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

《松鼠自殺事件》非邏輯的寓意

對於習慣於好萊塢式敘事風格的觀眾,吳米森導演這部《松鼠自殺事件》常讓大家抱怨「看不懂」。完整情節、詳盡劇情和言之有物,是不是一部電影必要的元素?抑或只是迎合觀眾的習慣?

《松鼠自殺事件》非邏輯的寓意

記者 鄭琬馨 文  2009/12/06

 

 

 

《松鼠自殺事件》劇情撲朔迷離,氣氛特殊(圖片取自/truemovie.com)


《松鼠自殺事件》,一個聽起來很像是會出現在Discovery或動物星球頻道的片名。導演是吳米森,這個導演的其他作品一樣有著奇怪的片名,例如:《起了毛球》、《給我一支貓》。無法從片名猜測電影的內容,即使你放棄猜測其內容、看完整部電影之後,還是無法理解導演到底在表達什麼。這樣的電影,讓習慣於好萊塢式電影節奏的觀眾很難適應。導演,你到底想說什麼?


撲朔迷離的記憶拼圖

大島與May在陌生的南美洲小島,面臨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況。﹝圖片來源/雜誌論壇。﹞
故事從南美洲的一個小島開始,在台灣的日本人:大島,和他的婚外情對象:May,兩人在關係曝光之後一起到這個小島。那是一個奇怪的小島。男主角在路程中,為了閃避一隻「想自殺」的松鼠發生意外、進而失去記憶。他不曉得自己是誰,也不知道他身旁的那個「她」是誰。因為「她」不斷變更說法,一下子說自己是當地鎖匠的女兒,一下子又說自己是May,總之「她」的反覆讓失憶的大島不知道哪個說法才是正確的。


畫面隨著「她」的說法放映,觀眾的思緒企圖跟隨著跳躍的鏡頭,卻像大島一樣陷入摸不著頭緒的焦慮。對觀眾來說,這種焦慮從何而來。如果「她」是May,為什麼要編一堆無聊的故事來騙男主角?如果「她」不是May,那又是誰?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這些疑惑一直到整部電影看完都還得不到解答。翻過DVD的封套,仔細閱讀劇情簡介。才發現這個故事在隱喻台灣的命運。而此片的特殊電影敘事手法被稱為「後現代敘事」。


深含寓意的情節

但是,究竟是誰規定每部電影的拍攝,導演一定得讓觀眾知道他的電影在演些什麼。而所有影片中的疑問都一定得在最後交代清楚。於是,《松鼠自殺事件》讓觀眾從思考奇怪的片名、想搞清楚電影在講什麼、那個女人到底是誰等等雜七雜八的思緒中,到最後,只好研究起片中的畫面和情節。


片中出現了多種語言:西班牙語、英語、中文和日語。對於習慣看字幕的觀眾,其實主角說了什麼語言並不重要。但語言身為一種溝通的工具,它蘊含了很多意義。由於故事設定在南美洲某小島,所以當地人士說西班牙語。而男主角由日本演員窪塚洋介飾演,因此出現了「在台灣的日本人」這個角色,當然也出現日語。男女主角在台灣發生婚外情,中文不可或缺。那英語,這個語言的出現頗耐人尋味,片中女主角是個精通多種語言的人(當然得這樣設定,不然戲怎麼演下去。),既然她可以用那三種語言與身旁所有的人溝通,那英語的存在似乎沒有其必要性。


電影其中一幕是,原本不懂彼此語言的男主角和小島當地的國王,最後竟聽得對方的話,互相質疑「咦?原來你會說日語(西班牙語)?」但其實他們都說著原本的語言。如果說劇情前面一切有關語言的鋪陳都只是為了這一幕,那導演還真是用心良苦。語言可以是溝通的橋樑,但有些時候,無聲勝有聲,心領神會就可以了。要具體描述這個說法,常見的方式是:相愛的戀人在久別後重逢,見到彼此後有千言萬語要說,這時候,女主角會用手摀住男主角的嘴唇。這樣一來,男主角懂了,觀眾也懂了。但《松鼠自殺事件》以時空交錯的鏡頭、劈哩啪啦各種語言來描述這種抽象的感覺。


試圖讓觀眾主動思考

其實,《松鼠自殺事件》這個片名不是那麼無厘頭,因為劇中真的出現「想自殺」的松鼠,而這也是讓大島失憶、讓整個故事得以進行的轉折。但松鼠為什麼要自殺,仔細看劇中的一段話(如果觀眾還沒被混亂劇情逼瘋的話或許可以看見),「自殺其實是動物的另一種本能,僅次於繁殖後代」。另外,島上的皇后提到,這個島上的年輕人都想逃離這個逐漸腐敗的島。為什麼要自殺,因為要逃避。正如大島和May在婚外情被發現後,到小島想獲得重新開始的機會一樣。


故事中那個島上有座雪山,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在雪山分手的戀人,要隔八億光年,才能見到對方一面。」而雪山正是May的目的地。是May想在這裡和大島做個了斷嗎?當然,沒人告訴你正確答案。但電影很好心地提醒你:「光年,是距離的單位。」但這個提醒只會讓人更混亂,一點幫助都沒有。既然相隔那麼遠,那要怎麼再見面,靠著快榨乾的腦汁,臆測著:是不是距離又變成了時間?他們需要的時間來沉澱自己的情感,確認自己對於彼此的意義。


那這跟台灣的命運有什麼關係,
實在看不出來其中隱含的意義。看不出來就算了吧!也沒有人規定觀眾一定得知道電影在說什麼。如果人太習慣在熟悉的環境下生存,很快就會忘記新鮮、耳目一新的愉悅。看電影也是如此,習慣讓別人來告訴你:這部電影在講愛情、那部電影在講災難,這個情節這樣安排是為什麼,導演想傳達什麼……。漸漸就放棄思考,滿足於安適的資訊餵養中。雖然《松鼠自殺事件》一定也有它想要餵養的想法,但它不輕易讓你被餵養。或許你可以嘗試著去理解,但不可否認這個過程會讓你很焦慮,是的!很焦慮。

 

 

記者 鄭琬馨
我是鄭琬馨,名字很難寫的鄭琬馨。因為當總編輯的關係,所以想放一張新的照片,雖然電子紙剩下兩期…。
記者 鄭琬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