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

遊戲人聲 行百里路半九十

不知道周震宇是誰,回想一下汽車廣告最後那句「專注完美,近乎苛求」,或是手機廣告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磁性男聲,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嗓音的主人正是周震宇。

遊戲人聲 行百里路半九十

記者 黃艾如 報導  2009/10/18

  

配音員對一般人而言,是個充滿有趣且神秘感的職業,然而要成為專業的配音員,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圖片來源:www.diyzone.net/article.php?sid=1093)

 

上網輸入「周震宇」來關鍵字搜尋,會發現這一個人在職務一欄,有著各單位大大小小的職稱,而且全部跟聲音有關——他是一名擁有十年以上經歷的專業配音員。配音早已成為周震宇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這麼形容配音與他的關係:「剛開始跟一個人交往的時候,哇,好甜蜜喔!好愛喔!結果愛到後來跟家人一樣,就類似那種感受。」

 

不知道周震宇是誰,回想一下汽車廣告最後那句「專注完美,近乎苛求」,或是手機廣告「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磁性男聲,這令人印象深刻嗓音的主人正是周震宇。而就是這種反差:對這個人的聲音感到熟悉,卻對他的其它資訊感到陌生,為配音員行業添上幾分神秘與浪漫,使得許多人對這個職業產生憧憬。然而,周震宇用自己配音員的經驗,以及培訓配音員講師的身份來看:「有太多人都太小看這個行業了,然後都覺得配音是很美好的,於是抱著一個浪漫的幻想過來。」

 

配音工作 不能光靠浪漫
周震宇是在大三這個思考未來出路的階段,接觸到配音這個領域。剛開始只是別人稱讚他的聲音好聽、特別,隨著類似這樣的評語累積,啟蒙了他「到底有什麼工作會有這樣子概念?」的想法。於是他開始蒐集各方的資料,「我那時候跳脫一個思維:我不見得會做我本科系的事情。」因此,雖然大學念資訊工程,他的職涯規劃不是將來在竹科上班,而是朝著配音之路前進。

 

廣告中「專注完美,近乎苛求」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磁性嗓音,就是由照片中的周震宇配音的。(圖片來源/周震宇Facebook)

他自己也承認,當初也是對配音抱著浪漫幻想進入這一行的,可是開始學習以後,才知道原來不是那麼簡單。要成為專業的配音員,不能光靠興趣,「興趣要變成毅力,持續不斷的興趣叫毅力;但是當時年輕的他耐不住性子,為了要尋找更多的機會,跑到下一家錄音室求發展,卻因為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下一家錄音室又把他當新人從頭訓練起。「我明明很厲害的啊!為什麼一直被當新手?」周震宇說,當時就是這種心態,沒有好好把基底紮根,卻自我感覺良好,別人看你不順眼就會產生衝突性。「還好我那時候剛好去當兵了,這是我事後回想起來,覺得自己那時候的作為,並不是那麼恰當。」

 

轉換跑道 從兼差到專業
對周震宇而言,當兵的這段時間就是沉澱的時間,他重新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走。由於退伍之後已經不是學生身分,出社會不能光靠配音員初期的薪水過活,於是他決定先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了暫時性的穩定收入,配音工作就先從兼差開始做起。「心態上就是,我工作放百分之三十的力量,那兼差因為是我要走的方向,所以我放七十。」周震宇在這過程中努力地將配音變成主要收入,將工作變成次要收入,而當配音的收入越來越多時,他就大膽地轉換跑道,專職於配音員的工作。

 

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周震宇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因為已經知道配音員的收入在那邊了,我的設想就是我一個月要有三十萬。」但是他的家人一方面對配音這個工作不熟悉而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可能也擔心初期收入不穩定的問題,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常常透過暗示,表現出心理不贊同他從事配音工作,比如說「有個阿伯開了什麼公司你要不要去面試一下?」。

 

他回想起以前家人常常找機會幫他安排面試,好笑地說道:「一個月三萬塊或兩萬八,現在甚至還只有兩萬二的,整天要ㄍㄧㄥ在那裡,還不能玩開心農場,你說我怎麼做得下去呀?和我設定的目標就已經不一樣了。」他認為自己雖然不是一下子達到目標,但也不是花了很久的時間,重要的是自己有強烈的意願:「當你說『啊不可能啦!不行啦!』那是你的意願不夠強,你就沒有辦法達到你要的目標。」

 

不成熟的產業 配音路難走
「我自己是走這條路上來的,硬闖啊怎麼樣的,還好我的意志夠堅定,所以我才闖入了這一行,不然我也沒人帶我耶!」周震宇談到,自己剛踏入配音這一行的時候,沒有靠任何的經紀公司,自己想辦法找通路,比如說丟自己聲音的CD DEMO到一間又一間的錄音室,然後去拜訪。「可是新人有沒有這個時間、這個膽識、這個毅力、這個決心去做?再來,誰幫你去錄這個DEMO?」

 

周震宇認為,其實配音這行業,還不足以稱為一個成熟的產業。他以航空業為例,在招募空姐的時候,有所謂的培訓班,培訓完就去考試。可是在配音界裡,沒有這樣一個機制,雖然有民視、華視的配音訓練班,但是訓練完之後卻沒有像考試這種正式的管道進入這一行。另外,由於廣告公司成百上千,有些一個月還只發一、二次通告,這些對配音人才的需求資訊,變得瑣碎而難以收集,只得依賴錄音室作彙整,以致於錄音室變成配音員們接案的通路。

 

「航空公司是真的釋放這個需求,很明確地說我需要什麼東西,可是配音界沒有人去整合各家錄音室需要什麼人、什麼聲音、還有廣告業主,沒有,因為這個需求太零散了。」因此,一個成熟的商品,在這個市場變得可遇不可求,一個成熟的配音員也可遇不可求。「像我們是配音員,我們前面經過這麼多努力,可是到底有沒有人,幫一個想要進入這一行的人去舖這一條路?」周震宇說,在成為配音員的路上,他自己也是通過了一關又一關,不斷地選擇機會或命運才走到今天這一步,這條路上沒有一個教練告訴他這些關卡要怎麼過,有感於此,他開始為這一部分努力。

 

不甘侷限 為配音界注入活水
之所以投入聲音講師這一塊,除了自己體認到配音這條路難走之外,也有另外的原因。配音員因為要扮演很多角色,所以會經歷許多不同的人生,周震宇認為這樣扮演別人的生命是一件很過癮的事,可是也有壞處,「感覺上體驗很多不同的人生,但是那個都是設定好的劇本,就是人家想像中一個戲劇的角色,並不是你真的有這些人生體驗。」他感慨,配音員接觸的圈子其實很小,就是這一家錄音室到下一家錄音室,認識的也就是這一家的錄音師,然後是下一家的錄音師和那些客戶,「他並沒有什麼更多廣博的知識、學問、生活常識,比較沒有,所以這也是一個滿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太侷限了。」

 

而周震宇並不甘於這樣的限制,他覺得人的高度應該拉高,不該只是接案子、收錢,等到變成老鳥就坐在那邊穩穩的,不讓新人進來。「這個是不對的,所以我一直想要打開這個市場,讓他變靈活。」周震宇用歌唱選秀節目做比喻,這些節目讓歌唱界像活水一般,而不是老是那幾個歌星。為了讓配音界的人才活絡起來,周震宇現在致力於訓練新人,一來得已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傳承下去,學費也能為自己帶來收入,並且又能為想投入配音界的新人鋪路。他開玩笑地說:「你配這麼久的經驗不拿出來賣那你要幹嘛?後面有更好的、更年輕的、更漂亮的聲音,那你怎麼跟人家拼?」

 

現在的周震宇不將聲音的工作侷限在配音而已,他發揮創意將聲音與其他元素作結合,比方說將聲音和簡報結合,變成數位內容,或是將聲音和講師架構結合,變成一個聲音表演課程。他說,配音這一行沒有六十五歲退休的機制,一切都取決於市場,但是他確定聲音這個行業他會做一輩子:「因為我找到另外的出路,不只有在電視或是廣播上面,聲音的舞台是更廣的。」就像當初選擇走上配音這條路的他,跳脫「念資工就要從事科技業」的框架一樣,周震宇永遠不會將自己限制在舊思維裡。

 

記者 黃艾如
  照片模糊是對喀報侵害我肖像權的微小抵抗。(淚) 其實我很討厭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網路上,忍很久了,終於到了電子報要結束,可以偷偷拿掉的這一刻(笑)。 沒想到老師有令,為了維護本報專業之形象,不得惡搞,所以還是只能放回來......。    
記者 黃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