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期

醜女翻身 美麗是唯一途徑?

近來台灣吹起韓流,那些韓國明星們姣好的面貌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在二○○六年的韓國電影《醜女大翻身》裡,反映了整形風盛行的現象,內容講述一個將近一百公斤的女主角,藉由整形大改造成一位纖瘦的美女當了歌星,最後事業與愛情兼得,改造前後的境遇差距之大,凸顯改變容貌的力量。

醜女翻身 美麗是唯一途徑?

記者 黃艾如 報導  2010/03/28

韓國電影《醜女大翻身》中,女主角從左圖的樣子,整形成右圖的樣子,整形完後人生境遇也大不相同。(圖片來源/台視全球資訊網

近來台灣吹起韓流,那些韓國明星們姣好的面貌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常可以聽到傳言有誰割過雙眼皮、誰墊了鼻子,韓國的整形風氣似乎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情。而在二○○六年的韓國電影《醜女大翻身》裡,反映了整形風盛行的現象,內容講述一個將近一百公斤的女主角,因為外貌上不了臺面,只能幫女藝人幕後代唱,後來她下定決心改變,藉由整形大改造成一位纖瘦的美女當了歌星,最後事業與愛情兼得,改造前後的境遇差距之大,凸顯改變容貌的力量。

在現實生活中,女主角要發生從左到右這麼大的變化,靠整形是不可能達成的。(圖片來源/kikirita部落格
改變外貌 奇蹟的整形技術
在戲劇或電影裡,整形常是成為美女的捷徑,以韓版電影《醜女大翻身》為例,女主角在一開始下定決心改變的時候,選擇先找整形醫師而非尋求健康減重的方式。在整形手術之後,雖然也有女主角跑步健身的畫面,但是可以看得出來整形是他瘦身的主因。在這個恐龍妹變成美女的過程,十足誇大了整形效果,在現實中以現今的技術,根本不可能做到。擁有三十年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張士人表示:「現實中她如果真的變成這樣子,那他整個皮是皺的,他不可能皮膚能夠緊實到那種情況。」

他進一步說明,如果真的像劇中一樣,這麼胖的人要瘦這麼多,那麼整形也沒有用,還是得靠減肥:「先減肥減到你的皮膚鬆垮,然後再來(將多餘的皮膚)做切除的手術,那切除手術的話……對不起,全身的疤都會出現。」張士人認為,劇中所呈現有關於整形的情節並不合理,他反問:「一個人由一變成二分之一,你的皮膚要收縮多少?」更何況這麼胖的人光靠整形是不可能瘦到變這樣,劇情卻先拍攝女主角動整形手術成為瘦子,才跑跑步機,最後還能整到完全看不出來,其脫離現實的程度可想而知。


克服難關 男人靠努力 女人靠美麗?
誇張的整形效果或許還不足以引起觀眾對整形的嚮往,大多數的人都能分辨出現實與戲劇的差距,但是電影裡對於整形前後人生境遇之差異的描繪,就像是為「整形」宣傳一般,昭告大眾整形能夠帶給你不一樣的、更美好的人生。事實上,相當多的戲劇或者電影,都有相當於《醜女大翻身》的公式。光是改編自鈴木由美子的漫畫《醜女大翻身》的,韓國、台灣、日本皆拍過電影,日本在幾年前甚至還有改編的連續劇。因為台灣翻譯的緣故,三個國家的改編作品擁有同樣的片名,但是不同的情境。片商所說的「改編」,其實除了「女主角原本很醜都被欺負,整形變美之後大成功」參考漫畫原作之外,其他的角色設定與劇情,基本上相去甚遠。


香港電影《豬扒大聯盟》電影海報,四位女主角用民俗療法變成美女。(圖片來源/按此連結
而非改編自漫畫的作品,香港電影《豬扒大聯盟》裡描述四個醜女透過奇異的民俗療法變漂亮,打敗公司裡的壞人;好萊塢電影《麻雀變公主》的女主角要從平凡高中生成為公主,首要工作是變美;《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老土女主角在時尚界工作順利,也是先從打扮妝點開始。不管劇本差異多麼大,皆含有「女主角要靠改善外表來克服困難」的概念,或者說在劇中扮醜的女性角色如果想要追求什麼,一定要先從追求美貌做起,否則一切都不會成立。

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被暗示了只要改善外貌就能解決問題,忽略了可能有很多種類因素導致問題的發生,不單是因為「長得不好看」而已。更別提這樣的內容多以女性為主、對女性的影響更深遠,它們突顯了父權社會女性身為被觀看者的處境:女性即使能力很優秀,卻無法脫離美貌成為判定的首要項目。雖然男性也會有外貌的困擾,但是比起女性,其程度還是差得多。

而在大多數的影視作品當中也呈現了這樣的對比,觀眾會看到相貌不佳的男性突破困境,是因為原有的能力更優秀,或是學習到新的技術,絕對透過不是整形變帥就能成功。而且說實在的,很少有一部純粹討論「醜男大翻身」的作品,此外,大眾也傾向接受醜男當主角,而不容醜女當主角,因此可以看到,在大部份的電影裡的女主角都是美人,如果不是,那麼她在裡面的醜只是一時的,一定會有個轉折讓她變漂亮,然後一路保持到結尾。


在《豬扒大聯盟》扮演醜女的李嘉欣,右邊是電影裡的醜女扮相,在現實社會中外貌不佳的人比較吃虧,電影就是在這點上引起觀者的共鳴。(圖片來源/新浪搏客

虛構作品中的現實人生

令人無奈的是,雖然是虛構的電影情節,但是他確實反映了生活中的大家心照不宣的黑暗面。因此沒有人可以反對片中所呈現的,外貌較差者被打壓、被歧視的情況,即使能力再強也難以出頭是時有所聞的事情。而這一類的片子之所以吸引人,也正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治癒:女主角就像灰姑娘一樣,整形就是他的魔法,動刀的醫師就是教母,灰姑娘搖身一變就成了人人捧在手心裡的公主,財富與愛情兼得,這種地位翻轉的結果,讓平常因為外貌受到不平等對待的人,在觀看時得到滿足。

然而,這種滿足是虛假的,在劇中看得大快人心,但是回到現實世界,問題還是存在,而且也不是光從改善外貌就能化解。荒謬的是大眾媒體產製的電影、戲劇,在類似題材的劇情編排上,總是過分簡化問題的成因,用神蹟化的整形技術作為主角轉變的關鍵,而這些訊息的傳遞就像是惡性循環,使得人們對整形趨之若鶩,現實裡光靠整形無法解決問題,之後又陷入外貌是否還不夠美的思考。並且在這之中,女性對於外表達不到標準的焦慮又較男性深,這樣的結果,除了歸咎於大眾喜愛以貌取人的結果外,那些「反映現實」的電影與戲劇,難道不該負點責任?

 

記者 黃艾如
  照片模糊是對喀報侵害我肖像權的微小抵抗。(淚) 其實我很討厭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網路上,忍很久了,終於到了電子報要結束,可以偷偷拿掉的這一刻(笑)。 沒想到老師有令,為了維護本報專業之形象,不得惡搞,所以還是只能放回來......。    
記者 黃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