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

當研究生滿街跑

每年的暑假過後,是研究所簡章滿天飛的季節。唸研究所似乎變成一種風潮,在研究所大學化之後,台灣社會從大學生滿街跑變成碩士生滿街跑。然而這樣的高學歷,是不是真的就能保證社會新鮮人找到好工作呢?

當研究生滿街跑

記者 黃湞尹 文  2009/10/11

每年的暑假過後,是研究所簡章滿天飛的季節。剛升上大四的學生,面臨抉擇生涯道路的十字路口。唸研究所似乎變成一種風潮,有些學生甚至大二就開始補習為研究所考試做準備。大約幾年前,媒體報導台灣的大學林立,大學生滿街跑,大學文憑已經不像從前是個能力的保證。這一兩年研究所大學化,變成碩士生滿街跑的情況。然而這樣的高學歷,是不是真的就能保證社會新鮮人找到好工作呢?

 

 

大學畢業後,研究所不是唯一的道路。照片來源:交大校友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album/vannessting

 

 

研究所非唸不可?
「研究所大學化」是最近出現的新名詞,因為大學林立,大學生市場廣大,研究所也更加細緻化發展,許多研究領域非常專精的研究所漸漸出現。Cheers雜誌調查發現,國內目前包括清大、交大、台師大、高師大、陽明、中山、中央等七校的研究生比例已經超過大學部學生,這也難怪會出現研究生滿街跑的現象。

 

 

 問起週遭的同學和學長姐對於研究所的看法,交大外文九九級的倪孝勇表示:「台灣的社會就是這樣啊,大家都唸研究所,自己不念好像很奇怪。」而交大資工九八級畢業,目前已經是台大資工所一年級的林志瑋則是說:「其實我也有跟導師討論過研究所的事,他說這是時代的潮流,你可以選擇不唸,但是就要有能力抵抗這股潮流。」當大學已經成為普及教育之後,學生在大學所學的知識以廣度為主,深度則稍嫌不足。因此在大學畢業之後,多半選擇到研究所繼續進修更專精的研究內容。這樣的情況之下,造成一種「每個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如果沒有碩士學位就無法比別人更突出」的想法,在家長和學生的心中漸漸擴大。

 

 

高學歷不再是職場保證
今年最新公布的失業率達到6.13%,其中大專程度以上(即研究所學歷)的失業率是5.93%,創下新高紀錄。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有三成三的去年大學畢業生還在找工作,其中有四成是碩博士生。過期的社會新鮮人還沒找到工作,卻必須和今年剛畢業的學弟妹一起搶飯碗,而碩博士生的求職之路似乎也沒有比較順遂。遠見雜誌和104人力銀行合作,針對全國大中小型企業進行「2010年碩士生評價與需求」問卷調查,發現今年碩士生的起薪平均較去年下降5.6%,表示不會優先雇用碩士生和過去一年中沒有雇用碩士生的企業高達六成以上。甚至有高達八成四的企業,不認同碩士是求職的最低門檻,顛覆了以往學生與家長的想像。

 


大多數學生在高中時代參加大學聯考時,就面臨一次該如何抉擇未來方向的十字路口。在大學念完一半之後又必須再抉擇一次,而往往學生所做的決定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比如,看見同學們都考電機系或者考財經系,那就也跟著一起填志願;等到大學快唸完了,發現大家都去國外唸MBA或繼續念電機所,也就跟著一窩蜂地去報名補習班,為了研究所寒窗苦讀。有沒有想過要停下來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不是該停下來仔細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想要走的路?即便在多數人眼中,念研究所是一個時代的潮流,但是新世代的學生應該要能夠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未來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0碩士生評價與需求」調查報告部分圖表。資料來源:遠見雜誌、104人力銀行

 

根據「2010年碩士評價與需求」調查報告,多數企業表示碩士生不符合企業期待,甚至表示碩士生與大學生表現不相上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擁有碩博士學位的求職者以高學歷要求較高的薪資待遇和福利,使得企業不願意雇用事實上不符期待的新鮮人。因此,六成四的企業主建議大學生畢業後,就進入就業市場訓練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處事態度,以提升未來的競爭力。

 

 

 

 

多元思考生涯規劃
研究生「量」變多,如果「質」沒有跟著提升,那麼高學歷似乎也只是虛有其表。研究所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專業能力還有對研究負責的態度,可以說是一個介於學校和職場的中間地帶。許多人也會利用研究所作為轉換跑道或跨領域觸類旁通的管道。不論將來要進入就業市場,或者要留在學術界繼續做研究,學生都應該積極充分利用資源,增進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舉凡抗壓性、國際觀,還有將理論應用到實務上的能力。為自己的未來訂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朝著目標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如此一來,才不會成為不符合企業期待的高學歷社會新鮮人,變成失業率攀升的受害者。

 


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否定碩士生的能力。像是高科技研發的產業,企業主通常要求求職者必須具備碩士以上的學歷,才足以應付高科技市場的需求。部分外商公司和高度知識密集的產業,也有同樣的要求。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和實際的市場需求,進行生涯規劃。研究所不是唯一的道路,若只是為了學歷文憑而進入研究所,花費許多時間、精力和金錢,能夠得到的收穫卻是很有限的。現在有很多案例是大學畢業後,先進入職場工作,漸漸探索自我,等到發現自己在哪個方面的不足,或者對哪個領域有強烈的興趣,再回到學校進修。在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運用學校的資源,大量吸收知識和突破自己的能力,絕對會是大豐收,也會是一件很快樂、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即將面臨生涯十字路口的莘莘學子,可以多方面地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進入研究所?自己期望能夠在研究所這個階段,學習到什麼樣的技能和知識?所選擇的研究所特色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而不要只是隨波逐流。碩博士文憑不是一個絕對的保證,在學生生涯中,不要迷失方向,努力充實自我,創造自己的價值,才能夠在未來的生涯當中,成為優秀又具競爭力的人才。

 

 

 

 

 

 

記者 黃湞尹
  哈囉 我是黃湞尹 大家都叫我綠巨人 喜歡跟很多人在一起享受其中快樂的氛圍 生活中就是以課業和啦啦隊 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在有機會接觸新鮮事物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 是個很長舌的女生 在網誌上仍要碎碎念不放棄任何可以記流水帳的機會 被人說笑點在地心所以如果你需要獲得講笑話的成就感 歡迎來找我 正常情況下 如果一天不笑會渾身發癢 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帶給各位任何一點點不同的想法  
記者 黃湞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