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

你我心中的family

聽膩愛來愛去的歌了嗎?華語歌壇充斥著愛得海枯石爛的芭樂情歌,是否也想來點不一樣的感覺?家之歌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你我心中的family

林詩雯  2009/12/13

聽膩愛來愛去的情歌,「家」之歌給你不一樣的感動。(繪圖/林詩雯)


愛得頭暈目眩、愛得難分難捨、愛得生死與共……愛情永遠是歌曲之中的天王寶座,總能輕易撥動聽者的心弦,就算沒有落淚,也是一陣陣心酸。歌曲沒有了愛情轟轟烈烈的說故事,好像就失去了光采,寥無生機。愛情是一個人生命中不可避免更不可錯過的歷程,能讓你感到存在的意義也能徹底粉碎你,可是只有愛情才是人世間最難以忘懷的情感嗎?可歌可泣的世間情愛還有其他選擇嗎?在充斥各種精彩愛情故事的華語歌壇裡,還留有一點點餘地給他者,尋尋覓覓,終將發現除了愛情,華語歌壇的「家」也是能易如反掌地讓你感動。


「家」並非如愛情,在小時候就會讓人憧憬,總要等到一定年紀離開家庭溫暖的臂膀,才體會到家庭之愛的感動。想著家鄉母親的背影,只有眼淚可以化解那思念。「家」並非如愛情,能讓人情緒大起大落,對家的感觸總是綿密壓抑。對大聲說愛羞於出口,以冷漠掩飾自己內心飽滿的愛,以為家人總能了解自己,卻常常失去最美的互動。「家」並非如愛情,總是有那麼多的甜蜜熱戀;可能一開始,家就是殘破的玩偶,沒有它原本的樣貌,但不論這個玩偶是多麼的不完美,依然可望在它身上擁有溫暖。


家之歌帶來的禮物不同於愛情之歌,那就一起豎起耳朵聆聽與感受那也許在華語歌壇中,你我都不曾發現的動人歌曲。

周杰倫專輯《依然范特西》封面。(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幸福的家之歌 
周杰倫在2006年9月發行的《依然范特希》專輯中,一曲〈聽媽媽的話〉以R&B曲風唱出媽媽在成長過程中所佔的重量,不同以往悲情風格,更能讓年輕人所接受。〈聽媽媽的話〉用節奏明快的R&B來詮釋那種愉悅的感動,沒有悲苦的沉重,給人一種只想要把握母愛的衝動。歌詞道:「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心裡面/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牽著一起夢遊」,我們何時主動牽起媽媽的手過?看看自己白皙柔軟的手,想到也許母親的手早已不知有幾層厚繭時,偶爾也換換位置,自己來給母親溫暖吧!歌詞道:「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何時才能真正脫離家的保護,換自己保護家呢?聽完這首歌後,就算此時此刻無法給媽媽任何實質上的給予,但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推動,好想煮碗熱騰騰的麵給媽媽吃。是一首幸福的家之歌。


另類的家之歌
陳奕迅在2007年4月所發行的《認了吧》專輯中收錄一首名為〈月黑風高〉的歌曲,激昂的調性唱出受到壓抑的情緒,聽完之後有發洩過的輕鬆,卻依然憂鬱。歌詞道:「如果能多掙幾個錢/讓兒子上大學/沒關係/他還說/沒關係/再睏也沒有問題/只要下一代了不起/下 一代/我們在/我們在唉聲嘆氣/在沼澤裡無能為力」。意境是以父母親努力賺錢希望孩子光耀門楣,孩子卻對人生感

陳奕迅專輯《認了吧》封面。(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到彷徨無依,這似乎也反映了在升學主義掛帥、中國傳統價值觀下生存的父母親與孩子所常面臨的煎熬之一。父母親為了孩子的前途努力掙那幾個錢,將自己的汗水、精神完全奉獻,他們的人生全是為了下一代。而下一代感受到光宗耀祖的重擔,頂著父母親的期望,看著父母親的血汗,自己卻失了根。歌詞道:「想不到為什麼會在這裡/又想去哪裡」,一直以來背負著他人的期望走在這條道路上,從小榮耀早已被定義,不曾懷疑過的信念隨著長大成人後開始動搖,感到無助,然而真正的憂傷並非全來自不知目標何在,而是只能眼睜睜看著父母親等同賠下性命的辛苦,自己卻在這過程之中失了焦,所產生的失落感與罪惡感。是一首另類的家之歌。

  

溫暖的家之歌

蘇打綠專輯《春.日光》封面。(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蘇打綠在2009年5月發行《春.日光》專輯中,也難得收錄了一首有關家庭的歌——〈早點回家〉。不同於其他歌曲,其是以民謠的輕快風格來詮釋,聽起來格外溫暖輕鬆。〈早點回家〉歌詞寫道:「我們都是/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時間的牆/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流浪星光/代替著那麼多眼神對我說話/早點回家/早點回家」。從孩提時期到長大成人,對於家庭的依戀可能隨著身心成熟而逐漸削弱,然而家中親人的關愛卻有增無減。外頭打拚的孩兒,家人在窗頭盼望,祈求著一切順心,雖然歌曲風格輕快,卻有如勸世箴言般,提醒人們趕緊回家。而這首歌最適合在安靜的午後聆聽,伴著泛黃漸紅的陽光,不知不覺也開始回憶起老家庭院裡與家人共處的時光,忘了疏離的現代式情感,只想早點回家。是一首溫暖的家之歌。

 
催淚的家之歌
蕭賀碩在2009年5月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Stay》中,以一首〈family〉徹底打動人心。曲調帶有一點點的輕柔、一點點的激昂,以抒情搖滾搭配鋼琴的柔和,加上開頭以兒歌勾起記憶,讓聽者不知不覺都紅了眼眶。你的家,是什麼樣的家?歌詞道:「娃娃哭著叫阿嬤/專心工作的單親媽媽/是啊/理想已經在身旁/你的家/有沒有屬於你的肩膀」。家總是給人完美的形象,然而,現下卻有許許多多不完美的家庭,有些許的瑕疵,有些許的哀傷……這樣的家難道就不溫暖了嗎?歌詞道:「不管你認不認同你自己/有一種疼愛藏在血液裡」

蕭賀碩專輯《Stay》封面。(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只要你眼中的家是完美的,無論它多殘破,依然美好。有時,總會怨懟自己成長的背景,家裡沒錢,總是要比別人還要更辛苦賺取生活費;父母總是忙於工作疏於照顧;單親家庭,愛就少了那麼一點;不爭氣的父親只知道賭博喝酒……總總痛苦的家庭記憶讓你是否也忘記那份值得把握的愛?歷經萃煉的愛將會更為穩固。要不是家中少了金錢的幫助,你怎麼會發現每天晚上加班回來的母親臉上的安慰?要不是忙於工作的父母,你怎麼會了解自己有多麼希望感受到親情的擁抱?要不是少了個家人,你怎麼會體悟到母親獨自一人養育的偉大?要不是父親的墮落,你怎麼能感受到兄弟姊妹的手足情深?無論是什麼樣的家庭,歌詞道:「無論走到了什麼年紀/彼此的眼裡/還是初見面時的全心全意」,會說明一切。是一首催淚的家之歌。


介紹幾首不同面相、不同風格的家之歌,讓你想起屬於你我心中的family了嗎?眼中原本只有情愛的你,是否也想起家中開始長白髮的母親、漸漸駝背的父親與一樣和你在外打拚的手足?選首屬於自己的家之歌,送給你深愛的家人吧!

 

記者 林詩雯
我是一個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會勇敢、努力去追求的人。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我喜歡的是至少擁有記憶,有過程就會很滿足了。雖然平常看起來(?)有點呆呆的,喜歡把事情看得簡單一點,可是我覺得我並不是一個笨笨不懂事的人。我會很清楚的知道我要的是什麼,對未來有自己明確的想法,期許自己在年老時,回顧過往,並不會是空洞的。我不太喜歡過著很制式化的生活,總希望在生命之中,有很多不一樣的經歷,可以去看見很多事物,體會很多事物,只為了到老年時,回想起來就是一個「酷」字,這點傳播就真的很適合我。我也喜歡有自己的空間,空間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主宰我自己。
記者 林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