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期

Love Plus讓我們一起愛相隨

日本男子和一名電玩人物結婚的消息在社會上吵的沸沸揚揚,但是這些ACG迷們心中真正的愛情,有人看到了嗎?

Love Plus讓我們一起愛相隨

記者 張雅晴 報導  2009/12/27

Love Plus電動遊戲。(圖片來源/巴哈姆特)


2009年12月,日本一名上班族和電玩遊戲Love Plus中的女主角在關島公正結婚,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人類和虛擬人物結婚的案例,引起社會上的宣然大波。其實早在2008年,日本就曾經有三千多名網友聯署,試圖要求政府合法化他們與虛擬人物的婚姻。當遊戲軟體越做越精緻,真實性與互動性都較以往大幅提升,「虛擬戀情」似乎已經成了一股擋不住的趨勢。


Love Plus 高互動滿足幻想
製作過知名戀愛遊戲「純愛手札」的日本遊戲公司KONAMI,在2009年9月發行了DS專用電玩遊戲「Love Plus」愛相隨,假3D的精緻畫面配合著NDSL遊戲機的觸控螢幕、麥克風等互動功能,加上可以隨身攜帶的特性,Love Plus在推出後馬上獲得廣大的迴響,甚至引起日本的「Love Plus化」。許多夫妻、男女朋友都因為這款遊戲的發行而關係生變,還有玩家花了40萬日元替遊戲中的人物買項鏈,掛在遊戲機上。雖然許多消息都被質疑為遊戲公司利用媒體刻意炒作,但是Love Plus 確實創造了新的戀愛遊戲形態,也讓「虛擬情人」變得更加真實。


遊戲中的時間和真實世界是同步進行的,打破了過去遊戲與真實世界的分界,增加使用者的黏著度,並配合真實世界的節日,也會有特別的劇情或是約會發生;另外,遊戲中的「女友」還會和玩家語音聊天,並依照聊天的內容轉換個性、穿著打扮,以符合玩家的喜好,是遊戲中的最大賣點。有日本網友激動的在論壇上說:「這已經不是電玩了,是真正的女友啊!」網路上還順勢出現了「Love Plus」症狀檢測的漫畫。雖然這款遊戲目前並沒有中文化的版本,但台灣也有不少網友分享他們「Love Plus化」的案例。遊戲人物各種細膩的表情,加上知名聲優的全程配音、觸控筆和女主角的親密互動,滿足了許多玩家的幻想,甚至引發男性玩家和遊戲人物結婚的真實案例。


媒體炒作 動漫迷的原罪
當這則「和電玩人物結婚」的消息被報導出來時,台灣網友們抱著嘲笑與戲謔的態度,在各大論壇和BBS站上大肆評論這件事,而男主角親吻著NDSL上女主角的畫面,也在網路上廣為流傳。ACG迷(Animation、Comic、Game,簡稱動漫迷)大鳥表示,他並不覺得和電玩人物結婚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反而是媒體刻意的誇大和煽動,讓他看到這則新聞時非常反感,「好像把ACG迷都汙名化了!」大鳥也說,這並不是第一次 看到醜化他們的新聞,2007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模型展覽,就曾經有議員帶著媒體記者衝進去,抗議18禁的展區「色情化」。新聞報導出來後,甚至還有評論這些模型的蒐藏者是不是變態的文章接連出現。大鳥無奈的說,不管ACG迷做什麼事情都會被扭曲、醜化,弄得他們好像是社會敗類一樣,「所以要是我的話,像是結婚這種事放在心裡就好了,沒必要那麼高調。」

對大多數的ACG迷而言,和虛擬人物的戀愛並不是從Love Plus發行後才開始的,只是因為Love Plus的遊戲形態吸引了許多原本不是ACG迷的人加入討論,而參與的人多了,自然被社會注意到。Love Plus本身沒有特定劇情,人物設定也偏向真實生活中的女性,反而無法滿足喜愛蘿莉且重視故事劇情的大鳥。對「資深」的ACG迷來說,能不能和遊戲中的人物互動根本不是問題,只要能夠用幻想滿足自己的想像就好了。大鳥針對幻想的部份表示,他會把自己投射到故事中的男主角身上,幻想和喜愛的女性角色一起經歷故事劇本,透過這樣的幻想過程來得到歡愉,而且一次會喜歡很多個女性角色,「就和現實生活中,男生很花心是一樣的道理。」大鳥說道。

雖然和虛擬世界的人物談戀愛,但有些人還是沒有放棄現實生活中的戀情,只是把虛擬人物當作一個投射的對象,用來滿足在現實生活中的空虛;但像大鳥這類比較極端的ACG迷,則是完全放棄了真實世界的異性關係。大鳥說,他有許多ACG同好的朋友,到現在還是會常常抱怨沒有女朋友、好想要有人陪等等,但是對他自己而言,只要透過幻想,就可以滿足這些慾望或是情緒,甚至不須要看著動漫人物也能隨時利用想像來得到快樂。所以Love Plus打著「國民的女友」等口號,想要吸引的其實不是這些「已經」和虛擬人物談戀愛的人,反而是一些想要逃避現實生活、渴望愛情的人。

但不論是放棄現實生活的感情,還是只把遊戲當作一個逃避的場所,周邊商品都是這些ACG迷們所無法抗拒的。Love Plus在遊戲銷售一空後,各種限量周邊商品開始大量的販售,玩家也跟著瘋狂買進;遊戲公司甚至還發行了可以防水的「風呂海報」,讓玩家和海報一起泡澡,或是發售資料片,同樣的商品包上不同的外殻,吸引玩家購買。遊戲公司種種的行為都暴露出商業的考量,玩家看似成了最大的犧牲者、任人宰割,但是他們的快樂卻也是旁人所無法想像的。就像是瘋狂的歌迷購買明星的周邊商品一樣,歌迷們抱著偶像大頭照的枕頭並不會被指責為「變態」,而動漫展外抱著動漫人物造型枕頭的ACG迷們卻往往成為記者捕捉、大做文章的焦點。


虛擬戀情 偶像崇拜
ACG迷們和虛擬人物之間的戀情,和偶像崇拜其實有著不少共通點。粉絲們雖然不見得會對偶像進行故事性的幻想,但是透過瘋狂蒐集喜愛偶像的音樂錄影帶、戲劇作品和綜藝節目,感受到參與了偶像的生活就覺得很開心;平常人從男女朋友那邊所獲得的歡愉,她們從偶像身上就已經被滿足了。而ACG迷們的行為與追隨偶像的歌迷無異,只是多了私人幻想的過程,卻一直被抹黑為「變態」、「社會的邊緣人」。前幾年曾有主持人在節目上批評ACG迷,引起這些始終低調的動漫愛好者們紛紛跳出來澄清,網友也因為這件事而創作了漫畫「ACG迷的原罪」,並在文章上表示:「在這個主流的社會,如果要破除大家對於ACG迷的誤解,可能要等到我們創造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流行』才行。」文字中可以看出ACG迷的無奈和對社會的不滿。

戀愛是自由的,何況是極為私密的幻想式戀愛,只是有些人選擇公開,有些人選擇低調。不管是追求偶像還是追求動漫人物,其實都是為了滿足某部份的渴望。ACG迷們的「虛擬戀情」在沒有妨害到社會的情況下,就受到輿論的評斷是極為不公平的。日後若有互動性更高的戀愛遊戲發售,相信陷入「虛擬戀情」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而社會如何用正常的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沈浸在戀愛中的人,恐怕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和love plus角色結婚的日本男性。(圖片來源:Xuite 日誌)

記者 張雅晴
  大城市的各個角落裡 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Miles Davis的激昂到現在仍存在 村上村樹那冷僻的文字也會長久流傳 我想拿起筆和相機 記下這一切一切 可能會被人遺忘的事物 不管是好是壞 讓留下來的人知道這個世界曾經發生的事 會是一件多美好的事                                        
記者 張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