位中年男人,在沉寂了好些年以後,決定和張震嶽組成樂團,前所未見的超強陣容轟動樂壇,無疑地也吸引了兩岸三地媒體的聚焦。羅大佑、李宗盛與周華健在他們過去的音樂生涯中,都展現了創作不懈的典範,尤其羅大佑每個階段的作品,都直抵人心,更成為時代的標竿;而張震嶽雖然年輕,也一直都在堅持自我風格的創作。縱貫線的夢幻組合,試圖拉回大家欣賞音樂的目的,重視音樂創作與歌手的詮釋,也鼓勵更多音樂創作人。

 

 

被演唱會追著跑 風格難明

觀察縱貫線成立以來的表現,除了在台北的首場演唱會前後,其餘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唱。密集的表演行程,壓縮了他們的創作時間,在新專輯裡,除了張震嶽創作的〈抱著你〉是較新的作品,其他〈亡命之徒〉、〈縱貫線兄弟姐妹〉等五首歌曲,都早首場演唱會上就已發表,難免讓期待已久的樂迷感到失落。

再看演唱會曲子的安排,除了專輯中的幾首新曲,其餘多是四人過去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老歌新唱加上重新編排,成了演唱會一貫的內容,再因應不同的地區做些微改變,例如在香港、廣州就增加了粵語歌曲的部分。實際聽下來感覺像是四個人的演唱會,縱貫線的團體特色還沒有被顯現,或許說是還沒有一個屬於「縱貫線」的風格。

試圖改變流行音樂界的組合,原本是要寫歌創作,卻被演唱會進度追著跑,本末倒置加上在台灣的停留時間短暫,也使「縱貫線」對台灣樂壇的影響力不如預期,倒是造福了各地廣大的樂迷們。或許縱貫線可以不必堅持一年為期的「偶像」路線,經過慢火熬燉磨合以後,再次展現更多音樂作品,樹立新一代的音樂典範,告訴大家「做音樂應該要這樣子的」。對樂迷來說,難得看見心儀的音樂人齊聚一堂,沒有建立新典範、激出大的火花,實在難以滿足,期待十一月發行的新專輯,能帶給聽眾更多新意與誠意。

 

記者 徐瑩峰
大家好,我是徐瑩峰,很開心與你在喀報上相見! 歷經一學期的寫作,和庚寅梅竹賽的報導經驗。對我而言,每個採訪與寫稿的過程,雖然有些痛苦掙扎,但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相當開心。感謝每一位受訪者、每一位給予支持與鼓勵的人們。期待可以累積更多質量俱佳的作品,培養自己的觀點,朝向優質媒體工作者前進。  
記者 徐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