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鬼才 MIKA人聲無法擋
音樂鬼才 MIKA人聲無法擋
文 林穎瑄 2009/11/29
怪誕風格的MIKA,與全球青年共同發聲。( 圖片來源/Flicker)
「We are not what you think we are,We Are Golden!」(我們是超乎你們想像的,我們是光芒閃耀的!)MIKA(米卡 )的第二張專輯主打歌〈We Are Golden〉,結合當代音樂的喧鬧節奏和復古音樂的古典氣質,歌曲中充滿激進的吶喊,有別於以往的甜美吟唱,並融合了氣勢磅礡的福音合唱團,讓大家都可以盡情地嘶吼、自信地宣告「We Are Golden!」 人跟歌一樣的精采絕倫─卡通人生。(圖片來源/Flicker)
來自邊緣的戲劇「人聲」
MIKA出身於母親祖國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父親為美國人,家裡共有五個小孩(兩男三女)。五歲那年,父親在科威特美國大使館遭到挾持,成為人質;直到九歲舉家定居倫敦,才受到安全的庇護。然而,幼兒時期戰亂動盪的陰影與新環境的適應不良,讓他選擇封閉自己,不但不愛說話,也喪失閱讀的能力。但是,音樂一直像守護神般地,陪他度過童年生活。
MIKA的第一張專輯《Life In Cartoon Motion》,敘述了幾十種的卡通人生,彷彿在回憶童年往事。「Smile like you mean ,and let yourself let go remnants」(別想這麼多,試著真心地微笑吧。)歌曲〈Any Other World〉(在任何世界)訴說世界是如此的殘破、不完全;不過,還是打開心房去迎接吧,面對自己顛沛流離的童年,MIKA唱出著淡淡的哀傷,卻也優美地撫慰著每一個遭遇恐懼的慘淡心靈。MIKA的音樂充滿了獨特性,他試著把每一首歌都編織成動人的故事,帶領大家走入虛幻的美麗情節。另一首充滿希望與歡樂的〈Love Today〉(及時享樂) ,MIKA天真無邪地唱著「I've been crying for so long......, but now, it's gone away.」(一切傷心的事都將過去。)他以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刻畫出鮮明、逗趣與豐富的個人風格創作,在低靡、浮沉的樂壇中,掀起金光閃閃的想像世界。
音樂也可以金光閃閃
在《The Boy Who Knew Too Much》(這個男孩想太多)全新專輯當中,MIKA走出第一張以角色為基調的《卡通人生》,回到最單純的青春期歲月,吟誦男女的戀愛,哼唱80年代的Disco舞曲。 從〈By the Time〉(那時候)其中的歌詞 「Don't wake up, won't wake up, can't wake up.」(不要清醒、不想清醒、不能清醒),說明不想回到現實的複雜心情,當你陷入午夜十二點後的哀傷思緒,美麗的童話頓時幻化成泡沫,但日子依然會繼續下去,如果能一直在做夢,不要醒來該有多好?不過,歌曲〈Pick Up Off the Floor〉(撿回你的愛)很快就宣告覺醒時刻的來臨:「Love is lost, life can burn. But your luck will return.」(愛情會逝去,生命會毀壞,但幸運還是會回到你身旁)。MIKA的悲慘童年,反而成為創作音樂的原動力,透過無窮的想像力,用音樂散撥歡樂、散播愛,他的歌曲永遠不會令人感到消沉,活像是熱鬧又有趣的嘉年華。由於他的的音樂辨識度極高,忽男忽女的古怪唱腔、戲劇性的瘋狂吟唱、故事性的寫實歌詞與輕易變換的五個八度音階,讓他遊走於各式型態的歌曲,敘述著二十一世紀金光閃閃的美好生活。
MIKA不只是流行音樂的新指標,他的獨特風格讓他也成為藝術界的新典範。(圖片來源/MIKA官網)
暗諷唱片工業 有完沒「玩」
起初,MIKA的曲風並未受到唱片公司的好評,正如他在Billboard. com訪談中宣稱的:「古典音樂的世界太虛偽、勢利;獨立樂團因為我的創作太富旋律感而討厭我;主流唱片公司又覺得我太古怪。」這一切,正是唱片工業以資本市場獲利,並與商業行銷策略制訂的結果。如今的唱片、電影與電視都深受大眾消費的走向進行生產,造成閱聽人在消費中失去對自己的認同,反而跟隨主流霸權主義進行意義的再製造。然而,促使MIKA一炮而紅的〈Grace Kelly〉,「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ithout making me try? I try to be like Grace Kelly. But all her looks were too sad......」(你為什麼不喜歡我? 你為什麼非要我使盡辦法才喜歡我?為什麼我非得像Grace Kelly......),以「Grace Kelly」暗諷唱片工業主導下出現的高同質性音樂,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粉碎。愉快的氛圍中,卻充滿了對唱片工業的不滿與怨言,MIKA說:「基本原則就是歡樂而有力量的,不去討好流行風格或音樂常規。」MIKA是當今少數幾個不替自己的形象包裝的年輕藝人,不但流著各種文化的血液,還擁有戲劇化的誇張肢體演出,自我風格非常鮮明,令人難以忘懷。
MIKA說,自己是個調皮的玩具,存在於上下顛倒的世界。一直以來都沒有跟隨主流音樂的步伐,反而選擇獨自前進。( 圖片來源/MIKA官網)
MIKA的音樂世界裡蘊含當代新思維,儘管他的音樂處於很古怪的位置:詭譎又華麗,但樂迷們就是愛他。古人說,文如其人;MIKA世代,歌如其人。MIKA屌兒啷噹的年輕人特質,不僅考驗著流傳已久的經典,也帶來抵擋非主流的逆向新思考。
《The Boy Who Knew Too Much》專輯中,〈We Are Golden〉一曲。(影片來源/YouTube)
Mika第一張專輯《Life In Cartoon Motion》,〈Grace Kelly〉一曲。(影片來源/YouTube) |
![]() |
記者 林穎瑄
這裡是林穎瑄 一個對生活充滿了無限幻想 的交通大學傳科系學生 一分一秒都不願意放棄 接觸這個世界的機會。 旅行,是我的愛人之一 願意花上所有的時間拜訪整個世界 因為還想要更接近這個世界; 寫作,是走向新道路的過程 因為還有我所不知道的世界 執迷不悟的喜愛畫畫、創作 拿到紙筆就拼也似的動起手來 誰也別想勸我停止 因為我還在持續的前進 可以與我聯絡:itisme719nctu@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