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

寂寞男女 《愛情,不用翻譯》

評論《迷失東京》(),以及人在新環境下對自己的認識。

寂寞男女 《愛情,不用翻譯》

記者 樓楚楚 文  2010/04/04

她走在東京熙熙攘攘的街頭,但是抬頭看天的眼神卻很迷茫;他躺在高級酒店的大床上,卻在夜深寧靜時睡不著覺。兜兜轉轉,他們相遇,然後分離,臨走前男人還在女人耳邊耳語,但是說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這是索菲婭▪科波拉的電影《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又被譯為《愛情,不用翻譯》,我們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


相遇以前的兩個 人,連坐姿都如此寂寞。(截圖/樓楚楚)

寂寞男女的非愛情電影

男主角鮑勃是一個來到東京拍廣告片的成功演員,在別人眼裏,他工作順遂、家庭和睦,是一個令人豔羨的對象。在影片的開頭,他坐在計程車裏遙望東京的夜景,炫目的霓虹燈和巨大的廣告牌給人強烈的不真實感。而陌生的工作環境和糟糕的翻譯,以及匪夷所思的日本式「禮遇」,又更加使得鮑勃與周圍環境的格格不入。有一天半夜,他躺在五星級酒店的大床上睡不著覺,打電話給妻子,話題卻還是只有孩子和裝修新居的問題而已,於是,他起身到附近的酒吧-那裏是他唯一可以釋放壓力的地方。

女主角夏洛特坐在酒店幾十層樓高的窗臺邊往下望,夜晚的東京是深不見底的高樓和呼嘯而過的風,遠處的燈光閃閃爍爍,她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夏洛特結婚兩年了,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嫁給了誰,睡在床上的男人是她的丈夫沒錯,但是大多數時候他除了鼾聲以外,給不了她別的什麼。雖然夏洛特從耶魯大學畢業,現在依然沒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因為無所事事,她來到東京。然而,當夏洛特來到東京才發現,一個陌生的地方只會更加強化這種虛無感,最後她選擇來到附近的酒吧飲酒,卻讓她遇上了鮑勃。

導演索菲婭▪科波拉曾經執導過《處女之死》以及後來的《凡爾賽敗金女》,擅長以女性的角度來刻劃場景,
電影愛情,不用翻譯》曾經在二零零三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索菲婭▪科波拉也獲得最佳導演的提名。然而,索菲婭▪科波拉的導演之路走得並不順遂,因為她有一位在影壇中耀眼的父親。她的父親法蘭西斯▪科波拉,曾經執導過電影《教父》,於是,索菲婭▪科波拉從小就被寄予了過高的期望。當她開始擔任演員初涉影壇時,曾數度被列入金酸梅獎名單,甚至有人稱她為「十年來最爛影星」。父親的光芒讓她睜不開眼睛,巨大的壓力和灰心失意之下,她選擇離開影壇。不幸的是,在這一段期間裡,她又飽受婚姻的挫敗,就像是電影中的夏洛特一樣,對於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困惑。所以有人曾說,愛情,不用翻譯》就是索菲婭的內心寫照。

女主角在相遇以後,互相依靠、慰藉。(圖片來源/GOOGLE截圖)


美國人在東京
一個是人生不知從何而起的女人,一個是中年後不知道怎麼處理生活的男人,
他們都有同樣的疑問,而這樣的疑問,因為同為在異鄉而被數倍地放大了。鮑勃和夏洛特在失眠的時候一起看電視、一起吃飯、一起唱歌。鮑勃陪夏洛特去看醫生,夏洛特介紹日本朋友給鮑勃認識,他們坐深夜的計程車回酒店,夏洛特依偎在鮑勃懷裏睡著了。有一次,夏洛特對鮑勃說:「我覺得很困擾,生活會好起來嗎?婚姻呢?會好起來嗎?」鮑勃則回答她說:「很難。」從這裡似乎可以看出索菲婭對於自己人生的想法,生活中的壓力就像是電情情節裡陳述的那樣。

有著相似困境的鮑勃則是以面臨中年危機的男人形象出現的。當兩個人孤獨無助地相遇在異國的日本,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差異將兩人的特質更凸顯出來。
索菲婭之所以選擇日本作為故事發生的場景,是因為曾經在二十歲時,來到東京旅遊,讓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東京的龐大、光怪陸離,讓人迷惘、容易失去方向,置身其中,會覺得寂寞和被孤立。這樣的感覺,最適合用來表現男女主角的人生境遇。

反觀現實社會,這樣的人和事也很多,特別是在留學生群體中。曾經看過這類題材的紀錄片,大概是因為受到類型的限制,多數只是泛泛地記述他們在適應異鄉生活時面對的困境,很少有深入刻劃內心的感受。很多時候,也許適應當地文化只是我們在面對新環境時,遇到的部分挑戰,更大的困難來自於內心的壓力。如果我們本來就缺乏對自己、對生活的堅定認識,我們就很容易迷失自己、迷失方向。在我們的周圍,十幾歲就被父母送出國念書,在自己尚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的時候,來自新環境的種種因素,都可能對自己的未來造成巨大的阻礙,在這樣的時候,認清自己和未來的道路就變得至關重要了。有時候我們迷路,不是因為我們不認識方向,而是因為我們一開始就不知道應該去往哪裏。

即將分離的二人, 在東京街頭依依不捨。(圖片來源/GOOGLE截圖)


還好有你在這裏
因為和周圍的疏離,使得身在異國他鄉的人們常常會陷入對自我的檢視中。半夜醒來時,呼吸到陌生的空氣,那種遠離故鄉的不安全感,迫使他們一次次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在電影中,同樣需要依靠的兩個靈魂互相找到了慰藉,儘管年齡相去甚遠,卻視對方如鏡子中的自己。經歷這樣的相遇相識,雖然可能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彼此的心裏已經不再有畏懼。他們似乎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念。對他們而言,這樣就已經足夠。所以夏洛特對鮑勃說:「我們以後也不要來了,因為不會再有這次的樂趣。」

電影的結尾,鮑勃工作結束即將要離開,卻奇跡般地在開往機場的路上和夏洛特再次相遇。他們擁抱、親吻,鮑勃在夏洛特耳邊耳語,像是一個約定,至於內容,我們不得而知。最後的鏡頭畫面是載著鮑勃的計程車駛遠,悠揚而令人感傷的音樂響起。車子漸漸駛離東京,窗外的日本街景卻越來越顯出令人留戀的模樣。


記者 樓楚楚
  嗨~大家好!我是這個學期剛從大陸轉來的交換生,我叫樓楚楚。 我喜歡在電影、音樂和文字中尋求感動,樂於捕捉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 曾經從大陸的東南飛到大陸的西北去上學,也曾從日語系轉到新聞系來念書。有人說,你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人。 我喜歡人生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每一天都是一場冒險。有時候逆風而上,才會聽到心的聲音。 雖然只在臺灣停留短短一個學期,但我相信以後的某一天,當我回想起這段在交大傳科系的時光來,它將一定會是美好而令人記憶深刻的。 期待著結識每一個全新的你們。 請叫我楚楚。(*^__^*)
記者 樓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