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始於至善 《剛果驚魂》
萬物始於至善 《剛果驚魂》
記者 郭伯宇 文 2010/03/14
《剛果驚魂》探討人類和自然的關係。 〈圖片來源/google〉
一說到剛果這個非洲國家你會想到什麼?連綿不斷的內戰?血腥的種族屠殺?還是掙扎在生存線上的底層人民?無論你的答案是什麼,上述三者無疑是剛果這個非洲國家給人印象最鮮明的三個特徵。但在這些殘酷現實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知道剛果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且美麗的生態環境?
《剛果驚魂》就是一部以剛果這個貧窮非洲國家為背景的冒險電影。《剛果驚魂》改編自麥克.克萊頓於1983年的同名小說,麥克.克萊頓以《侏儸紀公園》走紅全世界,《剛果驚魂》則是他較早期的作品,和《侏儸紀公園》一樣,《剛果驚魂》探討著人和自然間的複雜關係。
始於人類的萬惡與至善
探險家查理率領一個探險隊前往剛果叢林深處尋找一個鑽石礦脈,但探險隊在和本部短暫聯繫後突然失聯,查理的未婚妻蘿絲為了解救自己的未婚夫,加入一個組成複雜的探險隊,包括二名想將人工飼養的大猩猩艾美野放回剛果的保育人士,和一名想到剛果尋找失落城市寶藏的資助者,這個各懷心思的探險隊和一名黑人領隊就這樣開始他們的探險旅程。旅途中,這些來自文明社會的探險隊員,藉由懂手語的大猩猩艾美探討了人類和大自然的動人關係。然而隨著旅程的進展,探險隊也和盤據在當地的變種大猩猩族群爆發了危機四伏的人獸衝突。
電影一開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就只充滿著算計和利益,例如為了鑽石而不顧兒子生命安危的公司老闆,以及曾經受困在叢林,卻依然對傳說中寶藏虎視眈眈的探險家。這些角色的設定代表著人性的貪婪和欲望,人類天性中的黑暗面在電影一開始即衝擊著觀眾的心靈。當探險隊的飛機在剛果鄰國的機場一降落,迎接他們的不是迷人的非洲風光,而是突如其來的汽車爆炸案,原來是當地總統的車隊遭到游擊隊放置炸彈,而剛果甚至因內戰嚴重,不允許任何外國人入境。
相較於人類之間彼此的算計和腥風血雨,電影中大猩猩艾美和飼養牠的保育人員之間的親情更顯露出人性的光明面。艾美和照顧牠的保育人員親如父子,甚至還遭到非洲當地人的嘲笑,形容他們之間的互動像夫妻。當艾美藉由手語和科技的幫助,不斷向保育人員說出「愛」、「抱」這些讓人感到溫暖的字眼時,雖然令人感到有些突兀和詭異,但是沒有人會懷疑艾美和保育人員之間令人動容的情感。
生態電影 反思人與自然
麥克.克萊頓的作品中一直都有著他對大自然的深厚關懷和嚮往,除了對人性黑暗面的撻伐,電影中也探討了人和自然環境的共生關係。探險隊的最終目標是隱藏在叢林中的「近之城」,傳說中是索羅門王為了保護鑽石礦脈所建的城市。當探險隊到達這個最終目的地時卻遭到了身手敏捷且殺人不眨眼的變種黑猩猩攻擊。而根據建築物中的古代象形文字顯示,這些黑猩猩的祖先原是被訓練作為城市守衛,人類教導這些原本性情溫馴的大猩猩殺人技巧,但大猩猩最後卻反噬人類飼主,將人類殺光而佔領了城市。這樣驚悚且血腥的結果難道是大猩猩的錯嗎?作者藉著同樣身為大猩猩的艾美提出了反駁。
當探險隊一進入潮濕的剛果雨林,正在為不斷出現的蚊蟲而抱怨不已,艾美卻旁若無人地坐在地上逗弄著樹枝上的變色龍,透過導演的特寫鏡頭,觀眾可以看到大猩猩和自然之間的合諧和完美共存。這種人類被自己的所作所為反噬的劇情在麥克.克萊頓另一部作品《侏儸紀公園》也有類似的情節,似乎暗喻著人類若自認為萬物之靈而無止盡地向大自然需索,自以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能控制一切,那麼人類總有一天將被自己的所作所為反噬,人類文明將和劇中的「近之城」一樣成為一堆廢墟。
《剛果驚魂》作為一部好萊塢電影,劇中自然也出現不少好萊塢探險類電影的公式。如:幾乎一夫當關的主角、電影最後一定會出現的大逃亡和結尾令人感動卻有些濫情的對白。雖然這些劇情公式難以帶給觀眾驚喜,但《剛果驚魂》最嚴重的問題似乎出現在特定場景的背景上。《剛果驚魂》拍攝於1995年,或許是受限於當時的科技和預算因素,有些場景似乎是在室內搭景,這樣的虛擬場景是本劇一個相當大的缺點。而劇中的殺人大猩猩雖然動作敏捷,但長相和身上的毛皮卻明顯證明牠們不是真的大猩猩,所以即使牠們再兇再殘忍,也很難將觀眾帶入劇情。
剛果驚魂 粗糙卻見真理
而《剛果驚魂》在劇情上也有相當多不合理之處,例如:探險隊千辛萬苦尋找鑽石礦脈,最終目的竟然是將鑽石作為「能源」;另外,片中以鑽石作為能源的雷射槍看似是不起眼的單人使用武器,竟能破壞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而研發這項驚人武器的研發者竟是一家傳播公司,這些在劇情上的不合理之處雖然對故事的整體結構影響不大,但對稍微細心的觀眾而言依然會感到突兀和不解。
《剛果驚魂》是一部十五年前的電影,以現今的標準來說缺點不少,但劇中的許多劇情依然令人深思。劇末當蘿斯連絡總部報告自己探險的成果時,老闆所關心的不是受困隊員的傷亡情況,而是心急地想知道鑽石礦是否到手。相較於公司老闆的貪婪無情,當艾美離開一直照顧他的保育人員,即將追隨野生的大猩猩族群展開自己的新生活時,艾美不斷回頭的畫面似乎更符合所謂的「人性」。
而《剛果驚魂》中的另一個重點:人和自然如何和平共存?從《剛果驚魂》到最近的《2012》,一直是好萊塢主要的題材之一,也不斷在現代社會中引起討論。在電影最後艾美和牠的大猩猩同伴逐漸走入叢林的背影,或許就是這部電影所要告訴我們的答案了。
![]() |
記者 郭伯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