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ialito》愛像天空海洋一樣遼闊
《Mondialito》愛像天空海洋一樣遼闊
記者 鄭伊婷 文 2009/12/27
在現實、在夢裡,當你輕輕戴上耳機後,當樂聲輕響的同時,倏忽地被吸進了另一個透明澄澈的世界,那是一則則以法語清澈嗓音所包裝過的哀傷故事。溫暖的呢喃如棉花糖般地柔軟,漸漸地,你忘了憂傷與紛擾,緩緩跌進Mondialito用歌聲與音符所編織出的天空與海洋。
![]() |
《愛像天空海洋一樣遼闊》Mondialito三度來台紀念專輯(翻攝/鄭伊婷) |
來自日本東京的雙人團體 女主唱Junko的外型就同歌聲般清麗(圖片來源/Myspace音樂by Junko)
Mondialito夢的雅朵成立於2002年,團長笛岡俊哉(Toshiya)在十五歲時開始寫歌,二十歲的時候,找到西村純子(Junko)做為夢的雅朵女主唱,由Junko填詞並以法文演唱,Toshiya作曲並彈奏所有樂器如原音吉他、貝斯以及負責各種背景音效。其中,兩人皆深受當代電影與文學影響,因此在歌曲編排中常常可以見到人與人的相處互動,以及對旅程片段的故事性訴說,配上主唱Junko特別清新溫暖的嗓音,編織出有如晨雨過後的露水光澤感。
儘管夢的雅朵是一隻長著日本臉、唱著法語歌的日本樂團,但在其音樂手法的運用方面,卻和瑞典及北歐系的Indie music(獨立音樂)同出一宗,也因此有人說北歐大概是夢的雅朵的另一個心靈故鄉。來自音樂底層的孤寂,被喻為”日本的Club 8”的夢的雅朵以法語呢喃與悠揚弦樂交融出永恆的夢幻憂傷。而其哀而不傷,愁而不悵的歌曲,更充滿了美麗的影像與色彩,有如悲傷童話中所擁有的靜謐優美與淡雅心傷。
夢的雅朵屬於獨立代理音樂類型,自資製作發行唱片的做法充分了體現他們的音樂精神,靠著自己的實力與魅力在競爭激烈的音樂叢林裡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在台灣由專門代理獨立唱片的前衛花園發行,沒有廣告、與多餘的宣傳和過度包裝,靠著歌迷、網友的口耳相傳和幾場演唱會,在日本、韓國、香港和台灣都受到相當的注目。
《愛像天空海洋一樣遼闊》是夢的雅朵前三張專輯精選集,收錄與瑞典樂團 Club 8(八號會館)中的Johan合作的<Last Sleep of a Boy>,還有The Cardigans與Franz Ferdinand的瑞典製作人Tore Johansson精心打造的<Rainy Green Grass>,翻唱過的經典名曲<Moon River>,與被韓國LG選為全球電視廣告配樂的<Notre èchec>......等十四首動聽歌曲,除了<Last Sleep of a Boy>、<Rainy Green Grass>與<Moon River>外,其餘歌曲皆以法文演唱,然而代理唱片的前衛花園並沒有貼心的附上中文翻譯歌詞,大部分聽眾較難去看懂法語歌詞詞意,進而體會歌曲深藏的惆悵情感,是較為可惜的一個部分。
呼氣式女聲所帶來的聽覺饗宴
Junko自身作為主唱則有著令人憐惜的女性魅力,出眾的外貌與氣質給人一種如清風拂面般的質感,以歌唱型式來看,她的唱法是介於所謂法式香頌(Chanson)與Dream Pop風格(女聲或是呢喃式的男聲,樂風偏向空靈、迷幻與幽美)兩者之間。也許是因為法語的作用,所以夢的雅朵給人的直觀印象是甚為濃厚的巴黎風味。其實,由於東亞語系在發音上的特點,日本出身的Junko並無法去充分利用法語中特有的那種厚重鼻音,來調製出香頌應有的醇厚質感,但另一方面,Junko卻恰恰利用了Dream Pop那種飄渺空靈的感覺來結合自己東亞語系較為纖細單薄的單音發音特點來彌補鼻音不足的缺陷,因此在法語香頌歌手嘴唇正要發出拍與拍一瞬間的聲音時,Junko的歌聲卻能形成一種像是水氣蒸發的騰空效果,恰巧避免法語那種上嘴唇與下嘴唇互擊時所流露出的現實感。有些人將Junko的這種唱法稱為呼氣式唱法—從發聲動作來解讀,她吸入的是香頌,但呼出的卻是滿佈空靈虛幻的Dream Pop。
也因此,有許多歌迷與網友認為,聆聽這種縹緲空幻的歌聲,就有如「將自己置身在綠色的海底,看見世界在亮晃晃的綠色水中發光,水流舒緩而透明,再痛苦的事情,也都像魚群輕掠過肌膚...」
《愛像天空海洋一樣遼闊》專輯法文歌詞本照片(翻攝/鄭伊婷)
輕柔唱出愛情的詠嘆
Junko以日系女歌手獨有的呼氣式唱法帶出一種縹緲悠遠的空靈感,童稚嗓音中帶有憂愁,甜美卻感傷的夢幻意境。但類似這種唱法與空靈哀愁類型歌詞的創作形式並非由Junko所獨創,而是由1970年代的日本女歌手森田童子首開先聲,在那個處於轉型日本的激烈社會競爭下,由年輕靈魂所體悟出來,瞬間即逝的青春所引出的灰暗與感嘆。而夢的雅朵被法國廣播電台DJ票選為第一名的成名歌曲<Notre èchec>,正是用法文重新翻唱森田童子於1976的單曲專輯<ぼくたちの失敗>(譯:我們的失敗)。這首歌曲的內涵與日系女歌手呼氣式的唱法互相呼應,更顯出這類描景式歌詞的空靈與哀傷中情感表現的細膩雅緻,而夢的雅朵重新以法文翻唱演繹後的<Notre èchec>,在彷彿像是小女孩般童稚溫暖的唱腔詮釋之下,也為聽眾帶來另一種不同於原唱風格的感動與感受。
(以下是筆者對照夢的雅朵官方網站,所提供英文歌詞而作的中文翻譯)
Notre èchec | 我們的失敗 |
sous l’éter ensoleillé au mois de mai tout le jour, on a bavardé au sous-sol jazz kissa autours de moi, il n’y a personne, ni toi moi je fais la vie gâchée |
在春光拂過的樹下,你和我 我們聊天聊累了 在那家地下爵士酒吧 在你離開後的房間裡 你應該會對我感到失望吧? |
夢的雅朵於香港現場演唱的〈Notre échec〉(影像來源/youtube) |
1970年代森田童子所唱的ぼくたちの失敗(影像來源/youtube) |
![]() |
記者 鄭伊婷
大家好,我叫鄭伊婷,是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100級的學生。家住高雄的我是個純樸的南部人,對很多社會大事都是後知後覺漠不關心,即使有稍微說得出口的議題通常也只是略懂皮毛,講不出什麼大學問。觀望現代社會的教育體制,常常憂慮台灣大學生的未來在哪裡,殊不知一切都是從自己做起---關心身邊的人,關心社會,關心國家。我相信我們這一群身為國家未來棟樑的莘莘學子們,能做的絕對不僅僅是”死讀書”,而是充分發揮我們的活力與創意,努力團結起來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我期望不久後的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對時勢敏銳,敢說敢言並對自己負責,充滿感性與知性的優秀青年。盼請大家多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