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聯想 擬人化熱潮
創意聯想 擬人化熱潮
記者 黃艾如 文 2009/12/06
![]() |
今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版的《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118動漫少女幫你奠定化學基礎》,讓原本屬於次文化範疇中的擬人創作,觸及了主流文化的邊緣。(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
擬人,不完全等同於文學修辭上的擬人法,而是源自於日本動漫界,對於物品、國家、交通工具等,依照彼此之間不同的特性建立出特定的角色的創作方式。近年來「擬人化」熱潮持續增溫,一本《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118動漫少女幫你奠定化學基礎》於今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版,讓原本屬於次文化範疇中的創作行為,觸及了主流文化的邊緣。
發揮創意 以人擬物
《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這本書,是將元素擬人化,也就是依據各個元素的特性與用途,塑造出與之相對應性格的角色,比方說書中將「硫」這個元素,描述為一個具化學性、醫藥性的激進少女。然而,將化學元素當作一個個角色來處理,只是擬人化的一小部分,有很多擬人創意,發揮在一般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舉凡國家地區、交通工具、電腦程式、武器等,只要是非人類的事物,都有可能成為擬人想像的原型。
不過,由於這種擬人化的現象是從宅文化出發,而宅文化又源自於日本,因此比較有名氣的擬人作品,以日本傳入台灣為大宗。例如,日本留言版「雙葉頻道」曾經有網友把電腦的作業系統及其他軟件擬人化,稱為「OS娘」;動畫《備長炭》將能消除異味、消毒、淨化食水及空氣的備長炭,擬人成,為維持每日生計而不辭勞苦地為人類工作的角色;還有以二次世界大戰的兵器為藍本,畫出來穿鎧甲形式的美少女「Mecha娘」。
而台灣在這方面受到日本的影響,雖然不似日本那樣的普及,然而在網路與BBS電子佈告欄中,可以看到對台灣的大專院校、縣市的擬人作品,但是,不同於日本通常有一企業或名畫家的作為核心,台灣的擬人化多是源自於獨立的創作者或是小社群,僅限於彼此討論、互相發表作品或自費出版,同人社團的性質強烈,很難找到特別突出、知名的作品,作為台灣擬人化的代表。
![]() |
電腦的作業系統視窗及其他軟件擬人的「OS娘」(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
動畫《備長炭》,將備長炭擬人成,為維持生計而不辭勞苦地為人類工作的角色,女主角備長炭造型嬌小可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
「Mecha娘」就像是二次大戰所使用之武器的人形,其造型多為穿鎧甲的少女。(圖片來源/樂多˙玩具狂俱樂部) |
以萌為賣點 夾帶性暗示
有一個次文化的專門用語,可以用來表示將物賦予人的特質的手法──萌擬人化。之所以在「擬人化」前面加一個「萌」字,是因為在擬人的過程中,多以男性讀者為對象。「萌」這一字源自於日本的動漫文化,意指個人因為人物的某些特徵而萌生起共鳴感,可以用來形容極端喜好的事物,但是通常用在動漫中的女性角色身上。因此,在大多數的擬人作品當中,塑造出來的角色都是女性,並多帶有胸部大、穿著暴露、眼神曖昧、動作引人遐思等特質。以前段提到的電腦作業系統擬人的「OS娘」來說,Window XP的角色設定是擁有巨乳及大胃口的性感熟女,用來表示XP的虛擬記憶禮龐大;並且,為了表示作業系統XP本身的安全防護做得不佳,「她」經常被駭客「侵犯」。
由此可見,擬人化創作雖然展現了它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卻有物化女性之嫌。為了打動男性讀者,容易使觀眾帶出所謂「萌」的感覺,這些作品創造出來的角色,性格多屬柔順、服從。而角色的特性舉凡蘿莉(小女孩)、女僕、少女戰士、天使、精靈、女巫,更提供男性性幻想的各種類型。這些擬人化的過程與結果,滿足了男性對於女性身體的宰制,雖然這些女性是「虛擬」的,然而其中的蘊藏的意識型態卻相當為人詬病。
![]() |
《義呆利 Axis Powers》是國家擬人作品,圖中右邊角色是義大利,左邊是德國。(圖片來源/http://lovetabris.pixnet.net/blog/) |
少數不以男性視角為觀看角度的作品,較知名的是旅美的日本作家日丸屋秀和的漫畫《義呆利 Axis Powers》,依據各個國家的風土民情擬人化,其中,擬人角色的性別以男性占多數。有趣的是,雖然在原作中難以找到性暗示的成分,但因為這一部作品為廣大腐女讀者所鍾愛,也就是對於男同性戀愛情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所喜愛。許多腐女將自己看了《義呆利 Axis Powers》,所萌生的同性戀情結與行為的想像,加諸在漫畫中的國家擬人角色上甚至加以創作,使得擬人化作品無論是否以男性視角為主,都暗藏了某些情色元素的成份在,只是情色的面向不同。
伸入學習教材 應多徵酌
原本這些擬人化的手法,或許正因為夾帶不當的性暗示,而被主流文化排擠。然而,十一月底出版的《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118動漫少女幫你奠定化學基礎》,卻以「學習參考書」之姿出現在書架上,廣告詞上寫著:「讓學生能輕鬆學習難記事物,史無前例的打造了這本奇妙的萌少女化學書。」固然人們可以說它是一種傳銷手法,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個次文化有漸漸被運用的主流用途上的趨勢。這一本書算是將次文化引入主流市場的首例,但是用擬人的方式增強學習效果的手法絕對不算是先例,不過,幾個「萌擬人化」的特點:明確的角色性格、良好的印刷品質、精緻的插圖、以及只要是非人類的事物都可以做聯想的創意,比起以往雖然有擬人但是情節無聊的教材,讓人耳目一新而且更吸引目光。
![]() |
《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中的元素角色,明顯為男性讀者的喜好塑造。(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
只不過,將人性與元素作連結,使原本生硬的知識顯得生動,對於學習上確實有所助益,但是以《超萌!化學元素週期表》一書為例,它的擬人的方式,很明顯的是寫給男生看的,裡面的「元素」不是性感火辣就是清純可人。而其中隱藏著的情色意味,與性別意識形態不免讓人擔心,讀者學到了化學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了這一套思維。而且,這樣的作法將使得女性被排除在學習外,如果真想要達到所謂學習的效果,就不該有如此明顯的性別界限,否則,它的宣傳詞應該改成「讓『男』學生能輕鬆學習難記事物」。整體而言,將擬人化照單全收地搬到學習教材,其效應是強化了物化女性之意識形態,以及學科領域的性別限制。
事實上,倘若能去除掉不當的部分,並保有擬人化角色鮮明、印刷品質良好、插圖精美、以及聯想力等的優點,它的應用層面應該可以更廣泛,群眾的接受度也會提高。否則,依照目前的情況看來,以宅文化出發的擬人現象,還是待在次文化的圈子就好,要是成為主流,其影響程度之大令人擔憂。
![]() |
記者 黃艾如
照片模糊是對喀報侵害我肖像權的微小抵抗。(淚) 其實我很討厭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網路上,忍很久了,終於到了電子報要結束,可以偷偷拿掉的這一刻(笑)。 沒想到老師有令,為了維護本報專業之形象,不得惡搞,所以還是只能放回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