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裕文《夢想家》
潘裕文《夢想家》
文 郭伯宇 2009/11/29
潘裕文《夢.想.家》專輯封面。(圖片來源/玩美世界部落格)
星光一班最具人氣的參賽者之一,被歌迷暱稱為「潘王子」的潘裕文自超級星光大道「畢業」後,終於發行了個人的第一張專輯《夢.想.家》。這張專輯中的十首歌曲由黃韻玲、李偲菘、王治平等知名製作人共同製作,並邀請了同為星光一班的徐宛鈴合唱描述兄妹之間感情的〈幸福的時光〉,而專輯中的十首歌曲皆由知名作詞人姚若龍執筆,成為本張專輯最大的特色。
兩年的磨練和沉潛
潘裕文在超級星光大道參賽期間,即以溫暖柔和的嗓音和紳士的外形,成為粉絲口中的「潘王子」,也是最具人氣的參賽者之一,並獲得第一屆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名的成績。接著和同為超級星光大道出生的林宥嘉、周定緯、許仁杰三人,一起簽約成為華研國際唱片公司的旗下藝人。
和同時簽入華研國際的其他三人相比,潘裕文是最後一個推出個人專輯的歌手。在發片前的兩年期間,潘裕文除了和其他星光一班的參賽者出了兩張合輯之外,同時也舉辦了多場的校園演唱會和巡迴演唱會磨練實力。直至二OO八年十月,與陳小霞、方文良等知名製作人合作,潘裕文終於推出了一張只有四首歌的EP《夏雨詩》,並且獲得相當不錯的銷售成績。而在今年秋天,潘裕文的第一張專輯《夢.想.家》正式發行,表達「與歌迷們分享勇於作夢也要勇於追夢的心情」。
「潘王子」的溫暖曲風
在《夢.想.家》專輯正式發行之前,當中的兩首歌曲〈近在眼前〉、〈幸福的時光〉即搭上偶像劇《那一年的幸福時光》的順風車,分別為該劇的片頭和片尾曲。隨著《那一年的幸福時光》上檔,這兩首歌在專輯發行前,即獲得一定的知名度和不錯的回應。其中,〈近在眼前〉由李雙飛譜曲,姚若龍作詞:
高樓很高 捷運很快 可是天很灰
城市裡面 我寄居在邊緣 想讓夢擦出火焰
腳步很忙 渴望很黏 可是路很遠
有多疲憊 你關燈才發覺 思念蜿蜒流過了胸前
放下從前找的未來卻近在眼前 你的身旁才是會開花的世界
我告別 閃耀卻迷亂的一切 在風裡回來
溫暖又讓麻木的靈魂重燃 感覺
這首歌主要描述的大概就是現代都市中大部分都市人心中的心情。現代都市的生活機能方便,但不斷加快的生活步調,卻也讓都市人失去了很多東西:親情、自然。人的生活總是不由自主地受到都市機能的操控,而這首歌正寫盡了都市人生活的無奈。緩慢的節奏配上潘裕文溫暖柔和的嗓音,似乎讓人的身心都溫暖了起來,十分具有撫慰人心的作用。
〈幸福的時光〉請來星光一班的戰友徐宛鈴合唱,依然是一首十分「溫暖」的歌曲,描述兄妹之間的親情。徐宛鈴甜美的歌聲,襯托著潘裕文柔和的嗓音,似乎不管妹妹遇到什麼困難,哥哥一定會在背後默默地支持她。雖然沒有煽情的歌詞,但其中所表現出的親情,依然令人感到溫暖和感動。
〈幫你記得〉為電影《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的中文主題曲,而這首歌或許也是潘裕文粉絲心中最符合「潘王子」形象的一首歌了,和〈近在眼前〉和〈幸福的時光〉較偏向親情的成述相比,〈幫你記得〉是一首描述男主角堅定不移感情的情歌。歌中似乎沒有較大的情緒起伏,但藉著男主角口中願意為女友做的事,表現出男女主角之間溫暖卻堅定的感情,十分具有感染力。
〈沒有人是傻瓜〉是《夢.想.家》專輯中曲風較不一樣的一首歌,和之前幾首歌偏向深情、溫暖的曲風相比,這首歌屬於輕搖滾曲風,描述的似乎是菜鳥下屬對上級的抱怨和嗆聲,但歌詞中沒有任何激烈的漫罵和嘲諷,反而像是偷偷在背後扮鬼臉的嘲笑,配合潘裕文清亮的嗓音,讓人不禁莞爾,這或許就是許多社會新鮮人對倚老賣老的上司的心聲吧。
深情卻單調 曲風能否突破
綜觀整張專輯可以看出,華研公司對潘裕文整體形象的包裝和林宥嘉、周定緯、許仁杰三人不同。潘裕文自超級星光大道比賽期間,他溫柔的王子形象即深植人心,因此唱片公司對潘裕文專輯中曲風的走向,似乎也延續潘裕文的王子形象。但這種包裝方式是否適合,看法卻是見仁見智。此張專輯中主要是慢歌,強力打造潘裕文「深情睿智」的王子形象。這種行銷方式或許能掌握特定喜好的歌迷,但也可能因此使整張專輯的曲風太過單調。即使有〈沒有人是傻瓜〉這類輕搖滾曲風的歌曲,但這種扮鬼臉開玩笑式的曲風依然稱不上是一種突破。
潘裕文首張EP《夏雨詩》封面。(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其實《夢.想.家》專輯中的每首歌曲都有一定水準,但曲風都十分類似,連續十首曲風類似的歌,即使再好聽,也會讓人感到膩煩。反觀林宥嘉、周定緯、許仁杰三人的專輯,曲風都較多元化,有的很深情,也有的很激烈,甚至更有像林宥嘉〈殘酷月光〉這種帶有詭異色調曲風的歌。
華研在潘裕文形象包裝上的特殊作法,我們在之前發行的EP《夏雨詩》中即可看見一些端倪。《夏雨詩》中都是溫柔緩慢的情歌,甚至封面宣傳照中的潘裕文也是穿著貴氣優雅的「王子裝」。這樣的包裝模式持續到《夢.想.家》專輯依然沒有任何改變,此種專注於特定喜好歌迷的方式雖然能擁有一定的銷售成績,卻無疑也是一項冒險。王子的形象可以吸引歌迷,但如果太深植人心,也可能使潘裕文未來的演藝生涯受限。《夢.想.家》是一張不錯的專輯,但潘裕文和華研公司未來所需面對的最大問題,或許就是潘裕文的形象能否突破,給歌迷一個不一樣的潘裕文。
![]() |
記者 郭伯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