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期

《頭條娛樂》 爭議的魅力

光是站在舞台上就能抓住觀眾的目光,舉手投足無不帶有明星的光采,畫著濃烈的眼線的他,更添了幾分妖媚。狂野的歌聲、華麗的唱腔層層疊疊地將聲音推到極致,飆高的音域令人頭皮發麻......。

《頭條娛樂》 爭議的魅力

記者 黃艾如 文  2010/01/03

亞當藍伯特(Adam Lambert)首張專輯,《頭條娛樂(For Your Entertainment)》的封面,妖媚的妝容成為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圖片來源/SONY MUSIC西洋部落格)

光是站在舞台上就能抓住觀眾的目光,舉手投足無不帶有明星的光采,畫著濃烈的眼線的他,更添了幾分妖媚。狂野的歌聲、華麗的唱腔層層疊疊地將聲音推到極致,飆高的音域令人頭皮發麻......。他是亞當藍伯特(Adam Lambert),從美國歌唱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得到第二名出道,戲劇化的表演方式、令人驚豔的演唱技巧以及同性戀身分,讓他在美國娛樂圈中聲名大噪。

而台灣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專輯《頭條娛樂(For Your Entertainment)》,因為沒有太多的宣傳,除了一些平日有在追蹤
《美國偶像》比賽消息的人,一般大眾對他的印象,恐怕只是電影《2012》主題曲的演唱者,殊不知亞當藍伯特在美國所引起的討論,以及風靡的程度。

 
《頭條娛樂(For Your Entertainment)》這張專輯當中,比較廣為人知的點影主題曲〈Time For Miracles〉的MV。(影片來源/YouTube)


戲劇化演唱風格  成就明星氣質
亞當藍伯特自幼學習音樂劇,之後更曾經在百老匯正式演出,如此的戲劇背景,讓他擁有紮實的歌唱實力,以及掌握觀眾目光的舞台魅力,因此,在選秀節目《美國偶像》參賽的過程中,很早就嶄露頭角。而同時,可能因為擁有出演音樂劇的經驗,在演唱表現形式上相當戲劇化。

他最大的特色在於運用華麗的唱腔,可後可細的聲音、有嘶啞的嗓音也有清唱,飆高音時婉轉繚繞,勾人心弦,從選秀的比賽當中就可窺見這個趨勢。而專輯也承襲了這樣的風格,精湛的歌唱技巧,讓他不管是在〈Pick U Up〉一曲中狂野地嘶吼,或是像〈Whataya Want from Me〉感性地低吟,聲音表現都有到位,令人佩服他對自己的歌喉的掌握度。不過,有時卻顯得過於匠氣,太強烈的演唱,造成情感表達過於誇張,聽者欣賞他的歌唱,就像是在看一齣舞台劇。至於喜不喜歡這種表現方式,實在見仁見智;不過,不能否認的是,這種讓人又愛又恨的矛盾特質,正是亞當藍伯特的明星魅力之一。

而在這張專輯當中,專輯歌曲多節奏強烈的舞曲、搖滾,換言之,就是流行音樂常見的模樣。曲風並不突出,單就旋律而言,在廣大的流行音樂界並不能讓人耳目一新,但是配合他戲劇化的演唱風格,歌曲又顯得搶眼許多。另外,在編曲方面,多節奏、混音、以及電子音樂等,樂曲多是激昂的快歌,像是與專輯同名的主打歌〈For Your Entertainment〉,以及〈If I Had You〉等等,加上他華麗的唱法,使得專輯如其名,相當具有「娛樂」性。然而,複雜的編曲使得聽眾無法享受他純粹的音質,雖有幾首配樂較乾淨的樂曲,如〈Whataya Want from Me〉只以電吉他怡及鼓聲伴奏,但專輯的樂曲大致上來說,不如亞當藍伯特在《美國偶像》比賽中,演唱的〈Tracks of My Tears
〉單純用吉他伴奏效果好。

 
 亞當藍伯特在《美國偶像》十進九的淘汰賽當中,演唱的〈Tracks of My Tears〉,單純的伴奏突顯了他的音質。(影片來源/土豆網)


同性戀身分  備受爭議

早在參加《美國偶像》節目比賽時,亞當藍伯特就向大眾公開了自己的性傾向,因此,在應該純粹關注聲音的場合,便多了些額外的評論標準。性傾向成為某些節目觀眾喜歡或討厭亞當藍伯特的標準,再加上美國是基督教為主的國家,有二分之一的人口信教,其中某些教會強烈反對同性戀,甚至發動教會的力量,在爭奪前三名的觀眾投票活動當中,於網路上向信徒催票,要他們投票給另一個信教的參賽者。

原本單純的歌唱比賽,變成支持或反對同性戀論戰的場域,甚至蔓延至選秀比賽的結果,亞當藍伯特的支持者當中,有人質疑作風保守的美國FOX電視台,刻意不讓同性戀當選冠軍,亞當藍伯特才會只拿到第二名。另一方面,亞當藍伯特的裝扮也成為爭議的目標,比如他會化妝、擦指甲油,也被保守的衛道人士批評,但是對他的支持者而言,這是偶像的獨特之處也是迷人的地方。


表演中性暗示動作  引來各界批評

亞當藍伯特在表演的過程中,拉起男舞者接吻的舉動引起軒然大波。(圖片來源/東方新娛樂網站)
這一類的爭論,即使是比賽結束也未平息。美國於二○○九年十月發行《For Your Entertainment》專輯,而在十一月二十二號,
亞當藍伯特在美國電視台節目American Music Awards演唱同名主打歌〈For Your Entertainment〉,而他在整個表演當中,與舞者作出類似口交等性暗示的動作,甚至在表演接近尾聲時拉過男性舞者接吻,這樣驚人的舞台效果,又引發了美國各界的批評,認為他的表演太過火。而他則在之後的脫口秀節目中回應道:「如果是一個女性流行歌手在舞台上做這些事,我不認為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我覺得都是因為我是男同性戀。」

確實在父權社會下,女性為被觀看的主體,因此在大眾面前展現女性的情欲,相較於展現男性的更理所當然,也被更被大家接受,所以亞當藍伯特的表演,比起布蘭妮與瑪丹娜曾經在螢幕前上演的女女接吻,受到更多的批評。而亞當藍伯特的支持者,則認為他這次的表演為流行音樂界的一大突破,將他比喻為當年也曾驚世駭俗的瑪丹娜、或是貓王。只不過,表達對權力的反抗、以及性慾自主,是否必須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其實還有待商榷。從觀眾的角度去反省,若抱持著「如果同志歌手不刻意強調同志身分,在表演中加入同志的議題,就代表不認同自己的性傾向」的錯誤認知,無形中也迫使亞當藍伯特做出這樣的表演。

而從亞當藍伯特這一面來檢討,他自己也說,女歌手都可以這麼做,但是癥結在於,他照著一般流行歌手的表演方式表現性感,同時也代表,身為同性戀的他,仍必須遵循異性戀思維架構出來的凝視角度,並進行表演。如此一來,這樣的做法到底是對異性戀霸權的反抗,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屈服? 

 

 〈For Your Entertainment〉在美國電視台節目《American Music Awards的演出畫面。(影片來源/YouTube)


話題性高  當心掩蓋實力

亞當藍伯特從參加節目比賽到出第一張專輯以來,他的性向、作風、和表演,都受到大眾的注目,可說是話題性不斷。但同時也讓人懷疑,亞當藍伯特獨特的作風與表演方式,是真的想要表達反抗的意涵,還是只是在譁眾取寵?而難道同性戀要在歌壇上獲得成功,就必須高調地嶄露同志的標誌?從參賽到正式出道一直被話題圍繞的他,他的成功不免引起他人揣測是源自於媒體的炒作。

雖然亞當藍伯特確實具備成名的實力以及條件,然而種種外在因素,使得大家聚焦的點從歌唱上面轉移,甚至可以說,歌聲變成次要的事情。不只是性傾向與特立獨行的裝扮,他所營造的舞台效果、表演方式,都是造成焦點模糊的原因。標新立異雖然能彰顯特色,然而,為了獨特而獨特的做法,其中短期成效雖然存在,卻掩蓋了亞當藍伯特的演唱實力,也讓一旁的觀眾,不禁為這個歌手的未來擔憂。

記者 黃艾如
  照片模糊是對喀報侵害我肖像權的微小抵抗。(淚) 其實我很討厭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網路上,忍很久了,終於到了電子報要結束,可以偷偷拿掉的這一刻(笑)。 沒想到老師有令,為了維護本報專業之形象,不得惡搞,所以還是只能放回來......。    
記者 黃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