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

忘記長大的哥哥 《黑氣球》

電影《The Black Balloon》,以十六歲的湯瑪斯為核心,他成長於一個平凡的家庭,有平凡的爸爸、媽媽,卻有一位「不平凡」的哥哥。查理是名自閉症者,先天的缺陷使他無法與人正常溝通,永遠只能活在自己的歡樂小天地裡。也許查理就是天空中飄過的那一顆黑色氣球,渴望有人能將他緊緊握住。

忘記長大的哥哥 《黑氣球》

記者 賴合新 文  2010/03/21

一個作品的誕生,有多少是作者本身有意識地投射給觀眾,澳洲導演艾莉莎唐恩的家庭中,兩個兄弟都是自閉症者,他們經常搬家,所以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必須不斷適應新環境、新朋友。電影《The Black Balloon》,中文片名翻為《吾愛無悔》,是一部樂觀積極、情節活潑,並且感動人心的片子。劇情以十六歲的湯瑪斯為核心,成長於一個平凡家庭的他,有平凡的爸爸、媽媽,卻有一位「不平凡」的哥哥──查理。查理是名自閉症者,先天的缺陷使他無法與人正常溝通,永遠只能活在自己的歡樂小天地裡,也許查理就像是天空中飄過的那一顆黑色氣球,渴望有人能將他緊緊握住。

《The Black Balloon》,一部親情與愛情交織的電影,試圖引起觀眾對弱勢族群的共鳴。(圖片來源/YAHOO! 圖片)


湯瑪斯的內心糾葛
電影一開始就是湯瑪斯一家人忙著搬家的情景,雖然是進入一個新環境,臉上卻不見任何期待的表情或是不安的情緒,顯然這家人已經很習慣了。男主角湯瑪斯是一名十六歲的中學生,最令他所不解,也最讓他感到羞恥的,是他自閉症的哥哥查理,為什麼他不能像一般人一樣說話、與人溝通?為什麼自己有這樣的哥哥,走到哪都成為同學的笑柄,為什麼父母要一再縱容哥哥,如此保護、溺愛著他?湯瑪斯心裡複雜的情緒成為本部電影的主軸,其他支線所描繪的親情、愛情,都隨著湯瑪斯對查理的態度變化而起伏。


一次裸奔意外,開啟了湯瑪斯不一樣的人生。(圖片來源/觸電網)
查理總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鬧就鬧,看在湯瑪斯的眼中,他好怨恨這個哥哥,因為他總是被父母要求要好好照顧查理,也使他在朋友面前蒙羞。迷惘的湯瑪斯,直到遇見了女主角潔姬,學校游泳課的同學,彼此因為一個不怎麼美麗的裸奔意外而邂逅,更因為游泳課同組練習而逐漸愛上對方。潔姬與別的同學不同,她很有耐心地與查理接觸,每次出遊,總能見到查理歡天喜地跟在潔姬的身邊,而湯馬斯也因此慢慢了解哥哥的內心世界是如此充滿不安和無助。他曾因為哥哥的無理而出手毆打他,卻也希望幫助哥哥完成表演,而與他同台共舞。片中許多種不同的愛,彼此穿插連結,環環相扣,也印證了吾愛無悔的真諦。


樂觀積極 節奏輕快明亮
一部會讓人用心記住的電影,成功點在於它讓觀眾忘記這是一部電影,很自然地進入情境,然後開始反思自我。導演說:「我們希望這是一部樂觀正面、色調明亮的電影,所以決定不用傳統分鏡表繪圖的方式,而是用現場拍攝的照片來製成分鏡表。」


儘管如此,《The Black Balloon》的攝影與剪接仍令人激賞,每一個鏡頭感覺都是精心安排過後的說故事者。當導演在描述演員的心理時,有時會使用主觀鏡頭,讓觀眾看到主角當下眼中的世界,進而讓觀眾思考主角的心境。片中也有不少機會是一個鏡頭同時拍到家裡的四個人,仔細觀察每個人的行為、表情,都隱喻了當下的情緒以及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電影一開始在庭院的一幕,鏡頭採低角度觀看這四人,媽媽在做例行家事晾衣服;爸爸在後方做勞力家務除草;湯瑪斯無所事事地坐在彈跳床上,也不懂得要幫忙分擔家務;查裡還是坐在地上,敲打永遠不會停歇的噪音。此時空中一把紅色氣球飛過,隨後緊接一顆黑色氣球飄來,彷彿在暗喻,有些人的世界就是無法像紅氣球一般令人驚艷,只能像那顆黑氣球,獨自在空中漫遊,直到墜落。

查理,就像天空飄過的一顆黑氣球,獨自遨遊,卻也渴望溫暖。(圖片來源/《黑氣球》電影截圖)

《The Black Balloon》是一部在描寫社會問題的電影,但導演不使用陰暗、沉悶的畫面和節奏來加強壓力,反而是用明亮、輕鬆的鏡頭來拍攝最真實的一群人。此外,導演也善用入鏡與出鏡的剪接概念,每個畫面之間的銜接與動感與十分流暢。許多出奇不意的鏡頭角度、人物臉部特寫的細膩情感,有時又將整個畫面傾斜,製造出不安定的感覺,都讓整部片更添張力與想像。


被天堂遺忘的孩子
《The Black Balloon》圍繞著自閉症者,在電影中進行一種柔性的批判,藉由自閉症者以及身邊人物的日常生活,來突顯自閉症者所面臨的問題。自閉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形成的原因未明,主要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溝通上有困難、喜歡做重複性的動作、有社交上的障礙等,大部分的自閉症者傾向與自己玩,將身邊的人視為不存在。電影中的查理就經常在大清早坐在庭院中敲敲打打,因此被人排擠、欺負的情況屢見不鮮。自閉症者沒有選擇過正常生活的能力,他們只能追尋當下高興的極大值。從這部電影,顯然能夠看出澳洲社會普遍對弱勢者包容的不足,但他們,只是忘了長大。


別人眼中的怪胎,在父母的心中卻永遠是心肝寶貝,別人家的嘲笑,一切都概括承受。爸爸賽門對湯瑪斯說,「我只知道他是我的孩子,不照顧自己孩子就太懦弱了」。母親瑪姬看到湯瑪斯不願意照顧哥哥,也說了「他永遠不會變好,他注定一輩子要跟我們生活」,這句話蘊含了瑪姬的憤怒、無奈和請求,但看到更多的是一名母親對孩子的愛,如此義無反顧,累自己,只要能夠成就孩子。


電影收尾非常好,湯瑪斯和哥哥一起在浴缸裡泡澡,對他說了一句很誠實卻又令人動容的心裡話,「我恨你。我每天晚上都會許願,希望明天早上起來你就會變好,但你沒有。」他望著一直在傻笑的查理,似乎已經接受了查理就是查理的事實,他永遠不會像一般人說話,他永遠還是瘋瘋癲癲時好時壞。從兩兄弟一起上台共舞開始,湯馬斯真正進入到了查理的世界,用心體會他心裡的黑暗與冰冷。儘管查理被全世界都遺忘了,家人最溫暖的愛永遠是源源不絕。

湯瑪斯幫助哥哥完成表演,陪伴他在台上跳猴子舞。 (圖片來源/觸電網)

湯瑪斯,有父母無怨無悔的的愛,有潔姬善解人意的愛,又有哥哥傻裡傻氣的愛,實在是一個全天下最幸福的人。若不是這名自閉症哥哥,湯瑪斯不會懂何謂「替人著想」,不會了解擁有家人的幸福,更不會遇到潔姬這位美麗佳人。愛不一定都是轟轟烈烈的,愛可以是簡單的幸福,而這個幸福會細水長流,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慢慢發現對方的優點與可愛之處,對待家人亦是如此。


不怨天、不尤人,許多人到現在也很難擺脫這個情境。總是花太多時間在抱怨世界不公,卻不多用心體會身邊簡單的幸福。導演拍這部電影的目的,或許也是希望觀眾在欣賞了本片之後能夠重新認識這個弱勢族群,以及他們的身邊的人,並且試著用更多的尊重和體諒,支持他們勇敢走下去。

記者 賴合新
      哈囉~ 大家好!! 我是喀報小小小記者"小新"~ 雖然很少人這樣叫我,但我覺得只要聽到這個稱呼就會感覺很窩心 我不太擅長將自己的想法用適當甚至是美妙的文字表達 但總希望,自己的觀點與想法能夠傳達給每一位你和他 不管 以後是否會當個記者 但學習當個有獨立思考以及有影響力的傳播人 是現在很享受的事囉! 路 走對了 就不怕遙遠 喔耶 喀報加油~~~!!!   PS.我很喜歡洗澡,因為這是一天24小時唯一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幾分鐘,沖下來的冷水、熱水,都是靈感的來源   My working place...
記者 賴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