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巷
走在中山北路一帶的巷弄中,這裡是我在台北這個大都市裡,最喜歡的一個角落,從巷口的光點台北這棟充滿韻味的白色老洋房轉進巷子,塑造了靜謐的氛圍,彷彿時間就這樣停在這一秒鐘。這裡很簡單,稍嫌老舊的住宅區中,其實隱藏了很多創意的工作室,或是獨自創業的特色小店,更增添了這裡的藝文氣息。
台北巷
文/ 林忻 2010/04/04
![]() |
巷子中靜謐的氛圍,好像能讓時間停止。(圖片來源/Flickr) |
*
走在中山北路一帶的巷弄中,這裡是我在台北這個大都市裡,最喜歡的一個角落,從巷口的光點台北這棟充滿韻味的白色老洋房轉進巷子,靜謐的氛圍,彷彿時間就停在這一秒鐘。這裡很簡單,稍嫌老舊的住宅區中,其實隱藏了很多創意的工作室,或是獨自創業的特色小店,這樣驚喜式地穿插,更增添了巷子的藝文氣息;而出了巷子,就是另一個世界了。熱鬧繁華、車水馬龍的街道散發著蒸騰的廢氣,還夾雜著喧嚷刺耳的嘈雜聲,兩旁豎立的百貨公司,不管怎麼看都像是囂張地稱自己是資本主義的狂熱份子,時不時還有三兩成群的貴婦,濃妝豔抹地提著各種名牌紙袋,自以為隱晦地對路人誇耀自己高尚的品味與雄厚的家產。小小一個中山區,竟同時存在我最喜歡與最討厭的台北城。
我靜靜地站在巷弄與鬧區之間的交界處,隨意倚靠著一面斑剝的矮牆,感受著這個充滿矛盾與衝突的空間,無意識地從破舊的牛仔褲口袋中摸了根菸點上,隨著嘴裡緩緩吐出的白色煙霧漸漸讓我的眼神失了焦,我開始回想當初第一天到台北念書的日子,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懷著興奮雀躍的心情,對自己幸運地考上全台灣頂尖的設計學校感到不可思議,在第一天踏進校園的那一剎那,腦子裡面開始對自己的大學生涯充滿了無盡想像。
*
從小我就熱愛畫畫,不過比起熱愛,或許沉迷這個詞更為貼切,不管是隨手塗鴉或是畫出一幅「曠世鉅作」,只要拿起畫筆,我馬上就會陷入自己的世界,聚精會神地在自己的創作中,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媽媽總是打趣地說,在我畫畫的時候,即使天塌了我都不會發現。從小到大,只要填表格時,有興趣這個欄目,我一定毫不猶豫的寫上繪畫,從這點來研判,我應該是喜歡畫畫的吧,雖然有時候我也分不清楚喜歡與習慣之間的差別。隨著年齡增長,不知道在什麼機緣下,我開始愛上服裝設計的草圖,那些看似零亂而隨意的線條,最後竟然可以編織出各種質地與花樣的衣服,因此在潛意識中,我早就已經把未來的目標設定為服裝設計師了。服裝設計師,聽起來的確是個瀟灑、專業又值得成為一個完美夢想的職業阿。
終於,即使沒有受過任何繪畫技巧的專業訓練,高三時我仍然以職考的方式,逃避術科考試而進入台灣第一的設計學校,雖然家人都奉勸我再三考慮,畢竟這幾年讀設計會累死人的傳聞甚囂塵上,父母總對平日在課業上相當不積極的我感到憂心不已,但是我每次都以「做自己熱愛的事當然不會覺得辛苦」這樣的理由來搪塞,到最後,連我都分不清楚不斷在說服的對象,到底是父母還是我自己。當然,考上設計系就像是順利朝著自己的夢想往前跨了一大步,對於服裝設計師這個職業,在腦海中好像又多了一些畫面,更真實、更貼近。
*
我想,若是夢想真的與想像中一樣完美的話,大概也就真的只是個夢了吧。在開學的第一週我就明白,對於大學生活的那些想像,不會發生在我或是任何其他設計系的學生身上:不會有熱鬧的社團生活、不能閒來無事與三五好友享受台北的夜生活,甚至連大學重要的戀愛學分都有可能被死當…這還只是開學第一週的感想。接下來的日子,果不其然跟傳聞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設計系其實說穿了就是個經過精心包裝過後的人間煉獄,這些教授各個猶如附身在凡人軀殼中的撒旦,外表光鮮亮麗,甚至跨足演藝圈或媒體界,以三寸不爛之舌將觀眾唬得一愣愣,但是殊不知角色一變,在踏入校園的那一刻,執起教鞭毫不手軟,如山的作業一派輕鬆的全往學生身上倒,嘴上說得好聽是培養學生的競爭力,但是學生暗地裡都在猜想,或許教授們只不過是納粹的擁護者,欲以各種人體實驗來測試學生的極限。
進入設計系另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就是原本以為自己擁有的過人才華,在這個各方怪胎齊聚一堂的設計聖殿中,竟顯得如此的平凡而微不足道,而最初對於藝術與設計的熱情,在幾次作品評比後,瞬間被澆息而消逝。不過,雖然過程中充滿挫折與艱辛,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回頭看看,總是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也只有在這種時刻,才能夠在滿山的作業與怪咖之中尋求慰藉。
轉眼間,這樣的日子也過了三年,一面佩服自己竟然能夠以驚人的生命力撐到今天,但另一方面卻也開始擔心自己的未來,畢竟在台灣的市場能夠出頭的設計人還是不多,就算有足夠的經濟基礎能夠出國留學,但是國外的市場競爭更激烈,華人設計師能夠在國際上生存得更是屈指可數,若回台灣,擔任教職大概是最穩定的出路了吧。然而,夢想呢?是否應該在經濟壓力下被迫抹去與淡忘呢?記得有個朋友問我,對於未來有什麼計畫,我輕描淡寫的說,不知道耶,工作或出國唸書吧!朋友接著問,那麼,未來想做什麼工作呢?頓時,一直以來被自己視為理所當然的服裝設計師這個答案,卻突然無法說出口,梗在喉頭思索了一陣,最後半開玩笑地說,或許去幫別人繡學號囉!雖然對朋友笑著這麼說,但是心裡卻莫名地感到一陣酸。
*
一陣狂亂的汽車喇叭聲,頓時把我從回憶中拉回現實,我將手中的煙隨意丟到鬧區的柏油路上,一邊將之捻熄,一邊在心中咒罵著這些該死的都市人。隨後想起我以前其實很討厭菸味的,都是因為那個納粹設立的設計集中營,讓我在高壓之中,藉由這臭死人的菸味尋求心情的平靜與放鬆。我還是站在巷弄與鬧區的那條界線上,望著我最愛的這條巷子,我開始明白或許最開始的那個夢想與興趣,就像這條巷子一般,有點單純、有點夢幻,有一股我無法用言語解釋的感動。但是現在,我必須往回走,走進這個很複雜並且令人厭惡的鬧區,如同我未來會面臨的更多徬徨與不安,甚至是資本主義的壓迫……。
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遠、多艱辛,但願最後的終點,能夠回到我心中那條靜謐平和的巷子中。
不管如何迷戀巷子,還是必須面對這個大城市。(圖片來源/Flickr)
![]() |
記者 林忻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無數個年頭,開始往傳播的道路前進。未來,路上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風景,也不知道還會遇到什麼岔路,但是要常常提醒自己,be myself! |
