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阮賢助打造街友平安心靈

阮賢助積極努力於新竹人安基金會的工作,該基金會的宗旨是收容飽受日曬雨淋、孤苦無依的新竹遊民人士,給於他們衣食住行等等基本需求的幫助。除此之外,還提供他們就業和學習的機會,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

阮賢助打造街友平安心靈

記者 張國鍵 報導  2009/11/01

 

 人安基金會新竹平安站站長阮賢助正在解說八大動力哲學理念。
(攝影/張國鍵)



當你路過地下道、走在小巷子時,是否曾正視他們的存在?他們背著滿腔無奈與無助流浪街頭,不停地穿梭在人海之中,偶而有人會掏出兩三個硬幣給他們,也許那些錢讓他們的晚餐有了著落。然而,這些生存在社會邊緣的遊民現象,都正視在人安基金會新竹平安站站長阮賢助的眼裡。阮賢助積極努力於新竹人安基金會的工作,該基金會的宗旨是收容飽受日曬雨淋、孤苦無依的遊民人士,給予他們衣食住行等等基本需求的幫助。除此之外,還提供他們就業和學習的機會,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

無居無宿的遊民現象仍隨之可見,再加上社會競爭腳步迅速,他們逐漸被拋置在後,甚至被邊緣化的情況十分嚴重。遊民現象產生過程非常複雜,各個背景和原因有所不同。有的年邁傷殘、有的為家庭障礙或經濟障礙等等因素,然而,阮賢助並沒有放棄他們任何一個人,只要有需求的人求助於他,他便會義不容辭給予幫助。阮賢助表示:「所有的出發點來自於幫助」,給予他最大動力去從事公益工作的原因出自於「幫助」的心理。


 新竹平安站會所中設有二手舊貨販賣區。

(攝影/張國鍵)
平安站讓街友重拾溫暖
座落於新竹市勝利路的人安基金會新竹平安站,經過阮賢助的努力打造之下,設備更為完善,提供孤苦無依的街友午餐和晚餐,同時還有沐浴、休閒、休息等等的個人空間。有一名街友表示:「新竹平安站的會所雖然有點悶熱,但至少還有窩的溫暖,比起在外流浪的日子好多了。」阮賢助經營基金會的過程中,開始意識到街友們必須有求生存的能力,況且人安基金會並沒有得到政府任何經濟上的補助,但又必須要有固定收入才可以維持基金會的運作。因此,阮賢助便與廠商連繫,為街友爭取工作機會,最終街友們獲得製作防風蠟燭的工作機會,廠商把原料運至人安基金會,街友們便在會所中進行工作,並可賺取一些收入。除此之外,會所設有二手舊貨販賣區,透過熱心人士捐贈的舊貨進行販售,任何電器商品或生活用品應有盡有,算是一個小商店的運作,並能為基金會賺取一些收入。


秉持信念 智慧與理性調適心靈
 在會所中可以看到「鼓勵街友向上爬」的布條,為的是鼓勵勇於面對障礙,走出自我的框架。(攝影/張國鍵)

阮賢助大學修讀哲學系,對社會和人生價值有一套自己的詮釋與想法。他從事人安基金會的工作雖然沒有得到家庭的認同和理解,但是他依然秉持著自己的信念,從不放棄自己的興趣與理想。阮賢助表示自己天生就適合從事這行工作,並無任何原因,他從來沒有經營過其他事業,自己也無法解釋從事公益工作的出發點,只是覺得這一切都是天生所賦予的能力。儘管在扶持街友的過程中,偶爾會面對眾多失敗和挫折感,但他從不和家人傾訴,自己把這些失敗的例子作為調適心情的標準,透過堅強的毅力去化解這些失敗,從中吸取經驗。即使面對再多挫折,阮賢助還是一人撐下來,透過智慧的調適、理性的思考,培養出一位充滿堅強意志的公益工作者。

在人安基金會新竹平安站,街友們彼此之間並無階級之分,無論年齡或是性別,大家都以「同學」相稱,有著共同學習的意含存在。此外,阮賢助經營的新竹平安站並設有各種不同的職位讓街友們參與,除了激發街友積極向上的意志之外,也希望透過幹部工作,能讓街友漸漸走出自我的個體而融入社會當中。

記者 張國鍵
記者 張國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