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第73期
- 運動的力量《打不倒的勇者》
運動的力量《打不倒的勇者》
南非前總統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經說過:「運動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具有鼓舞的力量,具有使人民團結的力量,這種方式堪稱無與倫比。」因此,為了打破種族隔離制度,在他擔任南非總統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持南非的橄欖球隊─跳羚隊,而《打不倒的勇者》的故事,便是從曼德拉上任總統那天開始。
運動的力量《打不倒的勇者》
記者 蔡欣穎 文 2010/03/28
 |
《打不倒的勇者》為一敘述九零年代南非種族問題電影。(圖片來源/Yahoo!圖片)
|
南非前總統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經說過:「運動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具有鼓舞的力量,具有使人民團結的力量,這種方式堪稱無與倫比。」因此,為了打破種族隔離制度,在他擔任南非總統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持南非的橄欖球隊─跳羚隊,而《打不倒的勇者》的故事,便是從曼德拉上任總統那天開始。
《打不倒的勇者》片名是由拉丁字”Invictus”所翻譯過來的,原意為「無法征服的、無敵的」,整部傳記電影緊繞由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飾演的曼德拉與麥特戴蒙(Matt Damon)扮演的跳羚隊隊長法蘭索瓦•皮納爾(François Pienaar)之間的互動,描寫著和一般運動熱血電影相同的故事。但是藉由名導演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的鏡頭下,無論是嚴肅的政治談判場合,或是熱血的橄欖球賽事,皆不落俗套,相互交織出感人的情節,也讓觀眾更加了解南非這個遙遠的國家。
種族隔離 壁壘分明
電影一開始,曼德拉出獄,經過的路上兩旁壁壘分明,一邊的高級草地球場為白人打英式橄欖球的畫面,另一側則為塵土飛揚的足球場,是黑人的地盤。當曼德拉的車隊經過,黑人興高采烈的衝向圍籬,高喊曼德拉的名字,反觀對面的白人,搖頭、嘆息,接著一連串的仿新聞畫面,不拖泥帶水的帶出曼德拉上任,黑人上街慶祝與各地暴動等場景。導演在一開始就點出南非最重要的議題「種族隔離」,因此,曼德拉的上任演講,就是要解決根深蒂固的種族問題,第一站他前往Ellis Park 球場,觀賞南非對英格蘭的橄欖球賽,然而,球場上的種族分離更為明顯,南非代表跳羚隊全隊清一色為白人,只有一位黑人選手,場邊白人觀眾為跳羚隊加油,而黑人則是為英格蘭隊加油,因為他們認為,跳羚隊為種族隔離下的產物,誠如曼德拉所說「以前在牢裡,只要跳羚隊跟誰打,我就支持誰。」
 |
劇中曼德拉身穿跳羚隊服飾,接受全場球迷歡呼。(圖片來源/Yahoo!奇摩圖片) |
正因為曼德拉自己也曾經厭惡跳羚隊,他認為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有所改變,他接見了跳羚隊的白人隊長法蘭索瓦•皮納爾,皮納爾對於黑人總統的接見相當驚訝,但是卻從隨扈口中得知總統是位親切的人。導演在這利用白人隨扈說出「前任總統不知道我是誰,但是現在總統知道我喜歡吃太妃糖,去英國還買給我。」,不突兀的點出曼德拉的親切性格,讓皮納爾卸下心防,同時,他接下了艱鉅的任務─南非要贏得主辦的世界盃橄欖球賽(Rugby World Cup)的冠軍,曼德拉此作為令許多黑人感到不解,甚至是他的女兒,但是曼德拉仍堅持去做,他努力背起每一位球員的名字,戴上跳羚隊的帽子,以身作則,他相信,運動是可以團結整個南非的力量。
真實場景 一一重現
在忙於比賽前夕,跳羚隊接收到總統的指示,要到南非貧民窟指導黑人小孩橄欖球。一開始,所有球員都抱持排斥的狀態,但是到了貧民窟,望見孩子們的笑臉,所有白人球員開始敞開心胸,忘卻膚色上的不同,和他們打成一片。離開時,所有孩子和車上的球員道別,令人動容,而球場上的牌子寫著" One Team, One Country.",時時提醒著全南非人─團結的重要性,到最後,所有南非人,不分種族,一心一意的為跳羚隊加油,曼德拉所期望的場景終於實現,球賽勝負已經不重要了。
 |
"One Team, One Country"口號,成功深植南非人心。(圖片來源/Yaoo!奇摩圖片) |
《打不倒的勇者》是為真實事件改變而成,包含橄欖球賽等大型場面,皆為真實場景拍攝,看出導演對於歷史事件的了解,不過,相較於克林伊斯威特其他作品,如《來自硫磺島的信》、《陌生的孩子》等,《打不倒的勇者》較為平鋪直述,為一單純的勵志傳記式電影,沒有太大驚喜,但是,比起其他運動勵志片,克林伊斯威特的敘事功力仍相當了得,片中他不斷利用遠景角度,用第三人稱方式觀看劇中人的發展,而對於嚴肅的政治話題,也都處理得乾淨,不拖泥帶水。
在選角方面,曼德拉欽點摩根費里曼扮演他,兩人外型相當相似,並且為多年好友,摩根表現恰如其分,唯在口音方面,並沒有多加鑽研,腔調不甚正統,而扮演皮納爾的麥特戴蒙雖然為戲練身材,但由於角色的關係,並沒有像他之前的作品般突出,演出中規中矩,此外,劇中配樂沒有膨派的氣勢,並不令人印象深刻,不過,劇中最重要的《天祐非洲》不時出現,唱出了南非人後段面對橄欖球團結的心,運用相當巧妙。
 |
世足賽的來臨,對南非影響深遠。(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
現今南非 世足見真章
電影的時代背景,為九零年代初期,曼德拉剛上任,他於任內持續推動種族間的和諧,多次獲得獎項,更於一九九三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受到國際間讚賞、推崇他對於南非的付出。而當年的世界盃橄欖球賽,電影中未呈現的,便是南非得到冠軍後的爭議,賽後許多傳言指出,南非利用主場優勢,賄絡裁判,或是對紐西蘭隊下毒等,才有機會可以贏實力最強的紐西蘭隊,成為世界盃最大的疑雲。但是,在二○○七年,南非在法國,在毫無傳言下,贏得冠軍,橄欖球早已不是當年的種族隔離的象徵,是代表南非的「國球」。
今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將於六月在南非登場,這場全世界注目的球賽,有專家預期將會提升南非的國內生產毛額(GDP)0.8%以上。南非政府編列130億的預算建制球場,無非是想要向世界證明南非的能力,不過,卻也被批評為鋪張、浪費。足球對於南非的重要性,不亞於橄欖球,從電影中就可發現,黑人對於足球的重視遠大於橄欖球,這次的世足賽,對於他們來說,意義重大,是非洲地區第一次主辦世足賽,其意義大於金錢。
現在的南非,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像電影落幕般的光鮮亮麗,種族問題雖然漸漸減少,不過貧民窟的黑人生活依舊困苦,治安問題也沒有解決。隨著世足賽的到來,「運動」在南非人的心目中更加的重要,也是他們向世人展現團結一面的最佳時刻。
 |
記者 蔡欣穎
欣欣向榮的欣,脫穎而出的穎,不過就是個菜市場名
喜歡追求新事物,尤其是音樂
理性的腦袋,導致淚腺有點不發達
遙遠夢想是環遊世界,但至今卻從未離開台灣本島
短期內夢想只希望可以寫出理想中的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